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2021039--25课题研究成果1(论文《浅谈幼儿园扎染课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策略》)
2022-12-09 17:04阅读:18
周林君论文《浅谈幼儿园扎染课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策略》在园内教科研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推荐参与盐城市教科研论文评比。
论文
浅谈幼儿园扎染课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策略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周林君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进行扎染课程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和教学的质量。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其全面、全面地发展,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安排扎染活动的内容,从而激发其积极的学习兴趣,使活动更具教育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扎染课程;指导与策略
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扎染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把这一要素纳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教育水平。随着新一轮新课改的实施,“课程的游戏化”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要转变观念,抛弃模式化、程序化的教育模式,使幼儿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意识到,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过程,让学生积极地参加,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1.扎染课程在幼儿园开展的重要意义
(1)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3-6岁是儿童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强的阶段,手工活动可以成为幼儿理解事物的重要媒介。通过扎染课程制作形成的作品,花纹丰富多彩,颜色鲜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极易引发儿童探索的兴趣,并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与想象力。在学习扎染课程的过程中,幼儿不但可以对染料、织物、线绳等有基本的认识,而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画的各种形态进行联想,并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使其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2)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的动手能力正处在一个迅速成长的阶段,他们渴望创造新事物。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父母都承担起了大部分的孩子,导致大部分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动手能力。扎染课程是一种色彩丰富、花样多样的扎染,可以使孩子们在扎染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从而不断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提升孩子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3)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儿童的审美意识十分敏锐,与各种艺术形式的广泛接触,对提高儿童的审美趣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扎染课程的技法稍有差别,就会产生图案的差别,使整个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比如,用点染法制作的丝巾,形状多样,很适合孩子们观察和体验,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还能用自己的行动来创造它,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水平
扎染课程还能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参考大量的材料,不断地学习,掌握更多的关于扎染的知识,在指导孩子们的想象力方面,老师们的创造性也得到了提升。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整合各类资源的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锻炼教师的能力。
2.目前扎染课程在幼儿园开展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没有充分挖掘价值
很多幼儿园对于扎染课程的艺术价值没有进行充分挖掘,而是将其当成一种娱乐,以手工制作为主,教学方式也相对简单,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都是照本宣科地完成扎染的过程,老师们并没有把扎染的过程描述得栩栩如生,重点放在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并没有真正的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多媒体技术应用不足
幼儿对视频的接受度很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此外,很多教师对网络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无法有效地查找和使用网络资源。
(3)相关活动组织的比较少
儿童喜爱具有较高参与性的学习环境,能加深对扎染课程的了解,并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记忆。目前,很多幼儿园对此没有充分认识,对于扎染课程,往往止步于课堂教学活动结束。
3.幼儿园扎染课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策略
(1)引导幼儿学习扎染,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要想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就要从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这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在感知美这一环节,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幼儿明确何为“扎染”,通过在活动中展示经过扎染后的作品,让幼儿先用眼睛观察,阐述在作品中发现了什么,再亲手触摸,真实感受,这样一来,幼儿就能对扎染有初步的认识。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优秀扎染作品的图片,再播放具体的制作流程,为幼儿讲解其背后蕴含的民族历史知识,使其体会到艺术之美、文化之美。在理解美这一环节,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单向灌输式讲解形式,难以使幼儿形成对美的认知与理解,在进行扎染教学时,教师需要以引导、启发的形式,来开发幼儿的思维,譬如,可为幼儿展示扎染作品,要求他们观察上面的不规则图案,再引导其进行想象,促使幼儿树立起创新意识,形成独特的审美眼光。在创造美这一环节,幼儿教师需要让幼儿切身体会到扎染的乐趣,通过带领幼儿进行扎染活动,使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并在此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幼儿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采取多种形式,促使幼儿感受活动乐趣
通过开展扎染课程活动,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得以充分调动,此种教学形式虽具有一定优势,但就目前的扎染课堂教学情况而言,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需要幼儿教师特别注意,并在课堂教学期间,通过语言激励、开发新的讲解内容,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聆听教师的讲解与引导。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扎染活动,这样一来,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紧密。兴趣是幼儿最好的教师,在完成扎染作业后,幼儿教师还要使扎染活动更具教育意义,具体到实践中,可将幼儿完成的扎染作品,挂到教室或走廊里,或在班级内部举办展览会,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扎染作品与组员的扎染作品结合起来,由此组成一幅新的作品,再在全体幼儿面前进行展示。通过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幼儿能够真正地体会到扎染的乐趣,并能形成发散性思维,拉近与教师、伙伴之间的关系。
(3)适当引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扎染教学的精髓在于实践,只有经过动手操作,才能感受到其乐趣,幼儿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实践为核心,以此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在幼儿动手操作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实现全面综合发展。而扎染教学的难点内容,就是要指导幼儿变换棉布的折法,使其形成颜色各异、形状各异的图案,针对此种教学难点,幼儿教师可先用语言讲解染色技巧,并在幼儿进行操作时,予以其激励与引导,当他们遇到难题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在此前提下,帮助幼儿掌握多种扎染方法及技巧。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还需与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家长带领幼儿进行未完成的扎染活动,在亲子活动过程中,家长可聆听幼儿的真实想法,以及在幼儿园内的所见所想,而家长也能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维护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师有必要在幼儿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
4结束语
在幼儿园开展扎染课程活动,有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助于拉近幼儿与家长间的亲密关系,幼儿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扎染活动内容,并采用充满趣味性且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以此来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切身体会到扎染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沈霞焱.趣味扎染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与实施[J].新课程,2020(39):40.
[2]马玉娟.趣味扎染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与实施[J].中华少年,2020(07):8+10.
获奖证书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