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2012-09-01 20:32阅读:
《大婚典礼红档》中同治大婚皇后妆奁部分:
熏貂朝冠一顶(随黄绫冠盒)
元狐朝冠一顶(随黄绫冠盒)
海龙朝冠一顶(随黄绫冠盒)
罗胎凉朝冠一顶(随黄绫冠盒)
熏貂冠一顶(随黄绫冠盒)
本色貂冠一顶(随黄绫冠盒)
海龙冠一顶(随黄绫冠盒)
绒冠一顶(随黄绫冠盒)
罗胎凉冠二顶(随珍珠帽珠黄绫冠盒)
万丝凉冠二顶(随珍珠帽珠黄绫冠盒)
熏貂朝冠一顶(镶嵌珍珠石随黄绫冠盒)
熏貂朝冠一顶(镶嵌仿珍珠石随黄绫冠盒)
天鹅绒朝冠一顶(镶嵌珍珠石随黄绫冠盒)
天鹅绒朝冠一顶(镶嵌仿珍珠石随黄绫冠盒)
赤金累丝凤钿全分(随凤衔五挂排子成分大挑中挑三挑各成对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钿盒)
点翠凤钿全分(随凤衔五挂排子成分大挑中挑三挑各成对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钿盒)
万福满簪钿全分(随大挑中挑三挑各成对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钿盒)
万寿满簪钿全分(随大挑中挑三挑各成对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钿盒)
双喜字银边钿全分(随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钿盒)
双如意银边钿全分(随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钿盒)
牡丹花寻常钿全分(随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钿盒)
海棠花寻常钿全分(随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钿盒)
团凤飘带帽成分(随黄绫冠盒)
团鹤飘带帽成分(随黄绫冠盒)
万福飘带帽成分(随黄绫冠盒)
万寿
飘带帽成分(随黄绫冠盒)
双喜字飘带帽成分(随黄绫冠盒)
双如意飘带帽成分(随黄绫冠盒)
牡丹花飘带帽成分(随黄绫冠盒)
海棠花飘带帽成分(随黄绫冠盒)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戴飘带冠的慈禧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民国初年戴便帽的旗妇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清末戴便帽的旗妇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清黑貂饰如意花卉红绒结顶帽附龙纹垂带台北故宫藏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清红绒结顶便帽

光绪廿三年元旦所立皇后穿戴档册部分:
祭大神:戴珠顶冠,穿龙袍褂,用朝珠、项圈、手巾。
进春:戴飘飘冠,穿龙袍,用朝珠。
祭太庙,跪接:戴银边钿子,穿八团无水龙袍,用朝珠。
万寿:戴满簪钿子,穿龙袍褂,用朝珠、项圈、手巾。
祭天坛:跪接,戴银边钿子,穿龙袍,用朝珠。
孝全忌辰:戴云子冠,穿绿衬衣。
祭社稷坛:戴银边钿子,穿八团无水龙袍,用朝珠。
祭地坛,跪接:同。
祭白马关帝庙:戴银边钿子,穿龙袍,用朝珠。
孝全诞辰:戴满簪钿子,穿龙袍褂,用朝珠、项圈、手巾。
清明:戴银边钿子,穿八团龙袍,用朝珠。
祭蚕坛:戴朝冠,穿朝服。
孝贞忌辰:戴寻常钿子,穿绿袍、青褂。
穆宗诞辰:戴凤钿子,穿龙袍,用朝珠、项圈、手巾。
采桑:戴如意钿子,穿龙袍,用朝珠。
蚕坛抽丝献茧:梳头、戴双穗,穿花氅衣。
文宗诞辰:戴桂花满簪钿子,穿龙袍褂,用朝珠、项圈、手巾。
七夕:戴银边钿子,穿龙袍,用朝珠。
老佛爷仁寿殿宴筵,赐皇后宴:戴朝冠,穿朝服。
老佛爷祭殿神:戴翡翠花冠,穿龙袍,戴朝珠。
祭灶:戴桂花钿子,穿龙袍褂,用朝珠、项圈、手巾。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戴钿子的慈禧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清铜鎏金点翠囍字满钿台北故宫藏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竹胎点翠嵌珠宝花蝶云钿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竹胎点翠嵌珠宝钿子

从光绪廿三年皇后穿戴档册记载可知,其时与龙袍褂(吉服)套穿的不仅有吉服冠(珠顶冠),还有飘飘冠(应即《大婚典礼红档》中的飘带帽)、各式钿子。又据清末影像资料,穿吉服时可梳两把头或戴挑杆。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穿着吉服时梳两把头的影像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穿着吉服时戴钿子的影像(慈禧,吉服袍上并饰十二章)
右图为慈禧便服像,梳两把头,穿氅衣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咸丰二年约束后妃服饰的谕旨
飘带帽,咸丰二年,咸丰帝约束后妃服饰的谕旨谓:“寻常帽飘带,皇后用黄色,皇贵妃同。贵妃至嫔俱用杏黄色。贵人以下无论何色,俱二根同色,缘五分宽片金边,不准缘花绦。”此中所谓的飘带帽并穿戴档册中飘飘冠,殆即坤秋。坤秋,其帽体与一般暖帽相近,顶部缀帽花或否,饰如意云头装饰,帽后缀两尖角飘带,飘带上并作各类纹饰(即《红档》中所谓的团凤、团鹤、万福、万寿、双喜字、双如意、牡丹花、海棠花等)。或谓坤秋又作困秋,困秋之名,清代小说中常见,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邓九公关心身后名 褚大娘得意离筵酒”写虞太白和鹿亚元的穿着,“正面儿俩都戴着困秋儿,穿着马褂儿”。《负曝闲谈》第二十九回“坐华筵像姑献狐媚入赌局狎友听鸡鸣”写王霸丹和胡丽井穿着,“二人都是猞猁狲袍子,戴着熏貂皮困秋”。《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三万金借公敲诈 五十两买折弹参”写“胡统领穿着一件枣儿红的大毛袍子,没有扎腰,也没有穿马褂,头上戴着皮困秋,脚下登着薄底京靴”。不过似与宫中后妃所戴的坤秋非为一物。《啸亭续录》卷二“帽头毡帽”条载:“余少时见士大夫燕居皆冠便帽,其制如暖帽而窄其檐,其上用红片锦或石青色,缘以卧云如葵花式,顶用红绒结顶,后垂红缦尺余,无老少贵贱皆冠之。”据此,男子所穿便服又似与影像或实物中所见女子便帽无甚差别。岂坤秋、困秋二名皆为满语便帽或暖帽之谓,汉语中因男女之别故作区别耶?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清末旗人新娘,头戴钿子,身穿八团吉服袍,约翰·汤姆逊摄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旗人新娘与她的仆人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清末戴挑杆的旗妇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陈德霖、尚小云扮演的《四郎探母》中的萧太后

关于钿子,《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谓:“妇女着礼服袍褂时,头上所戴者曰钿子。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支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凤钿之饰九块,满钿七块,半钿五块,皆用正面一块,钿尾一大块,此所同者。所分者,则正面之上长圆饰或三或五或七也。凤钿除新妇宜用,其他皆用满钿,孀妇及年长妇人则用半钿”。《大婚典礼红档》录同治帝大婚皇后妆奁清单冠帽项中有赤金累丝凤钿、点翠凤钿、万福满簪钿、万寿满簪钿、双喜字银边钿、双如意银边钿、牡丹花寻常钿、海棠花寻常钿。《红档》录光绪大婚皇后用物品中有金点翠凤钿、金点翠穿珊瑚米珠双喜满簪钿、金点翠穿珊瑚米珠珍珠桂花满簪钿、金点翠碧瑶葫芦花银边钿、金点翠长寿花寻常钿。光绪廿三年皇后穿戴档册中亦有银边钿子、满簪钿子、寻常钿子、凤钿子、如意钿子、桂花满簪钿子、桂花钿子,可见当时钿子式样之多。新妇婚礼用凤钿之外,还用八团彩服。《清稗类钞》载:“八旗妇人礼服,补褂之外,又有所谓八团者,则以绣或缂丝,为彩团八,缀之于褂,然仅新妇用之耳。”(《天咫偶闻》中有类似记载)书中所谓八团者,即《晚清碎影》中所见穿着。钿子发展至清末,又有挑杆,此在《红档》中光绪大婚皇后所用物品中有列。挑杆之制并保存于戏曲舞台至于今日。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梳两把头的慈禧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同治年间两把头的样式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清末两把头的样式,年代较上一张为晚

穿戴档册中所谓的梳头,当即梳的两把头。关于此样发式出现的时间,论者不一。但一般认为最早见于嘉庆时期的《京都竹枝词》。其中“头名架子甚荒唐,脑后双垂一尺长”,架子两字下作者自注云:“近时妇女以双架插发际,挽发如双角形,曰:‘架子头’。”词中所云架子头,当即两把头。两把头上各色簪子、装饰,《儿女英雄传》中有一段写得真切。其二十回“何玉凤毁妆全孝道 安龙媒持服报恩情”写何玉凤坐定之后目不转睛打量安太太的妆扮,谓:“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别着一枝大如意头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儿的玉簪棒儿,一支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的后面。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石抱针钉儿,还戴着一枝方天戟,拴着八棵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儿的小挑,右边一排三枝刮绫刷蜡的矗枝儿兰枝花儿。”此在载沣生母刘佳氏影响上可得到验证。关于两把头的式样及其演变,金受申《谈老北京女性发髻》、唐鲁孙《清季女装拾零:燕尾、女帽》、朱家溍《为影片<倾国倾城>订正史实》诸文皆有讨论。 档册中所见后妃冠帽
梳两把头的载沣生母刘佳氏和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