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始建于明末清初。

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共计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康百万庄园》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康百万庄园》告诉我们:富贵不留人!——(生活随想录55)

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先祖康绍敬建造的府邸,他是第六代传人中的杰出代表,他读书致仕,初任洧川(今河南尉氏县境内)驿丞,后晋升为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大使。康应魁家族,从明代到现代有功名的人物有412位。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

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的三大巨富之一。六七十年代,河南《康百万庄园》、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被称为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作为三大庄园之首,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5倍,且对外开放,轰动河南、闻名全国。
《康百万庄园》告诉我们:富贵不留人!——(生活随想录55)

《康百万庄园》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

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秉诚诚实、守信、勤俭、拼搏的原则,保持儒家中庸、留余的处世态度,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富裕十二代、四百多年,成为豫商成功的典范。而如今的《康百万庄园》以豫商文化家园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中外游人。



《康百万庄园》告诉我们:富贵不留人!——(生活随想录55)

去《康百万庄园》参观,一块悬挂在主宅过厅的“留余匾”令人深思。
  
这块匾上,写着南宋王伯大的《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其意为: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禄得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地,不把财务占尽以还给老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分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都说富不过三代,巩义康家却整整繁荣兴盛了十二代四百余年,富到“马行千里不食别家草,人行千里尽吃康家粮”,后来被-慈-禧-赐封为“百万之家”,才有了“康百万”的名声。就是这么一个名门望族,训导子弟的家训居然是“留余”二字,意思是凡事要张弛有度、适可而止,不能穷奢极欲。
  
《康百万庄园》告诉我们:富贵不留人!——(生活随想录55)

这种留余精神,其实是一种富而能贵的精神。漫想开去,康氏家族子弟中,应该不大会有现在富家子弟行径吧?当今社会,“衣着”、“名车”、“豪宅”往往成为身份的象征,富家子动不动就开几百万的豪华跑车。想来,住再好的房子,也不能搬到街头给大家看,只有车子,可以开来开去“炫富”,表明一种身份。富了就必然贵吗?我们老祖宗留下一个词叫“尊贵”,可没留下一个词叫“尊富”。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正在把富等同于贵。 
    《康百万庄园》告诉我们:富贵不留人!——(生活随想录55)


公子公主开豪车容易被认定为“另类”,那就说明豪车的标签挺管用,能达到一种身份认同层面的优越感。于是,现实中的很多消费,都直奔“高大上”而去。很多楼盘往“翰林”“御府”“帝苑”上靠,或者直接就冠以豪、贵字眼,许多大城市有专门“培养贵族”的学校,三年幼儿园费用高达人民的币10万元左右,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只能望洋兴叹。且不说这样的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怎么样,只不过,这些豪奢字眼背后涌动的富贵欲望,恰恰映射了一种暴发户心态。传媒把一些不着调的富人冠以“土豪”绰号,实际上传达给大众的还是富人的一种尴尬状态 —— 富而不贵。
  
土豪是新名词,土豪是谁?以前,土豪是乡里豪强,属政治符号。今天,土豪就是一群比你我更富或者看起来更富但是更土鳖的人,属时尚符号。土豪并不快乐,土豪为何会不快乐?土豪的焦虑来自精神的虚无主义与财富随时可能被剥夺的不安全感。土豪是一群机会主义者,他既亲近权力、渴望权力,又忌惮权力;他灵活地游走于灰色的缝隙,抓住一切机会累积原始财富,借此发家;他有一句口号是:在商言商,不谈政治。在土豪国,屌丝们的焦虑来自“想做土豪而不得”的上行无力感,土豪们的焦虑来自只是“暂时做稳了土豪”的不安感。

《康百万庄园》告诉我们:富贵不留人!——(生活随想录55)

现在土豪随地可见,有人非常推崇土豪的生活方式。戴几块好表,扎几条好皮带,穿几双好皮鞋,有几套豪宅,水池里沉几袋金条,养几位情-妇,开几辆豪车,搞几场土豪婚宴、生日宴,吃几顿万元大餐,已是旧闻,土豪们赴几场如同“大型肉类批发市场”的“海天盛筵”也不稀奇。

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活品位,是区分一个人所属阶层的重要标准。仅仅有钱是不能证明你的品位的,久贫乍富的人一般很难摆脱早期的影响,所以只能被称为“暴-发-户”。许多钻了空子、发了横财的业主或者叫做企业家的,腰缠万贯便以为已是另一阶层人士、对普通百姓便不屑一顾。殊不知,他们举止粗俗、满嘴脏话,整天在酒场、赌场、浴场、歌场漂移,在大众眼里依旧是品位较低的人群。褪去有钱的光环,仍然是有钱的草包而已。

“富贵”二字,并不直接等于有钱,哪怕是多堆成山也不行。与富贵相称的,更多是一种价值规范和人格素养、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健康优雅阳光的生活方式。有作家把文化概括为四句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觉得拿这个标准要求富豪,也算恰到好处。

《康百万庄园》告诉我们:富贵不留人!——(生活随想录55)
再回到《康百万庄园》。民国二十三年暮春的某一天,或者也正是日薄西山,暮霭深沉的傍晚,康子昭孤独的站在城垛后,茫然四顾,国事家运,万千思绪,黯然心伤。无论是投笔从戎,或是首倡实业,种种努力,都无法挽回康家已逝的繁华,更无力阻挡历史汹涌的潮流。无可奈何的悲叹中,更多的是理想的破灭和对现实的绝望,康子昭举起冰凉的枪管,对准了自己。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康家第十八代传人,以自己的生命宣告了一代封建官僚地主家族的终结。


许多高官显赫的名字中也有“康”啊、“才”啊、“荣”啊等字样,可是这些非常吉祥的词语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风水”。对照当下处境,“富贵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