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2015-06-03 08:48阅读: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依据明代重修草堂时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图源自拍)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四川游记之五


凡到过成都的人,想必都去过杜甫草堂。我到过成都三次,就去过杜甫草堂三次。
杜甫草堂离市中心不远,就座落在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中国古典园林格局,其间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
树掩映,回廊连环。如果不是茅屋景象还依稀可寻找到当年杜甫的窘况,留给今人的草堂图景就过于诗意化了。
其实,当年杜甫居住在此真是倒霉到家了。乾元二年(759),杜甫受宦官李辅国排挤辞去华州司公参军一职,拖着一家老小远走秦州、同谷、成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建起了几间茅屋安下家来。在草堂杜甫过得还是相当狼狈的,这在他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尽显无遗。这座草堂,全家人靠它遮风挡雨。秋风萧萧之中,小孩子抢得茅草嘻嘻哈哈,他急得干瞪眼。阴风方去,黑雨又来,多日失眠的老人雪上加霜。娇儿恶卧,老棉絮蹬出大窟窿。杜甫彻夜听漏雨,这个狼狈相可想而知。可惜,就是这样稍稍安定的生活也难以长久。随着朝廷内乱外战,杜甫又拖着老婆孩子东奔西走,躲避战火和奸臣迫害,漂泊四方了。
中国古代诗人的命运注定是漂泊四方的,杜甫无疑是一个突出代表。二十岁弱冠之年,他就离家漫游天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二十九岁结婚成家才三年,天宝初年他又从二李(李白、李邕)山东游,“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以后长安十年,梦想与苦难紧紧交织。随着安史之乱,杜甫一家人开始了漂泊生活。几经离散,“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几经危难,“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读李元洛《怅望千秋》关于杜甫的介绍,大历三年(768)冬末,杜甫有家归不得,从四川出三峡,放舟江汉,漂流到湖南岳阳,次年春日抵达长沙。这以后前后两年之中。杜甫于长沙三度来去。他无所凭依,有时暂住小舟之中,有时小栖江边阁楼之上,尝尽“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况味。大历五年(770),杜甫在湘江上游船中留下一曲绝唱之后,就下落不明。全国现有杜甫墓八座,究竟哪一方土地是他最后的归宿?
站在简陋的茅屋前,我在努力寻找千年前诗圣的身影。我在遐想: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是在哪里挥就?是在这间幽暗的书房里吗?书房中仅有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和一只很不像样的书架。书桌上竹筒做成的笔筒里插放着一支毛笔,翻开着的书卷上满是灰尘,一盏油灯仿佛跳跃着荧荧灯光……是在这座凹凸不平的石桌上吗?这倒是有些诗情画意的地方。浣花溪水环绕着篱笆墙,几株楠木桃树松树夹杂着一丛青竹,四只石凳一张石桌。庭院虽小,视野却广,这里可望见翠柳上的黄鹂、青天中的白鹭……
一个伟大的诗魂在这里栖息,度过了他生命中一段美好时光。当时北方战乱未停,杜甫避居西南,闲住草堂,心情格外闲适,佳作犹如锦江春水。按刘小川《品中国文人·杜甫》中讲:“成都草堂这两三年,是杜甫生命中最后的好时光。”杜甫在诗中记叙了自己的生活和心情:“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靠朋友资助度日,不复为柴米操心;下棋钓鱼,老妻幼子皆自在。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洒扫庭除,迎接好友,粗茶淡饭,幸福无比。然而,杜甫虽避乱成都,忧家忧国之心始终未变。当茅屋为秋风所破之时,他喊出了中国读书人的心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我们随着诗魂在此栖息,又随着诗魂漂泊四方。我想,对诗人而言,漂泊既是一种避难,更是一种游历;既是一种灾难,更是一种创作体验。司马迁曾说自己:“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过梁楚以归。”凡称得上大诗人的无不如此。漂泊,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索;漂泊,以山水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借景物抒发自己的政治信念;漂泊,以山水精神品评人格,以山水精神寄托人格理想;漂泊,探山水之险,写奇异之文,“吐韵标新,自成一家言”;漂泊,搜各地风俗民情,记录本土与异国民俗。正是在诗人们对自然山水、民居园林、道观庙宇、文化遗迹、风土人情、国情民意等的游历体验中,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到达了今天难以逾越的高峰。
杜甫草堂是宽厚的,曾接纳了一个漂泊流浪的诗人;杜甫草堂又是幸运的,一个伟大的诗圣在这里留下了沉郁顿挫的吟唱。“怅望千秋一洒泪”,我们由此再一次阅读杜甫,重温一个永恒的高贵的灵魂……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茅屋外景、茅屋庭院、茅屋外浣花溪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草堂的正门、柴门,供奉杜甫塑像的飨殿工部祠


《四川游记》系列链接 成都有个大熊猫“伊甸园 留下数千年神秘悬念的三星
大地震后都江堰的难忘印 金沙遗址里飞出太阳神鸟

博文推荐链接
杜甫是如何漂泊到成都去的 (新浪博客首页“人文”栏目)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浦江客 杜甫是如何漂泊到成都去的? (新浪博客首页“热点汇总”栏目)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讲坛”栏目)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杜甫是如何漂泊到成都去的? (手机新浪网“博客”频道)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手机新浪网“博客·草根”频道)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博客日报首页“文学长廊”栏目并头条)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一个漂泊的诗魂曾在这里栖息 (光明博客首页“原创精华”栏目)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