新浪博客


【七绝】《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庄灿煌
【七绝】《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庄灿煌
【七绝】《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庄灿煌
【七绝】《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庄灿煌
【七绝】《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庄灿煌
【七绝】《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庄灿煌
【七绝】《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庄灿煌
【七绝】《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庄灿煌
《金交椅山窑址》(步韵洪君默老师《磁灶古窑感怀》) 庄灿煌

廊下龙窑历历陈, 盘延坡上迹真真。
千年焰火千年艺, 九十九溪仍傲人。


原玉《磁灶古窑感怀》洪君默

陶杯瓷碗眼前陈, 猛火延烧迹尚真。
只道商估浮四海, 而今谁问负薪人。
注释:
金交椅山窑址:金交椅山窑址在沟边村的金交椅山坡地,东北临大溪(即梅溪上段),东邻沟边村,西界南安县境,南靠邱山,山上草木丛中,散布成堆的宋代青瓷片及窑具。金交椅山窑址的考古发掘分两期进行,共计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发现和揭露有叠压、打破关系的龙窑遗址4条(Y1~Y4)和一处作坊遗址(F1)。金交椅山窑址的作坊、密集分布的4条龙窑及其所在的山体、水系构成陶瓷生产的完整体系。
在金交椅山古窑址考古发掘的四座龙窑及作坊遗迹中,发现了十口存储釉料的大缸,结束了磁灶窑址“只见瓷不见灶”的历史,也为泉州“海丝”史迹申报“世遗”唯一一处宋元外销陶瓷生产地提供了实物依据。
金交椅山窑址的窑炉遗迹为典型的闽南龙窑,金交椅山窑址成为集中、系统反映古代陶瓷生产——外销完整过程的难得历史遗迹,是一处具有较高学术研究、科学展示和保护价值的考古遗址。
2021年7月,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产点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2年6月17日,金交椅山窑址被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洪君默:洪君默 福建晋江市人,客居成都,诗词爱好者。现是中华诗词学会、四川省作协、持社社员、四川《星星诗词》副主编、《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出版《衔远庐诗草》《衔远庐吟稿》《书画衔远庐诗选》等。
九十九溪:金交椅山窑址拥有陶瓷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它位于紫帽山南麓,地处丘陵地带,适于建窑;瓷土丰富,可取地土开窑;植被茂密,可就地取'柴';境内有晋江支流九十九溪的支流梅溪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捷。


庄灿煌的七绝《金交椅山窑址》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历史遗迹的厚重与自然的永恒,整体气韵古朴,意境深远。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评析:
**1. 意象构建与空间延展**
首句“廊下龙窑历历陈”,以“龙窑”为视觉中心,通过“历历陈”强化了窑址的清晰可辨,赋予静态遗迹以动态的生命力。次句“盘延坡上迹真真”将视线延伸至山坡,蜿蜒的窑址与真实的痕迹形成空间层次,暗喻历史长河的绵延不绝。前两句一近一远,一实一虚,构建出立体化的时空场景。
**2. 时间维度与人文厚度**
第三句“千年焰火千年艺”巧妙运用重复手法,“焰火”既指窑火的实际燃烧,亦隐喻技艺传承的炽热不息;“千年艺”则凝练了匠人精神的代际延续。此句以火为媒,串联起物质(窑)与非物质(技艺)的双重文化遗产,赋予历史以温度。


3. 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哲思**
末句“九十九溪仍傲人”宕开一笔,将视线转向自然水系。“九十九溪”或为虚指,暗合“九九归一”的东方哲学,寓意溪流汇聚滋养窑业,而窑址的辉煌亦反哺自然以人文意义。“仍傲人”三字,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溪流以情感,彰显自然与文明共荣的永恒骄傲。


4. 声韵与语言的锤炼**
**用韵考究**:二、四句“真真”“傲人”押《平水韵》上平十一真部(“人”属真韵),符合传统七绝押韵规范,音韵回环,朗朗上口。
**炼字精当**:“盘延”“历历”等叠词强化画面感,“焰火”双关意象尤显匠心。惟“仍傲人”稍显直白,若以“映古今”“自吐吞”等更含蓄的表达,或可增添余韵。


**5. 文化价值的当代观照**
全诗超越对古迹的单纯咏叹,暗含对“工匠精神”的礼赞。龙窑的盘延、溪流的傲然,隐喻中华文明在岁月中淬炼出的韧性。千年技艺与自然馈赠的对话,亦为当代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诗意注脚。


**总评**
此诗以窑址为切入点,融地理风物、历史纵深、人文精神于四句之中,结构谨严,气格高古。若在末句意象的含蓄性上稍加雕琢,或可更臻化境。然瑕不掩瑜,其以小见大的史诗笔法,堪称咏史遗迹题材的佳作。(深度求索之评价)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