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读父母这本生命大书,四十多年的认知被颠覆,我真的错了——“心明眼亮”系列(五)

2020-10-16 12:38阅读:
前言

中国人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想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传闻,亲眼看到的才算是真实的。

可是,有时候亲眼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如果你带着立场,陷在自己认为的事实或者逻辑中,就像戴上了有色眼镜,也不可能看清真相。

我想小玲在这一刻,应该对这一点体会深刻。

小玲说:曾经,我眼里的父亲是逃避的、不担当的、自私的,我对他有很多的“不屑”。

正因为她内心这份对父亲的“不屑”,让她不会跟异性相处。

婚后,她没有真正信任和依靠过爱人,她认为爱人和父亲一样没有担当,对爱人充斥着不满和否定,也就一直努力地扛起一切,扛得很累却不知道心疼自己,更不懂得求助,也不相信求助是有用的。

当扛累了受不
了,就用负向的方式向爱人或者孩子索要温暖和依靠,这样的模式是不可能索要得到的。

最后,索要和失望同比增加,她也给自己套上了一个越来越硬的外壳,包裹着那颗脆弱的渴望爱的心。

那天,我和小玲交流的过程中,她说:夫妻关系问题原原本本地折射出她与父亲的关系问题,正是因为她与父亲关系的不通畅,让她最终有了这样的夫妻关系。这次她清清楚楚地看到了。

她在指导师的指导下,走进了父亲这个生命,不带评判地去倾听父亲的生命故事,最后的感受居然是“颠覆”,因为真实的父亲完全和她过去认为的不一样。


她对父亲从“不屑”到“骄傲”;她自己从“自卑”走向“自信”,都来自于她重新认识了父亲这个生命。

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分享:


读父母这本生命大书,四十多年的认知被颠覆,我真的错了——“心明眼亮”系列(五)
案例

| 小玲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我们家的生活很悲切、很穷,常常看到的都是父母愁苦的脸,想起来都觉得很惨。

我眼里的父亲是逃避的、不担当的、自私的,我对他有很多“不屑”。

在生命成长中心跟踪的时候,老师看到我的做业中提到对父亲的不屑,布置我不带评判的去倾听父亲的生命故事。


父亲从他的童年讲起,一直讲到做生意的时候,这一次尽兴的倾听,给我的感觉却是“颠覆”。颠覆了我对父亲和我的童年的认知,认知和感受不断被刷新,自己的认为也不断被打破。

原来我的父亲是一个拼搏、进取、有担当、有格局的男人,是一个让我骄傲的父亲。

而我印象中的贫穷也不是事实,我们家的生活是富裕的,是比周边很多人家都好的。

我对父亲自以为是的认知,除了是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无知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之外,还有就是我跟母亲站在一起,认同母亲对父亲的评价。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好几个,上学的时候,他特别特别地用功,也特别体谅家里的不容易。

父亲上高中时,生活很艰苦,冬天只有一双棉鞋,不舍得穿,下雪的时候,会把鞋脱下来,夹在胳膊底下,然后光着脚踩着大雪去上学。

父亲高中毕业,因为时代背景被剥夺了考大学的资格,不得已去经商,用他瘦弱的身板骑着自行车,早上天还特别黑就出发了,每天往返一二百公里,用他的担当撑起了这个家。

后来,姑姑和叔叔结婚,是父亲给操办的;爷爷奶奶生病了都是我们家在照顾,去世的时候也是父亲操办的。

再后来,父亲在我们当地开了一个商店,一般是到吃饭的时候回来,吃完就走。在我的印象中看到的都是他情绪化的脸。

比如说父亲回来了,看到家里没有做好饭的时候,就会很有情绪,指责妈妈没做好饭,或嫌弃妈妈做的饭少油无盐,他自己看到家里的活也不干。

我当时特别心疼妈妈,内心里对父亲就有了怨恨。

现在听到父亲说起这些时,我对父亲,有了理解和心疼。

父亲当年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他心里苦闷不已,但他依然用他瘦弱的身板,选择了去承担家庭的重任。

知识分子出身,却不得不出苦力来供养我们这个大家庭。而对于我们的大家庭,以前我从来没有看到听到他抱怨过。

妈妈也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虽然在大家庭里经历了很多的委屈,但是她从来没有怨过爷爷奶奶,而且对爷爷奶奶的态度是邻居们众口夸赞的。

我的父母特别孝顺。

分家的时候,爷爷奶奶嫌弃我们家孩子多,趁着父亲不在家分了家,母亲同意了。

父亲说起的时候,是心疼母亲的。

很多年,母亲一直给父亲开小灶,因为看见父亲身单力薄,那时候要骑着自行车出远门带货,她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父亲留着,这个习惯保留了多年,直到我们长大。

这时候,我突然感受到爸爸妈妈心中对彼此的那份深爱,并不是我“以为”的关系不好,他们都深深爱着对方。

我想起了郑老师说的,“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孩子不用管都会很好”。

我发现我父母对待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在我们兄弟姐妹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没太管过我们什么,我回忆我的学生时代是特别幸福快乐的。我学习比较好,比较会玩,也比较受同学们的欢迎,我的童年是比较幸福快乐的。

我发自内心地为父母感到骄傲,真正感受到父母就是我的榜样。这一刻,我觉得我内心不一样了。

以前我特别的自卑,我不知道我自卑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我认为父母不爱我,我不值得被爱,但是当我感受到父母是我的骄傲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挺起了脊梁。

离开父母返回的路上,我哭了一路。四十多年的时间,我一直活在我认为里,活在假象里,却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

看到真相的时候,我感觉我的生命底色变了,以前一直觉得我的生命底色是灰色的,现在感觉变明亮了。

以前,是我把父亲踩在了脚下,同时,也把自己踩在了脚下。

而今,我站在父亲有力的肩膀上,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我为父亲骄傲,也要成为父亲的骄傲。

聆听父母的生命故事,让我真正地看见父母的生命,跟父母有了更深层的链接。这个链接,让我充满了力量。

真正体会到父母就是自己的根,根深方能叶茂。

突然发现,两年前家国情怀的课,一直不懂,现在再看,突然懂了的感觉。

郑老师说,你在道上你就明白了,你不在道上,怎么也不会明白。不是想明白的,做到了就明白了。这也让我放下了对好的执着。

在跟踪开始前,我希望这一次的跟踪能让我相信自己的美好,而我最终收获的是“好与不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道上”。

在道上的感觉我体验到了一点,便被深深吸引。

听话照做,这个词曾经我很抗拒,因为我讨厌自己的乖,不敢做自己。

现在,我明白了听话照做多么重要,因为爱与幸福的“话”不是普通的话,是道。





小编心语:

倾听父母的生命故事,我们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理解他们,看见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

你会发现他们本就应该是这样的是我们错误的认为阻隔了我们对他们的认知,阻隔了我们对爱的理解,阻隔了我们走上“来时的路”。



往期推荐
学会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女儿不敢好的背后居然是“怕辜负”——“心明眼亮”系列(一)

学会看见:爱人对儿子的否定竟然是来自于他的“不配得感”——“心明眼亮”系列(二)

婚姻中的闹腾,原来是重复儿时的“游戏”——“心明眼亮”系列(三)


假如你嫌弃父母的唠叨和指责,请看完此文——“心明眼亮”系列(四)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读父母这本生命大书,四十多年的认知被颠覆,我真的错了——“心明眼亮”系列(五)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