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恬淡一生有余韵——记一位平凡而不普通的老人》发2022年9月19日《天水晚报》,谢谢王老师的鼓励!

2022-09-26 12:52阅读:573
《恬淡一生有余韵——记一位平凡而不普通的老人》发2022年9月19日《天水晚报》,谢谢王老师的鼓励!


恬淡一生有余韵

记一位平凡而不普通的老
 
1933年,邓俊义出生于武山县邓家湾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因贫困吃了不少苦头。好在因曾读过几年私塾,17岁就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公社干部,20岁就入了党。自参加工作以后,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成为了当地群众心目中的大好人。笔者当年开商店的时候,经常到林百万公司购货,他们的林老板总会感慨地说:“你公公是个好人,如果不是当初他对我们一家人的帮助,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老先生最早工作的地方是咀头、温泉、沿安等
乡镇,几乎都是武山县的偏远山区。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往返全得靠步行,一走就是几天几夜。据老人自己回忆,他在温泉乡工作的时候,一次下乡调解土地纠纷已经很晚了,想着第二天单位还有工作要做,就急急忙忙往回赶。当时因连续忙于工作,两天都没有休息好,再加上天黑路窄,他不小心脚下一滑便滚下了悬崖。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下午了,阳光照在脸上,周围没有一个人影,远处还传来狼的嚎叫声。身受重伤的老人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忍着难以忍受的疼痛,独自行走了二十多里山路,才回到单位。
  即便身受如此严重的创伤,老人家也没有进过医院,没去看过医生,因为他不愿给儿女和单位添麻烦。回来在单位宿舍躺了几天后,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多年以后,他们单位在一次例行体检时,医生检查出他体内有旧伤,且为陈旧性脊椎骨折。儿女们都弄不明白,父亲身上的伤到底是如何造成的?老人这才说起以前受伤的经过。年纪渐长以后,老人经常身体不适,可能也与当年那次受伤有很大的关系。
  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结婚,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虽然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不再为吃饭发愁,但经济发展还很落后。经常有人上门来找公公借钱、求办事,老人从来都不推不拒,总是尽力而为。他的几个侄儿因失去母亲早,从小缺衣少食,全靠他们的幺爸资助长大成人。二侄儿的儿媳妇有病住院的时候,公公不仅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还动员自己的几个儿子捐款。公公去世时,堂姐哭得最伤心,她常说,如果不是我幺爸从小关爱和救济,我们兄妹几个早就饿死了。
  老人退休后住在老院子里,每天看书、喝茶、养花,日子虽然过得无忧无虑,但他却觉得并不充实。因为他闲不住,总想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是酿醋。为了学习酿醋的技艺,他购买了七八个陶缸,又请人做了两个拌醋用的木槽,然后去拜一位当地最好的酿醋师傅老杨为师。他每天一大早就去学习,晚上很晚才回家,因为肯钻研、爱学习,他很快就掌握了酿醋的技术,而且酿出的醋醇香可口,每天慕名来买醋的人络绎不绝,真有几分“醋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
  说起老人与醋的结缘,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有一天他突然问我:书俊,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吃我酿的醋,知道咱们家醋的来由吗?原来,他在沿安乡工作的时候,当时没有去沿安的车,每天要从洛门出发步行到四门镇,然后必须寻旅店住一晚,第二天继续上路,赶在太阳落山前到达沿安乡。他常住宿的店家姓杨,大家都叫他杨师。杨师为人热情,是祖传酿醋的老手艺人,他家酿的醋闻起来很香,香得能把人灌醉。后来有了去沿安的直通车,但老人依然要在四门杨家住一晚,就为了闻那醉人的酸香味。所以,后来他才会拜杨师学酿醋。
  武山的醋文化历史悠久,为了把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只要有人上门请教酿醋的方法,老人总会不辞辛劳,亲自登门指教。他常说,现在市场上买的醋,大部分是食用醋酸勾兑的,味道很酸,却没有香味。而我们“邓家香醋”是传统的纯手工醋,味道纯正,吃一口,有一股淡淡的甜香味。
  除了醋酿,老人养的花更是人见人爱。四四方方的老院子全是花,有牡丹、海棠、月季、无花果、令箭、仙人掌、菊花、迎春花等,这些花在老人的侍弄下长得非常茂盛,整个院子春意盎然,一年四季芬芳不断,美不胜收,惹得左邻右舍的爱花叔伯们天天都来学习欣赏。
  老人还特别喜欢土地,房后的一小块地被他整理得肥沃平整,种出的菜经常会送给亲戚朋友。老人家常常念叨:农民就得热爱土地,土地一定不能丢,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也不让儿女们丢下土地,所以直到今天,笔者还打理着老人生前种的那块地。看着老人种花、种菜、酿醋,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家里小辈也都很开心高兴。
  有一年,老人患上了带状疱疹,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带状疱疹后遗症也像一条蛇一样依附在老人的手臂上,让他疼痛难忍,饱受折磨。去年冬天,老人不慎摔了一跤后就再也起不来了。家里人要送他去医院,老人却死活都不肯去,他说:“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多活一天,无非你们就多尽一天的孝心,而我就要多遭受一天的罪。”他的三儿一女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都很孝顺,父亲病重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扔下各自的工作,白天黑夜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老人感慨地说:“你们都是好孩子。”
  今年春节刚过完,90岁的老人就离开了人世,走得很安详平静。老人虽没有给子女们留下丰厚的家财,但他却留下了比财富更宝贵的良好家风,留下了一枚比万贯家财更宝贵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这是组织对一位平凡老人的一生最好的肯定。
  整理家中物品时,笔者发现了颁发给公公邓俊义老先生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看着这枚熠熠生辉的纪念章,不由想起老人生前的好多往事。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