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大孝贯古今
——合阳黑池王氏始祖宝公事迹纪略
黄河在秦晋大峡谷一路奔流至韩城龙门后,河床突然宽展,河水变浅,流速变缓,渐渐显露出了母亲般的博大胸怀和满腔柔情。在黄河母亲滋养的西河故地,坐落着合阳四镇之一的黑池镇。黑池镇分南北黑池两个自然村,南黑池如今又分为黑东和黑西两个行政村,三个村子过去统称为黑池。南北黑池的人口加在一起,估计有五六千人,居民以王姓为主。今日我们要说的,正是黑池王姓始祖的故事。
话说宋元之交,战争不息,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在河东蒲州、也就是今日的山西省永济市,有个村子叫金檀村,一说是鞘落村,或者是义平里。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个事母至孝的人,他就是黑池王氏的始祖——王宝。南宋景定三年,宝公为了逃避战乱,背着母亲谢氏离开家乡,踏上了艰难的漂泊之路。当他走到黄河边时,说来也怪,黄河竟然断流,为母子俩闪开了一条通道。从此,宝公母子告别桑梓,在对岸的合阳县北黑池村定居下来。
初到黑池,宝公以打烧饼为生。白天,他沿街叫卖烧饼,维持生计;夜里,母子俩就栖身在破旧的福神庙中。每天早晨,宝公的第一个烧饼必定献给母亲食用。夜晚,当宝公奔波一天赶回庙中,他总会在门外静静等候,只有在听到母亲转身或走动的声响后,才会敲门进庙,唯恐打扰了母亲的休息。
由于宝公对母亲极为孝顺,乡亲对他都很敬重。一天夜晚,宝公听见有人敲门,待他开门后,发现一头黑骡驮着银子停在了门口,宝公正要一探究竟,转眼间黑骡已消失不见。原来,宝公的孝亲事迹被庙中的福神看在了眼里,福神作法使黑骡赠银于宝公,帮助宝公摆脱了困境,家境也逐渐殷实起来。
宝公的事迹被朝廷知道后,朝廷敕旌其为“孝子”。这件事情,在同州府志、合阳县志中都有记载。现在我们说某人对父母好,便称呼他是孝子。其实在古代,“孝子”并不能随便叫,当得起“孝子”名号的人并不多见。只有被旌表为“孝子”,才算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关于黑骡送钞的故事,撰刻于道光二十四年的北黑池《福神庙碑记》是这样记载的:
百行莫大于孝。而千人共争夫利,
——合阳黑池王氏始祖宝公事迹纪略
黄河在秦晋大峡谷一路奔流至韩城龙门后,河床突然宽展,河水变浅,流速变缓,渐渐显露出了母亲般的博大胸怀和满腔柔情。在黄河母亲滋养的西河故地,坐落着合阳四镇之一的黑池镇。黑池镇分南北黑池两个自然村,南黑池如今又分为黑东和黑西两个行政村,三个村子过去统称为黑池。南北黑池的人口加在一起,估计有五六千人,居民以王姓为主。今日我们要说的,正是黑池王姓始祖的故事。
话说宋元之交,战争不息,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在河东蒲州、也就是今日的山西省永济市,有个村子叫金檀村,一说是鞘落村,或者是义平里。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个事母至孝的人,他就是黑池王氏的始祖——王宝。南宋景定三年,宝公为了逃避战乱,背着母亲谢氏离开家乡,踏上了艰难的漂泊之路。当他走到黄河边时,说来也怪,黄河竟然断流,为母子俩闪开了一条通道。从此,宝公母子告别桑梓,在对岸的合阳县北黑池村定居下来。
初到黑池,宝公以打烧饼为生。白天,他沿街叫卖烧饼,维持生计;夜里,母子俩就栖身在破旧的福神庙中。每天早晨,宝公的第一个烧饼必定献给母亲食用。夜晚,当宝公奔波一天赶回庙中,他总会在门外静静等候,只有在听到母亲转身或走动的声响后,才会敲门进庙,唯恐打扰了母亲的休息。
由于宝公对母亲极为孝顺,乡亲对他都很敬重。一天夜晚,宝公听见有人敲门,待他开门后,发现一头黑骡驮着银子停在了门口,宝公正要一探究竟,转眼间黑骡已消失不见。原来,宝公的孝亲事迹被庙中的福神看在了眼里,福神作法使黑骡赠银于宝公,帮助宝公摆脱了困境,家境也逐渐殷实起来。
宝公的事迹被朝廷知道后,朝廷敕旌其为“孝子”。这件事情,在同州府志、合阳县志中都有记载。现在我们说某人对父母好,便称呼他是孝子。其实在古代,“孝子”并不能随便叫,当得起“孝子”名号的人并不多见。只有被旌表为“孝子”,才算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关于黑骡送钞的故事,撰刻于道光二十四年的北黑池《福神庙碑记》是这样记载的:
百行莫大于孝。而千人共争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