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悠悠岁月,路到尽头情难舍(4)

2022-04-29 05:45阅读:
悠悠岁月,路到尽头情难舍(4)
“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迟早发生的事情,终究会到来!——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确定了写作方向,文章终于可以得心应手的下笔了。首先,毫不犹豫的写了10篇插队知青回忆文章和一篇关于“上山下乡”的政论文章,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记忆犹新,刻骨铭心。17虚岁,背井离乡,下乡插队。那种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亲人关怀、没有路人怜悯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终生难忘!但是,我知道,博文除了自己阅读也是和朋友交流的,因此我的《流年碎影》栏目写的11篇关于上山下乡的文章,
然以正能量为主,通篇没有闹骚怪话,没有抱怨过什么,因为“上山下乡”影响了我一生,培养和锻炼了我许多能力和优秀品质,对于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至关重要。


我写的上山下乡总结篇,得到广大知青、荒友的呼应,引起共鸣,有较高的阅读量和点评,也由此结交了有共同经历的知青博友至今。非常遗憾的是,10篇回忆文章,6篇进入了“房间。总结篇《话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以一个知青的身份,客观地评价了发生在特殊年代的特殊运。这篇文章先是失踪,找回来后又进人了“房间”,和“上山下乡”一样,成了历史。这篇总结的结尾是这样的:




可以说知青一代是不幸的一代,或者说也是收获了宝贵财富的一代。知青生涯对人性的摧残,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折磨,是局外人所难以想象的。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也正是那段社会最底层的生活,艰苦恶劣的农村环境锻造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和适应力,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加深了我们对基层生活、底层疾苦的了解,更懂得中国农民的真实想法,更易亲近百姓、务实做事。
岁月的风光带走了许多难以叙述的故事,在承受苦难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在那个年代和环境下,人性中阴暗卑劣、丑恶和善良、天真的多面性,这也正是知青生活中悲喜交加的双重性。上山下乡的日日夜夜,有苦有累,但更有离乡别亲、魂牵梦绕的亲情、友情、乡情和爱情,所有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镌刻在刻骨铭心的记忆中。

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已经完全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那个时代。生命还是很公平的,我们终于等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享受到了祖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辉煌的今天,我们十分、十分珍惜现在和满腔热忱地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现在的青年人是无法理解知青上山下乡那场运动的,它给一代人上演的悲剧和损失是永远无法挽回的,给1600万知青(仅指老三届)造成的几代人的身心伤害也是无法弥补的。在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文明逐步建立、健全的今天,“WG”那样的动乱再也不会重演了,“上山下乡”这样愚弄和欺骗人民的事情也永远不会发生了。我真诚地希望现在的青年人,好好地珍惜现在的青春年华,努力工作,奋发图强,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成效,来回报这个时代给予你们的美好时光和幸福生活。

我的第二个系列文章是关于24节气的来龙去脉和相关知识、趣闻、民风民俗等等。插队年代,生产力低下,农民种田节气是总要参考。什么时候浸种,什么时候插秧,和节气紧密相连。于是,我花了一年时间,写了24篇关于24节气的文章和一篇总结篇。每篇文章的题目几乎都引用了或者编撰了著名诗句,朗朗上口。


:“雨水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冬去春来君莫追,惊蛰节气话保健”、“春分昼夜无长短,适当运动解春困”、“梨花风起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晨风和雨品香茗,健雀踏枝喜谷雨”、“泥新巢燕忙哺幼,花尽蜂稀说立夏等等,每逢节气发表一篇。


总结篇《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农历“二十四节气”》,我将24篇节气文章收录在一起,以便于博友们查询,收到博友们的欢迎。这个系列的完成,许多博友也松了一口气,打趣的说:你用了一年时间完成这个系列,我们也陪了你一年,都不容易。


我的第三个系列博文是《朝花夕拾》—— 听画川讲那过去的故事,这个系列也很有趣,将很多自己经历过的所见所闻像讲故事一样呈现给博友,夹叙夹议而幽默诙谐,对许多社会奇怪现象进行冷嘲热讽,也记录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日常琐事,是茶后饭余的一道点心。


如:《和尚》念经进行时——听画川讲那过去的故事(11)

说的是清明节那天,堂房哥哥为其母亲即我的伯母做100冥寿,在宁国寺叫了台“四人经”(四位和尚念经),为伯母念经超度。篇幅较长,为了故事的完整,不好省略: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念经的第一个单元很快结束了,四位师父们开始喝茶闲聊起来。

慧能:“《中国好歌曲》总决赛看了吗?”(我着实吃了一惊,原来他们还喜欢《中国好歌曲》)
慧静:“这个节目不错,刘--欢周--华--健杨--坤蔡--健--雅四位导师被面前的歌词显示屏遮住视线进行盲听,若被歌曲打动即推动面前的红色推杆,歌词显示屏旋即降下,导师和学员面对面。”
慧空:“选手好幸运,导师根据专辑主题、作品潜质等进行综合考量,择出各自旗下最优的8首歌。此后导师将对作品从编曲、演唱、词曲等方面进行微调、提升,并收入自己的原创大碟。”

慧悟:“四位导师原创大碟名称起的好,刘--欢的叫做《新九拍》,杨--坤的叫做《走进心时代》,周--华--健的叫做《江湖新能量》,蔡--健--雅到底是女歌手,叫做《美味人生》。刘--欢麾下的XX凭借与费--玉--清合唱的《卷--珠--帘》,一举夺得“年度好歌曲”冠军称号,名至实归。喜欢这首中国风歌曲,非常完美。

听到此,我有点傻了,目瞪口呆,眼面前的这四位,是寺庙的和尚吗?

过了吸一支烟的功夫,四位师父开始进入第二单元,我开始对四位师父端详起来。四位师父虽不能说是丰姿英伟,却也相貌轩昂,十分俊雅。特别是慧静,顶平额阔,目秀眉清。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现在的和尚已经实现年轻化了,而且知识面很宽。他们崇尚名牌手机和高级衬衫,玩电脑游戏,研究流行歌曲,喜欢摇滚音乐,骑摩托外出诵经,令人刮目相看,早就与时俱进了。我和佛教界接触不多,对僧徒们了解甚少,几乎还用传统的观念对待他们,我确实是一个 OUT——MAN。

第二个单元结束,他们继续讨论《中国好歌曲》而且形成共识。期间,慧能感慨的说:“一夜成名是每个有志之士的梦想,对于那些怀抱着音乐梦的人们来说,就更是如此,作为大部分的没有钱、没有背景的人们来说,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又是那么困难,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还是那些明星光鲜亮丽的一面,殊不知还有更多的人还是默默无闻,甚至属于北漂一族,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其实对于想要成名的人们来说,实力重要,但机遇更为重要。《中国好歌曲》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夜成名的大门正向幸运的人儿敞开着。”

我由衷的敬仰慧能,瞧着他神定气闲,听着他对凡尘的理解,真的佩服之至。

第三个单元结束,师父们讨论的话题仍然是音乐,他们似乎有些不同意见。慧静说:“我特别喜欢蒋--大--为老师,几十年宝刀不老,雄风不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百听不厌。”慧悟辩道:“你就喜欢老掉牙的,他每次登台就那么几首歌,桃花都开了几十年了,没有新意。你看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听了多少歌,还是李--玉--刚。他能出能入,妩媚到极致,也阳刚到极致。他能在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中自由穿梭,并带着所有人跟他一起出境入境,穿越人生。这样的李玉刚,如何不让人爱?如何不让人敬?又如何不让人叹?”

我听了深思。音乐就是为了赞美,音乐的最高境界就是对造物主的赞美,慧悟一定理解了这一点。每个人的思想感情都有所不同,对音乐也有不同的欣赏。丰子恺说:“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的。”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慧悟把自己融入到那样的境界,用心到极致,这才是真正懂得欣赏音乐的人。我很惭愧,虽然喜欢音乐,对音乐的理解看来还非常肤浅,还没有沁入心扉修炼到家。

第五个单元下来后,可能他们已经失去耐心,念经时并不一起诵读,时高时低,有念的,有若有所思的。休息时他们不再讨论音乐,不断地接听手机来电、发短信和抽烟,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大殿门口的牌匾上的“四不可”,难道他们视而不见吗?转念一想,这也难怪,我们机关的会堂上不也有什么“四不可”吗,与会人员不是照样旁若无人地打手机、抽烟、开小差?和尚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我们机关工作人员的起点还是大学本科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呢,不能苛责于人。


趁着第七个单元结束之际,我问慧能,为什么要念经,你相信你念的经吗?慧能一本正经的回答我:“无论是谁念经,只要恭敬至诚的念,都能起到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戒定慧三学齐修的效果。念经如果得力,甚至可以明心见性,大开圆解。一切大乘经典都可以念诵,经文对人有不可思议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