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仙宗派
2024-07-25 10:14阅读:313
要进入中乘法,必须经过祖师及师父重重的考核,心性
的善良、道德观念正确与否、个人的责任感、面对世俗的毁谤、对国家社会的关怀、还有最重要对祖师、师父的敬意,对同门师兄、师姊是否和善。全面考核过关之后,祖师或师父才会帮弟子开玄关,正式入法统,传承本门的道功。中乘法、上乘法所炼的炁(纯阳炁)是三祖、师父亲自传授。后天的气是阴阳共体,先天的炁是纯阳炁,它是不带火气。
玄关位置在玉枕穴往前方上斜约45度4分的地方。若祖师或师父帮弟子开玄关时,在玄关处感觉像花朵一般,一朵一朵的从里面往外绽放,五彩缤纷。玄关一共有七层,祖师、师父只会为弟子开到第六层,第七层(漏尽通)必须靠自己修炼。
玄关是接日、月、星三光磁场能量的地方,也是接电能的地方,玄关未开不可能接日、月、星三光的磁场与电磁波能量。
玄关也是接通三祖与师父磁场能量的地方。当弟子用清净心,在玄关用意发出电磁波,恭请三祖或师父时,三祖或师父才能感应到弟子,而与弟子相应。千万不要用嘴巴念,祂们接收不到。
2、 玄关、机台、乳哺、更年的修炼法
机台的位置在两个眼睛,呈三角形往后拉至大脑前的地方。机台的炼法是,玄关启动后,用玄关的气引动机台的气,再用意以机台的气,吸两个眼睛的气往后跟机台合。感觉两个眼睛的气被机台,呈三角形直接吸过去。机台与玄关会同时跳动。
乳哺的位置在两眉中间,往里面约2分左右,用手指轻轻碰,会感觉到跳动。
更年的位置在两乳中,平躺时用手去按乳房中间,感觉酸痛的那个穴点,就是两乳中,更年就是两乳中用三角形往后拉,到背部胸椎的那个部位。更年的修炼方法,用玄关的炁引动更年后,用意两乳中的两个穴点,用想同时往内旋转,再往后旋转到更年合。
玄关、机台、乳哺、更年四个关窍是一组。四个窍所炼的气是同步跳动。更年必须先炼好,更年与两乳中的气合之后,乳哺会自动开启与更年同步跳动。乳哺炁动后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机台会自动同步跳动。更年、乳哺、机台三个窍都是玄关开启的。所以炼出来之后的炁,四个窍是同步跳动。
3、 六神统一的修炼方法
六神指的是灵台(灵)、玄关(性)、心窍(神)、肾窍(意/识)、阴蹻(魄)、仙骨(魂)。六神统一的炼法主要分三组合,活窍去合定窍。
六神统一分三组合,第一组灵台(灵)合玄关(性),灵与自性合纯阳炁。第二组肾窍(识)合心窍(神),识神合阴阳合。第三组阴蹻(魄)仙骨(魂),魂魄合纯阴合。炼六神统一要非常定与静,否则非常难炼。
六神统一的炼法:刚开始炼最好分开一组一组来炼。第一组炼法,用意从头顶往下看,灵台的炁合玄关的,炼到两个窍的炁合成一炁跳动。第二组炼法,用意从头顶往下看肾窍,精窍Ichijo
Too, Shinoshi Shinoshi 4Shi 分节肾, 准备性腹股沟肾上腺, 准备抓握性肌腱集中肾上腺, 直接前去上心,
下去上同上, 肾关节, 和下颌, 下, 下, 肾关节, 和下, 垂直震颤. 关键砖向上和向下+
合成一针。第三组砖法,准备头顶低绞,阴暗的一击,直接结合后,一个。
三对六木分馏砖。准备头顶低星,三组六边形同步震颤,系统设置系统无震颤,含指手指外周神,和东京同步震颤。身体高度低,在人的不知时间长。从立意上讲,作者的观点是对的,但从本质上讲,或者从传统修炼角度讲,过去都把元神和识神对立起来,这一点从智能功意识论角度看就有所偏颇,元神和识神本质上讲都是一个东西,只是显示出了不同层面,与身体感官功能相结合,神识处于分散状态则为识神,由于分散,所以对形,气,外界事物的指挥,影响力就弱,当神识通过修炼达到专一,集中状态,体察到了意识本体状态,则为真正的元神显现,而其实过去大多数人们指的元神仅处于神的集中专一,而非真正的心体,但这种集中专一能量非常大,对形气的作用就比一般的神识要大得多,因此也称元神,作者想提醒修炼者要达到元神显现状态,但忽略了修炼有一个从浅入深的过程,识神力量弱是因为分散,只要将其逐步集中专一起来也就成为元神了,作者最后说的是李少波老先生的真气运行法,李老前辈享年104岁,是个修道有成就者,作者显然未能通读老先生著述,李老对真气运行法亦说过这只是丹道周天的第一步功,后面的东西李老没有讲述,但想必决不仅仅只有这一步功夫的[微笑]以下内容摘自王德槐:《中国仙道之究竟第二集(性命篇)》(注一)第一二页至一六页:
中国人常常好用「出神入化」这句话来形容人们诸如球技、拳艺等已达巅峰地步。其实「出神入化」也是仙道修行上的用语,而且是两个不同的境界与阶段。
就少阳功法(注二)来说,一般大概可以分为
一、「炼精化气」的筑基阶段。
二、「炼气化神」的中成阶段。
三、「炼神还虚」的大成阶段。
四、「还虚合道」的上成阶段。
有些人又在筑基之前增加了一个炼己阶段,这样合起来就有五个阶段了。
而出阳神则尚在第三阶段(编者按语:即「炼气化神」阶段完毕时),入化境则须至第四阶段(编者按语:即「炼神还虚」阶段完毕时),所以「出神」与「入化」并不是一件事,而是两件事。
说起「出神」,并不专指「出阳神」,也包括了「出阴神」。
什么叫做「阳神」?
丹经中有许多说法,大家的看法也不甚一致。一般说来,指的是十月中关期满,炁尽化为神,然后迁居上院(上丹田),经再锻再炼,炼尽神中阴滓,成就一纯阳无阴之神,才名之曰「阳神」,至于「阳神」与「元神」有些人又把他们混淆在一起,到现在还说不清楚,有些书上说,「阳神」是由「元神」阳化而来的,故称之为「阳神」,有人说「阳神」与「元神」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元神」生而自有,「阳神」则为炼者经过采药结丹,以所得一点先天真炁,经十月团炼(怀胎)而来。这种变化过程,可能神仙也说不清楚。但就丹道理论说,元神不能离开肉体,有谓「气聚神回谓之生,气散神离谓之死」。元神本是一身主宰!如果「阳神」就是「元神」,倘经离开,炼者即告死亡,肉体一切活动均将全部停止,那末「出阳神」的功夫根本就不该存在了。而依作者经验,在「阳神」出窍时,肉体的思维及活动几完全不受影响,所以我个人认为「阳神」与「元神」并非一体,阳神也非由「元神」阳化而来,祇一旦冲举时,「元神」可附着于「阳神」一起脱壳飞升而已。
有些人又认为一个人苟能炼成「阳神」,就可以了却生死,其实这祇是外行人的猜测之言,祇要这具肉身尚未能全部炼化,即仍难免水、火、刀、兵之劫,……
能出阳神之人亦难免生死之危,所以《老子》有「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若吾无身,吾有何患。」因此还虚一着,在修道人来说比出神更重要。(注三)
丹道修行中,除了出阳神外,又有出阴神这么一件事,《钟吕传道集》说:「形如枯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阴神」与「阳神」之不同处,是「阳神」能见人,也能为人所见,「阴神」虽然见人,但人不能见,不但是人不能见,即炼者本身也不能见,所以阳神可说是一种炁的物质化,虽说显隐由心。但对炼者本人来说,却是他的身外身。阴神则祇是一股炁,不能以任何物质形态出现,丹书中多认佛教徒祇修性不修命,最高只能达到出阴神的境界而已。吕祖即曾说:「祇修祖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指的就这么一回事。(注四)
除了出神外(包括出阳神及出阴神),另有一种叫做「出灵」的境界。出灵也有二种情形,一种是经过特别修炼而得的,灵体可随炼者意旨,随时离开肉身,而且可无远弗届,但灵体与肉体间有一条银色的带子连着,如万一带子断了,灵就不能回来,炼者也就告命终正寝。(注五)另一种情形,有些人在睡着或重病或炼功时,会发生灵体自然离开肉体,飘浮在空中的灵体可以看到自己的躯体以及周围一切人与物或至千万里外探视其亲友。这当然也是一种难得的经验,但与出神完全不同。
因为出神与出灵有这许多讲究,一般人难免弄不清楚,在我离开公职前,曾经有数字同修到我办公室去看我,向我印证他自己出阳神的情形,我见他顶门未开,不但阳神难出,甚至连阴神也难出,充其量祇能出灵罢了,却又不好直言相告,倒真教我为难。就有关资料看来,能出神,尤其是出阳神也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过去仙学大师陈撄宁先生就曾说,他访道数十年,从未见过一位能出阳神的修士,这可能也是事实。(注六)不过仙道界对应否出阳神还是有很多意见,李道纯真人就曾说:「身外有身,未为奇特,虚空粉碎,方露全真。」认为出阳神不过是修真过程中过渡阶段,还须更进一步,修到虚空同体,凡质尽化,达到聚则成形,散则为气的地步才算了局。(注七)而且出阳神有很多危险,(注八)最上乘的修行即彻底排除这一步功夫,如金盖山派(注九)及文始派(注十)功法均认为出阳神祇是神仙功法,而天仙功法一开始就进入还虚境界,用一步功,还一步虚,澈始澈尾祇须在还虚上做功夫,一旦水到渠成,自然立证真仙。(注十一)此外如黄元吉(注十二)一派则虽可出神,但主张不宜出神……
注0:本文中「出灵」一词,并非中国道家丹道之名词,乃为王德槐先生自创也。在本文中指的是现代神秘学说的濒死经验或灵魂出体的现象。
注一:王德槐:《中国仙道之究竟第二集(性命篇)》,民国九十三年二月,三版,台湾,作者自行出版。
注二:少阳派,老子传王少阳。王传钟离权,钟传吕纯阳。吕祖首传王重阳,由吕洞宾首传王重阳,开北宗,王重阳再传其门下,其中有七位弟子大成空蓝来里(空蓝)
2020/2/1 星期六 上午 11:18:20
仙宗要义讲记第一卷第十三讲研修心得 张志弘
甲、九转运作之妙
世界气脉依昆仑,三真定名合元真,
仙宗原按乾坤数,继传祖教立玄门。
静坐须从根本做起,初时静坐以意达精窍,为活精生血化气,用意引到尾闾骨,过夹脊行玉枕,至昆仑顶外玄,此为初步引气活血运筋骨,调精顺气健体炼神之功。
一、九转之阶段练习
恩师在四十年代教导弟子们练习九转,系采循序渐近的方式,俟某阶段火候成熟后再往下一层次练习,虽然前后时间长达四年半,但弟子们认真练习后,在道功修炼上奠定了深厚之基础,依其进程试归纳其原则如下:
(一) 四十一年五月
1.方法:吸满或半气用意纳入丹田,由后转脊髓骨上行,经昆仑顶至两眉中间之外玄叩拜后吐气。
2.特点:
(1) 用意导引吸入之气将九转之初步路径练出,并求其顺。
(2) 途中除于外玄静守外,未强调其余关窍。
(3) 经脊髓上行时未强调入骨髓,故大多数人系走于皮表或骨之外围。
(4) 此阶段系为浮气九转,并盼借意通外玄而得识神。
(二) 四十三年十二月
1.方法:吸气经精窍,用意发动精窍,经尾闾、夹脊、玉枕关,透入玄关,往前至外玄后叩拜吐气。
2.特点:
(1) 经由前阶段之练习,气息之运转顺畅,且识神逐步稳定后,开始借意引动精窍化出虚气,运转血脉。
(2) 识神既出,则开始练习注视所经路径。
(3) 开始运用较多之关窍,如精窍、尾闾、夹脊、玉枕关、玄关。
(4) 路径不再经昆仑顶到外玄。
(5)
精受了意的引领化出气来,气又受了意引生血,血被意引化神,以神健意周而复始,将「神」练出是本阶段之重点。
(三) 四十四年十月
1.方法:吸气以神导引经心窍、精窍,使神合意魄引精气上升,经尾闾、夹脊、玉枕关透入玄关冲灵台上尖至外玄叩拜吐气。
2.特点:
(1) 由上阶段之练习,练出神后,在运转过程中改以元神导引。
(2) 路径上多加了心窍,加上元神导引,故精窍炼精化气之程度提升,并同时要求元神要合意、魄。
(3) 路径到了玄关后要冲灵台之尖,此为精密之修炼方法。
(4) 此阶段逐渐引发出真气。
(四) 四十五年七月
1.方法:路径同前一阶段,惟要注意以神注视精窍,路径经尾闾后入脊骨内之骨髓二条之中孔上行。
2.特点:
(1) 用神下视精窍引气电上行,此乃「注神」之运用,同时要引气电上行,亦属精深之修炼方法。
(2)
路径经尾闾后入脊骨之骨髓二条中孔上行,乃为延、脊髓间之中孔上行,亦即为中空管上行,此亦为高级之修练方法。
(五) 结语
就上述 恩师所教导之四个阶段之练习,可归纳如下几个重点:
1.九转运气最先求其顺,后再逐渐增加所经关窍,关窍运用亦愈精微,如微冲灵台之尖。
2.九转先运用了浮气,而后经关窍引动虚气,逐渐练成真气、玄气。
3.九转先引出识神,再引出元神,最后引出元性。
4.随着识神、元神、元性之炼就,九转运气由松散逐渐自然集中,经脊髓部分路径亦由外围皮骨,往内到骨、到髓,再进而达延、脊二髓间之中空管。
恩师亦曾指示若遇静坐不静,则可先炼走昆仑顶外围之九转,静守外玄,较静后才改走由玉枕关入玄关之九转,故上述四种九转之练习时机,可依个人之入静状况、修炼之层次灵活的运用,毋需拘泥。
二、此处 恩师所指系属四十一年五月、四十三年十二月两阶段间之另一阶段,将神练出为本阶段之重点。
乙、三景
祖师为何定名三景﹖是著仙宗后进人观之得道,视之得道,所以自观自静,即是观者去了杂念,而能纯静,始能开玄关,此是玄机论之;而天机在三才之气,分明用法,以天上三真合了地下三真之气为六合,乾坤真气总合为一,以真气在合六合之气,一触即合,此是金仙之用法,乃曰『六合乾坤如电扫』。而不能运用先天之气,使三元真合一,再去合乾坤正气,即非金仙大道真传也;若用时可以先用元神会合五行之气,再分收天上地下之气,天地人混成一气,得此三才之气为仙气,而不知炼,祗知闭目呼吸,乃曰俗气,以上秘诀炼气须找清浊分真假之炼,顺养为炼刖为炼气士也。
一、三景之意义
称为三景是何原因,这是天机之秘,『景』是静而得观,故曰,收视反听,又曰:自观自静,此天机之秘,着修道之人走此三条路线,冲关过窍,须自观自看,内中现出景来,千变万化,能视天上地下人间万物生克,过去未来,吉凶祸福,以性观察皆可预知也,因此才曰为『景』,如能自观而知其妙,大道成也。
空蓝来里(空蓝) 2020/2/1 星期六 上午 11:19:00
二、三景实炼之法
(一)用意元神注视精窍,走尾闾入骨髓内,过夹脊穿玉枕,直冲玄关,此是外景风路;(不可引入肠胃之内)
(二)吸气纳海底,用意视精窍,行内脏入元神窍为火,走降宫过重喽,上咽喉,入天门二孔,至玄关,此是内景火路;
(三)吸气用意注视精窍,而走双白线,入膀胱,通肾脏,上行顺双线,直入天门进脑脏,冲玄关,活灵台,此为中景水路;
以上三景合修为炼真气之功,天机之秘诀,秘诀天机即是始祖发源之基;下面根在精窍,中间分三条路线,修炼时在两头皆是合一之点,而精动性动,皆可自有感觉,总用时可记上下窍位,一气可通天澈地也。
三、三景之功能和注意事项
(一)论修炼三景通行路线全在本身,上至玄关,外透泥丸宫,下至海底,经输精管全有通达行径,若是不知道及不记忆其妙点,而盲目瞎坐不能通玄,若是将心养神平气,静坐实炼,得清除浊,在百日内可以通玄,若是心无杂念,六十日内可见玄妙景,可是凡看到的都是于道有关,或与前生与后世有关,或本身凶吉祸福,皆从景中观出,故曰通玄,如是达到奥妙,则见天上地下人间未来一切,而神佛仙圣应动之事,可先知先觉,故曰神仙也。
吾修道人自误即是修心不专,不知调神顺气,更忘了润泽甘露,引补三真,故而成道甚慢也;知通之径,就是由精窍起过膀胱,经中景双水线,是半通而有电子的导引线,此路最重要,而外景不过经骨髓内,是风行电子导引线,至玉枕即入玄关,而内景不同此路是常通的,每日气通是必然的,下行不通大便干结,精不化气,中部不通,心虚血损,肝抽心跳,五脏不舒,上端不通呼吸受阻,更六行三角之门,即是垂莲后端,后嗓上二孔通脑脏,前二孔是鼻后腔,即曰双鼻孔,通呼吸之门,下二孔通食气二管,一通五脏呼吸,一通肠胃助消化推浊,此为六行三角门,只因每二孔皆分阴阳,中二通左为行气呼吸,右为运用津液而通,乃是闭口专呼吸空气,但左阳右阴之分,可聚会合三角之处,上下皆然,全为左阳右阴,上行直入脑脏,以助玄灵之机。
(二)不知守静实难得其妙,一般人修道在呼吸中不知妙用,在普通九转虽是凡功,能活更年,加用黄庭三景分水火风的路线,乃是三才之功,少有通顺即能通灵达圣,如以定力去杂念,发动三窍则可成仙,而吾仙宗真谛,内方修仙捷径,行通天之路,得证金仙,自鸿钧老祖秘授三清九要,传给太上。 元始。 通天教主各天机之秘,仙宗是教外别传,奥妙甚多也。
四、六神之根源
(一)三阳神是人身受了日月星的照临,也就是三光的电能,在人身起了作用,为三阳神。受了地水火风之气,将地的电能吸收到人身,成为三阴神。这六种神合起来为六神,也就是六种不同的电能,这六种不同的电能合在一起,又生化出很多的玄妙。
(二)人身上有一个总窍点,要修六神六通,在道家是以灵合日,很快就会合上,以性合月,性就是率性参天,以意合星,这是三阳神。以元神与地下的火合一,以魄与地下的水合一,以魂与地下的风合一,能把天地气归纳人身,一个人只要六神通了,六神归元合成一个,能够用六神合一,不管大山大海,你要跟名山的灵气合一,能合到里头去,合到地球的中间去,这里边有很多的生化玄妙。要是合到大海里头去,大海的水流也分出区域来,海底下也有水、火、风,如能合在一起,就能有移山倒海之能,还是用天地之电能跟人身的电能合一,这种六神操纵力,是非常的科学,就是以六神的电能操纵电能。
(恩师讲道笔记)
(三)欲观景至相当境界,除心静神清外尚需六神合了天地之根源再行三路之观景,境界自然不同,试想地之火由止窍引上,地之水由精窍引上,地之风由定窍引上,分别自然运行火、水、风三路,滋润所经之关窍、组织、器官,到了头部,火路至灵台自然恭合日光古佛,水路至玄关自然恭合月光古佛,风路至机台自然恭合紫微星君,天地人三才自然结合,此时再静观三路之景,当有不同感应也。
丙、三昧真火
何谓三昧真火﹖是同收三真合成旳道路;何为神通﹖何是通神﹖如得此几点大道成也。所谓神通,神者全在于心,人修道必须先修心,即是平心火去杂念,炼神不散,而有杂念者,即是元神散乱,无杂念者,就是元神得收聚,而合成为一也。
一、三昧
三昧真火:三昧为上昧,中昧,下昧。三昧合,就是意神性合,就是三昧真火。
修道人炼三昧真火,即是将精窍欲火炼的清而无浊,定而不动,动则纯清为下昧也;心窍之无名火亦须炼平,去了浊怒,变为炉火纯清,摄之不动,动则纯清,才为中昧也;而欲火不动性中烈火自平,前用灵光反照,后用机动策应之,而烈火自清而纯,三纯自洁,接以元神为统运,用之则为三昧真火也。
二、常清常静为平火去杂念,使元神收紧之根本功大,亦是吾人在各项道功修炼上必备之要件。
空蓝来里(空蓝) 2020/2/1 星期六 上午 11:19:23
丁、炼神、神通、通神、用神之说明
凡世人无论何种工作皆出于神,不用神者绝难成功,故而炼神,在修道上炼神为引,神到气到,而电子灵即到也,若静坐气轻,神不注视,以动神散绝无静时,元神不静更难通玄,此是炼神之真理,若是将神炼通顺了自然玄关开,能看见玄妙变化,此为神通,秘诀全在息杂念,守玄为一而成。而通神,乃是炼的心无杂念,神性合一,周身关窍通和,玄关灵台发光,玄片外透内照,凡有天上地下人间玄妙皆知,此为通神;而用神者乃是三真合而为一,道用则玄,使物则妙,元神到处得心应神,此乃用神也;而元真者乃是本身带来先天之三窍中三宝,而真元者乃是经元神引合炼过成真,才为真元;先天带来的元真,成人杂念生,性灵散而不聚为失真,修炼的三真合一,才为归真,此为真元。
茫茫人生如电流,冬去春来夏又秋,
性命则是弦上箭,离玄何得再回头。
一、炼神:在静坐时要静观,如三景即需观,否则神不守舍,元神散乱,此系炼神之真理。
二、神通:炼的神到气则炼的通顺了,玄关自然开了,可见到玄妙变化,此即为神通。
三、通神:通神乃神通的更高境界。心无杂念,周身关窍能量充足,运作通顺,玄、灵发光,经由灵性可观天上、地下、人间三界,玄妙皆知,此即为通神。
四、用神:世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皆需用神,否则无法成功,举凡修炼、办事皆可得心应手,进而出神入化。
空蓝来里(空蓝) 2020/2/1 星期六 上午 11:20:36
你注意看第1张图,最右边图形白色就是混元窍,旁边图下面小腹紅色就是下丹田,胸部蓝色是中丹田,最上面的奌在头顶上方,而不在头的内部。
空蓝来里(空蓝) 2020/2/1 星期六 上午 11:22:24
更左边那个图就是人体的7层气场,当中有7个主要的气轮,但人体往上往下延伸还有5个气轮是在身体的外面。
气之分别与修炼层次 郭德孟
「中华昆仑仙宗道功研究会105年会刊」
前言
学习修炼昆仑仙宗金仙大道道功者,称修道人,又称练气士,修道者练气,炼什么气?如何修炼?本文引述仙宗相关论述,说明气之分别及其修炼层次/功法。
一、练气士
吾修道人皆称为炼气士,但是气之分别不同,内气、外气、真气、玄气、祖气、仙气、灵气、罡气、道气,这几种气全须分而炼之。在吾修道人及拳术家的内功行气相同。在拳术内功是先由足根炼起,而后气存丹田,以神为引,精气神合掌到神气相随之,先是气而后行之如电,自然内功精绝。修道者练气,先生根在丹田,以神意为引,先行小周天,次行大周天,用元神活周身三百六十五关窍,通顺周天,再行通三路水火风以后,用性为引,气变作急电冲开玄关灵台,透了周身三百六十五关窍,身通玄妙此为练气士。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 第一一四讲
二、气之分别:
浮气、俗气、虚气、真气、混元一气、玄气(乾坤正气、浩然之气)、道气、仙气(三才之气)
三、气之定义 解释相关论述:
1.
故而古时神仙,自称为炼气士。先说『乾坤正气』,是天上日月星之气混合为一者为『干天正气』。地下水火风之气合为一流者即曰『坤地正气』。天地气共曰为六合乾坤,才是『乾坤正气』。而在人身之气,在普通人呼吸,吸外面发出内五行之气是『俗气』。若修道静五行,采收天地清和之气,借炼本身之气,是曰『道气』。能采取天上三光之精华,吸收地下之灵气,再能分清本身气路,合的天地气路,明白了混元之法,乃曰『仙气』。即是有人看出仙风道骨,气质不凡。
水火风三条路线,将此三气合一而同时动力升降如一,此为炼气,是炼为『真气』。若是将内五行之气发动,合了三真之气,乃曰『混元一气』。再运用本身真气,吸引乾坤之气,合成一体,此为『三才之气』又曰『金仙之气』。所以一气出能动天地。
仙宗要义讲记四下 第109讲:
2.道根天道无私,人以道德为根。若是修道人,凡事以道德为先,道德即可修成,若是失去道德,而道根即灭。所以未从修道先正其德,并且以天时地理为用,方可得道。虚气凡修道人主要即是讲气,气有两种,一是虚气,常住内身。玄气一是玄气,存于天地。虚气不胜玄气,即被玄气夺,人当死也。若是受了明师指点,以虚气夺玄气,人能长生,这是道家最注重的要点。
虚气--在身中乃是运转血脉,消化食物。但是皆由意的支使,从精窍化出,专为运转周身之血脉而行。如不知三窍运用专以消耗即是人死为度。若是受了明师指点,以气活了三真元,及三窍,即能延年获寿。如能知其玄关,即可通灵变化。
玄气--如不借天地之玄气,绝难长生也。此种玄气,由何而出﹖乃是天上降下的祥瑞之气,地下起来的地灵之气,而两气聚合流通世界,即在一般人称为浩然之气。此种气若被虚气而夺,合成一体,即可常生不灭,而得长生大道也。但是虚气之消耗非常之快,又天地万物皆是克星,而能克夺此虚气,如被夺净了人即死。而人若经明师将虚气与三窍三元真合成为一,又只有夺玄气者,绝无被玄气夺净之理也。此不过一段之论。而在修道上论气有三种。
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第五十七讲平平(expollai):
3.
九气论解:吾修道人皆称为炼气士,但是气之分别不同,内气、外气、真气、玄气、祖气、仙气、灵气、罡气、道气,这几种气全须分而炼之。在吾修道人及拳术家的内功行气相同。在拳术内功是先由足根炼起,而后气存丹田,以神为引,精气神合掌到神气相随之,先是气而后行之如电,自然内功精绝。修道者练气,先生根在丹田,以神意为引,先行小周天,次行大周天,用元神活周身三百六十五关窍,通顺周天,再行通三路水火风以后,用性为引,气变作急电冲开玄关灵台,透了周身三百六十五关窍,身通玄妙此为练气士,仙气。若说玄气功,武术家所炼非也,而玄气之修是修道所炼玄气,在静功中将气由浊而清,再提炼纯真,气动乾坤,性摇天地,这才谓之『玄气』。可是万般皆先出于气引气为风,血为水,所以气在土上行,水在土下行,才有河流曲湾。而在人身气动血行,久则电通雷通,电通神随,神行性助,则是神助意,性助神灵,提调性神意提则为玄,放散三六五窍即是通开过窍也。若是炼武术气神不遂拳足腿,神不注视,气电不合力,何有内功。不过在上皆是言而无凭,而吾修道人,更当知行气用神,炼性引灵,以灵性调和乾坤。而在吐纳时若双足不生根效力小,拳术双足不生根神气不合一,丹田气浮神乱,二目不存神而身不存听,拳不存风,性灵不活,何能变化。妙的指术,此点相同,用在医生以眼视气,闻呼吸而辨别内腹之病,观气色可知那里受病,所以医拳仙有用同处的道理。在许多拳术,连气之运用行皆不知,反而谈气功内功,看的人观其呼吸,知其功夫有无内功。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 第一一四讲
4.
在本身修法为何先传静坐,以意引气,起发点为精窍,而行经尾骨,过夹脊,走玉枕,上昆仑,走外玄,叩祖师呼气,此为练「浮气」,活血脉,健身之功,乃小乘法也。在平常顺便呼吸,谓之「浮气」。
(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98讲333~334页)
呼吸者为浮气,运用者为通气,内炼者真气。 (仙宗要义讲记 一卷28讲92页)
气有两种-
(1)虚气:一是虚气,常住内身。虚气-在身中乃是运转血脉,消化食物。但是皆由意的支使,从精窍化出,专为运转周身之血脉而行。
(2)玄气:一是玄气,存于天地。玄气-如不借天地之玄气,绝难长生也。此种玄气,由何而出﹖乃是天上降下的祥瑞之气,地下起来的地灵之气,而两气聚合流通世界,即在一般人称为浩然之气。此种气若被虚气而夺,合成一体,即可常生不灭,而得长生大道也。
(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57讲185页)
5. 虚气引活三窍之宝,以意引合三真之灵,外借玄气,配合了浩然之气,得其长生,此为气的中乘也。 (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57讲186页)
6. 水火风三条路线,将此三气合一而同时动力升降如一,此为炼气,是炼为「真气」。
(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109讲377页)
7. 以真气打通三焦。 (仙宗要义讲记 一卷50讲147页)
只要人的三焦打通,就可吸收万物的元真。 (仙宗要义讲记 二卷98讲69页)
8. 以本身之五行气,外联天地之气,久练乃熟成为
混元一炁,才是真炁 也。
(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56讲182页)
四、『内气』之修楝
风路---气之运转层次,顺气活血→练精化气→练气化神→气贯脊髓云路,各层次修炼循序渐进。
1. 第一阶段-浮气九转 顺气活血 层次→气通血活脉顺体舒
2. 吸满或半气用意纳入丹田,由后转脊髓骨上行,经昆仑顶至两眉中间之外玄叩拜 祖师后吐气,九转后于外玄静守。 (41年5月
恩师教导)
说明:用意导引吸入之气将九转之初步路径练出,并求其顺。途中除于外玄静守外,未强调其余关窍。经脊髓上行时未强调入骨髓,系走于皮表或骨之外围。此为顺气活血之层次,用吸气、吐气、闭气吐纳方法激发气感。用意念引发气感,在松静专注状
态下,脑神经引动脊骨神经逐渐产生气感。在这初步阶段先要求有气感,再求气感循脊骨外围的脊骨神经腺上行顺畅。
平平(expollai):
2. 第二阶段----虚气九转 炼精化气层次
吸气经精窍,用意发动精窍,经尾闾、夹脊、玉枕关,透入玄关,往前至外玄后叩拜 祖师后吐气。 (43年12月
恩师教导)
说明:
此为练精化气之层次,是先由意动引入精窍,意引精动,内窍自然生出热气,而是阴电动,此为化气。以意念引导精气上升经尾闾、夹脊、玉枕关透入玄关,在所经之穴道、关窍处稍为停顿,虚气合内窍之气,逐渐滋润激发为真气,就是真气发于关窍的修炼。
〈炼精化气,注视精窍,引精生出气,此为虚气,以虚气引活三窍之真气, 此为炼精化气 层次〉
3. 第三阶段-真气九转 炼气化神层次
吸气以神导引经心窍、精窍,使神合意魄引精气上升,经尾闾、夹脊、玉枕关透入玄关冲灵台上尖至外玄叩拜 祖师后吐气。
(44年10月 恩师教导)
说明:路径上多加了心窍,加上元神导引,并同时要求元神要合意、魄。路径到了玄关后要冲灵台之尖。此阶段是以真气九转。此为练气化神之层次,由意引气而动,乃是气引血行,先动流周身,而后守视内心,自然气聚血归心,生静元神得养于内,此为化神。元神静养后
上升精气激发心窍真气,引动心窍,心窍动,灵台与精窍皆动。
炼出元神后,以元神导引真气,使神合意,内视路径引真气上升是观景,为炼外景风路。
以元神导引真气,气贯脊髓,时常冲动脊髓延髓使增加髓汁,使骨头不变石灰质,是身体健康不老
的必要,修炼道功必须以此为初步目标。
4. 第四阶段---云路(中空管)九转 元神导引 层次
修炼方法一路径同前一阶段,惟要注意以神注视精窍,路径经尾闾后入脊骨内之骨髓二条之中孔上行。
(45年7月恩师教导)
说明:气入脊骨内之骨髓二条之中孔上行,这阶段是气运行云路之层次,骨髓二条之中孔即是指脊髓延髓间之中孔,就是云路,气上行云路,是修成气贯脊髓后进一步精密修炼方法,到此层次,『不但髓汁增加充满,即脑汁亦因之增多,这样不仅脊骨得到正常保养,连神经腺亦获健全,智慧因之增进。
』
云路九转修炼方法(小周天运行方法)
首先要精神专一,微收胎元,然后以意念领气,由鼻孔徐徐吸气,绵绵一线轻匀下达心窍中心粉红点,发动心窍电能。用元神导引电能下至阴蹻中心青蓝点,生出精中电子。仍以元神导引经尾闾上行,先到仙骨上八个小洞的中心黄点,再到真炁穴。然后继续由脊髓中央空腺上行,经夹脊、更年、玉枕,由大小脑中间之处,而至玄关中心红点,稍停。以意念向灵台叩拜 祖师毕,是为一转。依此方法,运行九转后,再静守玄关中心红点,而视灵台中心白点。
(仙宗道功精华 上卷 第七章 打通人体电路)
五、混元一气之修炼,---------水火风三条路线,将此三气合一而同时动力升降如一,此为炼气,是炼为真气。若是将内五行之气发动,合了三真之气,乃曰混元一气。
内五行之气发动,合了水火风三条路线之真气,乃曰混元一气
发动内五行气之修楝功法:修楝长生六字诀发动内五行心、肝、脾、肺、肾,之五气;
六、祖气之修炼
阳气乃是腹脐上一寸三分之祖海气,经元神而引,道家修炼过才是真气也;而在人身内呼吸之,随口出入者非真气也,此种气是由精而生,导引外血随呼吸借以为力也,用于玄妙者非此气也;若炼真气,须以纯清无浊,而经常炼养多接祖气,如炼法时,取东方气是得天地之妙,才是真气也;若是在腹内所存之气其臭难闻,乃是浊气也;而真者发于真窍,真神性是由真窍而出,若是乱用者则是意动非真也。
(仙宗要义讲记 一卷6讲24页)
『祖气』须确实以玄天气,过六型行三角门入五脏五行,外合天地人之五行,收回入五脏五行后,
在操纵规合一,布回祖海才成为祖气。
平平(expollai):
七、道气之修炼
若修道静五行,采收天地清和之气,借炼本身之气,是曰道气。
五气者,分内外玄,内者人之本身,心、肝、脾、肺、肾,之五气;外者,金、木、水、火、土,五气。玄者三光五星之气也。朝元者,元神为统帅之主,
以元神吸收天上三光五星之精华,地下万物之灵气,归元神之统散,发于体内五行。仙宗要义讲记第一卷第五十九讲
-五气朝元之功分三乘:
1.是身内以意作引,将内五行之气引入心窍,同元神合一,为助神之功。
2.是以元神在静中外用,于山气灵霞之所吸引五行之气,纳归于心窍。
3.是在静坐中,以真性为引,吸收天上五星(此五星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即是启明、长庚、紫微、南北斗等星,而金木水火土五星,为天上五行星,吸来由泥丸宫直透窍,此为五气朝元也。
仙宗要义讲记 第四卷 下册
第八十一讲
八、三才之气﹝又曰金仙之气、仙气、混元一炁、真炁﹞之修楝。
水火风三条路线,将此三气合一而同时动力升降如一,此为炼气,是炼为真气。若是将内五行之气发动,合了三真之气,乃曰混元一气。再运用本身真气,吸引乾坤之气,合成一体,此为三才之气又曰金仙之气。
以本身之五行气,外联天地之气,久练乃熟成为混元一炁,才是真炁 也。 (仙宗要义讲记
四下56讲182页)
能采取天上三光之精华,吸收地下之灵气,再能分清本身气路,合的天地气路,明白了混元之法,乃曰仙气。
修炼功法:
(一) 三才合一胎元运行:
灵台电能,阴蹻电能合于胎元,修炼胎息散至全身,为内三才合一胎元运行。收胎元提阴蹻守
灵台,灵台接天,阴蹻通地,将天地灵气同时纳入胎元,修炼胎息散至全身,就是外三才合一胎元
运行。
(二) 吸取日月星三光之精华
1.
运用元神吸日光:可先找高地,而吸收之。因日光近接其高,原理四周皆凹,易收日光之精也。但有方式:必须向日而立。先闭目净心,以安其神。而后运用元神,来与日光接合。双手问询祝祷 日光古佛赐给弟子精华,以助修道。用剑诀向日光画一圆圈。存神吸之,当知玄妙也。吸一口要溶化一口。
吸月光:概与前同。异处是画圆圈双圈。祝祷月光古佛云云,余与前同。但吸收月光时必须找一凹地,因四面高容易胧光,更易吸收之。
吸星光:可称某星君,赐给弟子精华助道外,特别找平地,因地平风稳,易收星之精华,别的所论皆同,千万不可随意吸之,更当注意吸一口溶化一口,不要使其伤气。若照此而吸之,当见玄妙也。但须找净地,而风雨天不可吸之,风大有浊气,雨大有瘴气,要谨记。遇事取其生理,不可取克理,切要记清,对于天地气及地灵均是大乘之论。
仙宗道功精华中上卷 第53页 三教明心堂 师尊讲记
庄苏菊师姐手抄笔记410330
2. 运用元神电子合三光中之电子。
吸收三光:混元合一法采清换浊后,元神电子合三光中之电子。
凡是在吸收三光,借天地之灵及练混元合一,切不可戴帽及穿鞋。皆因以头心为天门,借上天之电,来合本身的电子。两足踏实地,下有双十,在用足心凹处动而不移,好地下的电子来合本身之电子,当可成功之快,最有天机的是因现下至三期末劫,而天地相距以近了,所以在此时,借天地之精华易也。
今下再将混元合一,或是吸收三光之精华,或是借地灵之气,说明可随时而修。若是练此法时,可先在山上或郊外,则一净地,四周无有浊气,风清气雅之所。若是早晨吸收日光时,先将鞋帽去了。
(一)赤足站立面东。 (二)以剑诀就地确划双十字,双足踏上。 (三)双手结乾坤诀。 (四)心有道玄所思。 (五)默叩道祖慈悲。
(六)即时先将腹中浊气推出。 (七)而后向东方取祖气一口,压在祖海。 (八)再以祖气元神合一。 (九)下引意精之气至心部。
(十)上引玄关之内之性灵,下降至心部。 (十一)而会合元神,及身内之电子,来直冲射日光中间。 (十二)吸引日中之电子,来合本身之电。
(十三)但是用时,须将双足活动,但不可离原位动之,为的是吸引地上之电子上行。嗣后对月光及星光,亦照此例,但是方向不同,因月光不知出于何方,但是吸气全由东方为是,切记为要。
仙宗要义讲记第一卷 第六讲 仙宗要义讲记四上第55讲:道功精华中上册
平平(expollai):
3. 灵体三色光合三光:
道在人体生化由肠骨动脉后缩,将玄妙规魄体贴紧到仙骨即刻感真气上冲,而在脊髓左右两边的红白外线,直透出灵台,红外线电射光速合日,白外线电射光速合月,蓝外线电射光速合紫微星,立刻就有回声速反应到灵体三色的尖头,同时魄体的反应地下的水火风,三色电射光速反射到魄体的三色尖头,立时三才合一周身三百六十五窍通合,每日依此而练则是金仙极秘。
仙宗要义讲记卷二 第一0五讲:
(三) 吸引天地灵气层次
1. 吸引大郎山、昆仑山电能
静坐,精神集中无杂念,以神意集中, 微提阴蹻吸引地气,上面用灵性吸引天灵,使天气皆透体
慢慢相接,,再以性灵默视天之窍(大郎山)以吸天之灵气继提阴蹻,以神意默视(昆仑山)吸引
地灵之气,互与灵台相合。此乃天地人三才之真正大道。
2.. 吸引天十干、十二地支电能
守大脑十条神经线,以灵合东南雨大郎山之十条回归线,以性或阴蹻十二条神
经线,合西北昆仑山之十二龙脉,将天地气合于人身为三才合一。
大郎山之十条回归线 雨九、雨天、雨应、雨允、雷、雨声、雨普、雨化、雨靝、雨尊为。
昆仑山之十二龙脉 道、玄、真、妙、无、量、法、诀、菩、虚、性、极。
结语
本文先引述何为炼气士,再说明气之分别及其修炼层次/功法。现以内气,外气,内气外气等相互关系,简述仙宗金仙大道内修外借的修炼架构。
内气,体内之气;俗气,内五行气,虚气,真气,三真之气,混元一气。
俗气,普通人呼吸,吸外面气发出内五行之气是俗气。
内五行气:(心、肝、脾、肺、肾,五气),修炼长生六字诀,引活心、肝、脾、肺、肾,五气。
虚气:从精窍化出,虚气引活六神窍,激发关窍真气,是炼精化气。
转 是炼气化神。真气:真气发于窍,真气运转水火风三条路线,是修炼真气九
三真之气:三元真是意、神、性, 是电子灵。以神引气,修炼真气打通三焦,炼出三真之气。
混元一气:内五行之气发动,合了三真之气,是混元一气。
外气,体外之气;浮气,外五行气,玄气(乾坤正气、浩然之气)
浮气:在平常顺便呼吸,谓之「浮气」呼吸之气即空气
外五行气:地 金、木、水、火、土五气,天 五星之气
玄气(乾坤正气、浩然之气):是天上日月星之气混合为一者为『干天正气』。地下水火风之气合为一流者即曰『坤地正气』。天地气共曰为六合乾坤,才是『乾坤正气』。
以本身之内气,外联外气;祖气,道气,三才之气(天地人三才之气又曰『金仙之气』、『仙气』、『混元一炁』、『真炁』﹞
祖气:内五行气外合天地人之五行,收回入五脏五行后,在操纵规合一,布回祖海成为祖气。
道气:若修道静五行,采收天地清和之气,借炼本身之气,是曰『道气』。
内五行气外合天地人之五行气,收回入五脏五行后,发于体内五行。
三才之气:运用本身真气,吸引乾坤之气,合成一体,此为三才之气又曰混元一炁、金仙之气。
由上述可知:真气,混元一气是内气,是练气士的必要基本功夫,先修炼体内真气后才能外接天地之气成为祖气,道气,三才之气(混元一炁、金仙之气)。本文以气的分别简单说明仙宗道功修炼架构与修炼层次,
讲课内容简要
丹田翕张开合
庞老师讲故事:。。。翕是合的意思,张是开的意思,此法就是用丹田一合一开来调息。此处的丹田一般指下丹田。这是一种性命双修的调息法。首先从意念当中把鼻子的呼吸和丹田连上。一般注意鼻孔的气的出入属于佛家的内容,注意丹田的位置属于道家的内容。这个是两者混合的功法。但是呼吸时不能注意气怎么进去、出来,也不能注意膈膜的升降,只想一吸气丹田往四面八方开,一呼往里面合。按以前的老师说是:鼻子和丹田搭上,好像鼻子长在丹田上。这种方法从形式上看相当于逆呼吸方法,但是不能用膈膜而用丹田带动,从丹田里面用意念带着开合。好像一个气囊,一吸,气到里面,一呼,把气挤出来。不要注意胸腹部,只注意鼻孔这儿一点呼吸。意念鼻子和丹田连着,丹田随呼吸一合一开,使上下结合。注意:
1、丹田里开是前后左右一块开的,用意念走,不是一吸气往前鼓肚皮而是向四周开。一呼气要从四面合。
2、不能注意腹壁运动,注意丹田里面;用意念想那个球一开一合。
3、要似守非守,不能想得太具体,这样才能做到呼吸自然,悠悠扬扬,绵绵密密。迷迷瞪瞪地一吸开了,一呼合住。掌握此窍门后非常好练。
4、一定不能用膈肌去推,否则就成了逆呼吸。练这个呼吸法可以直接引起呼吸停。翕—张、翕—张……精神凝聚了,里面还在翕张,而鼻子不喘气了。意念和丹田气结合上了,丹田气一张一合,全身气流动了,直接出现息住,呼吸停住了。
万物付之以吸
庞老师讲故事:。。。同志们会说,“这不成了练形了吗?”我说,你的形练好了吗?形不好,不健康,功夫就上不去。有人说“老师说‘万物付之以吸’是高级功法,我专练它不行吗?”我的回答是,你若能做到当然好喽!可是你形没练好,拿什么去吸?形练得不够就吸不进去,一个是装不下它;再一个是靠什么去吸?靠意志力、靠意识、靠意元体。你的意元体没劲,没力量。这儿一痛,“过去、过去”,这都过不去,你怎么能吸过来?“万物付之以吸”得有条件。谁一口气都没少出,少出了就憋得慌,可是没长功夫呀!我给上一期教练员班讲课时讲过关于苏东坡的故事。
苏东坡信佛,做功入静挺好,写了一首诗,其中有“八风吹不动”等语,给好友佛印禅师寄去了。佛印回信批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不服气,坐船上金山寺找佛印和尚去辩论,刚上岸,远{远看}见寺门口刚贴了一付对联:“八风
吹不动,一屁到江东。”(众大笑)苏东坡一看原来和尚已经知道我来了,我没他功夫强,回去吧,不辩论了。其实苏东坡只是达到了一般的入静和入定,悟还差得远,根本不是一个层次。所以我们练功不能停留在老师讲了,我知道了怎么回事就行了,老师说了“付之以吸”你就吸,你那个“付之以吸”跟真正的“付之以吸”还差得远。你的意元体里边真正能动了,周身都能贯通了,气哪儿都通得了,过得去,那才能“付之以吸”。不然你吸的照样还是空气,吸不了混元气,你的意元体,你的意识还不能发挥一点儿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练功就得从简单的、基本的始练。“那庞老师你还讲那些干什么?”我讲是为了万一有人练出水平来了,好让他吸呀!所以我讲课就是谁能够接受什么就用什么。一吸有本事了你就吸,一吸还没本事你就赶紧找点能长本事的练,先使劲练形体,长点
本事。
一般来说,都是先练形体,再练内脏,后练意元体。但实际上,只要真正掌握了要领,先练哪一个都行。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气功有先练上丹田、先练中丹田、先练下丹田的不同流派的原因。不过,要先练意元体,你就得想得更深远,一下想到银河系,幽远空冥,空空荡荡,然后无形无象地往脑中心聚。但这样练毕竟只是对意元体的灵敏度加强了一些,治病可以,查功也可以。但要想身体强壮,真正改变你自己,还得用意元体统帅形体。如果光练意元体,那就得到意元体完满以后,把全身贯通了,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光从意元体上搞,不注意用意识统帅形体,这是有惨痛教训的。前不久,有个同志就因为这么搞,到后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自己病还挺重,却不好好练功,到处给人治病、查病,还说别的老师比他差多了。别人劝他先把病练好,他说练意元体就行,病到时候就好了,结果没了。这就告诉大家,我们千千万万不能忽略形体的健康,形没有了,神和气就没有附着点了。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形体充一充,使它健壮起来,先把这个本巩固住,做到“老者壮,病者康”。从根基上搞起来,然后再说别的,不要想一下就跳上去。
用理论指导练功,加深体察,打好 基础 。
——在第一期骨干培训班的讲课(摘录)
庞明(1996 年 3 月 23 日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