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我的阅读变迁史

2019-11-13 14:57阅读:1,956
  文/富捷


  早年读书,我只读纸书,常跑书店。毕业后,更甚,日日图书馆,一排排书扫读。后来,网上电子书增多,也便习惯了电子阅读。


  纸质到电子,其实这里头我也有个过渡期。电子书没普及前,有声书资源悄悄增多,网上出现不少广播电台盗录下的演播节目,我很喜欢,便下载,放入MP3,听。李嘉诚传,比尔·盖茨传,莎士比亚的经典,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甚多。后来,电子书资源多了,我也仍不感冒,那时只能电脑端阅读,太累,弃。


  可是,电子书资源越来越多,不看,浪费,于是,我心生一套路,把电子书制成了有声书,平日,边干他事,边听。


  有声书,怎么做的?简单。当时一公司推出了一款文字朗读软件。软件强大,能自动把文字转成音频,且可导出生成mp3,我便下作地找到了破解版,下载,安装,使用。


  这软件到底是何公司做的?正是今日做到全球语音识别领域顶尖的科大讯飞。当时还未上市,还未更名,叫中科大讯飞。于是,我找来众多电子书,一本本制,且还把朗读语速调到最快,常人难听清,我早习惯。


  那会儿,我一度认为,有声书乃是纸书最佳替代品。纸书,看久,腰酸,背痛,电子书,解放双手双目,躺,趴,如厕,散步,坐车,做家务,皆可听。


  当然,最后,我还是习惯了电子书。


  MP3迭代到MP4的时代,我买了一MP4。钻石蓝,无按键,触控操作,屏幕大概仅半寸大,却有意思,机子竟支持txt文件浏览,我便拷入百余本txt格式经典名著,此乃生平第一次移动端阅读。


  那时,我用的手机还是索爱,无wifi,但支持java,有红外。一日,电脑上网,我竟发现有java版电子书阅读器,于是,红外对红外,把此软件装入了手机,此乃生平第一次手机端阅读。


  当电子书可移动阅读了,自然,我也习惯了电子书阅读。移动端阅读,同样可躺看,趴看,如厕看,且阅读效率高过耳听。常练速读,虽不可一目十行,但一秒十字,二十字,还是可以,而有声书,语速再快,也不可能超过一秒十字。


  再后来,我国企辞职,立志股票为生,我一亲戚送我了一大屏MP4。txt浏览似乎成为标配,我设好密码,把日记放进了里头。


  2008年,iPhone问世,我没买,不久,GPhone出来,买。当时我便断言,往后Android机必称霸市场,应用总量必超iOS。现回看,果然。不过,当时我也预测错一件事,以为往后苹果,谷歌,微软会三分天下,各自瓜分智能机市场。


  GPhone,很是舒服。白,侧滑物理小键盘,玩游戏不会错按键,文字输入体验胜过黑莓,工业设计也好过时下千篇一律的极简大屏,全面屏,曲面屏。此机,也有模拟翻页效果阅读器,于是,我生平第一次在智能机上阅了电子书。


  不过,再后来,我又一度弃了移动阅读。


  看《李敖有话说》,我知李敖所以著作等身,乃精通材料搜集之法。读一书,一书购两本,读完,大卸八块,所有重要资料剪下,放入各类目文件夹,文件夹千余个,作书,作文时,拿出所需类目资料,参考即可。李敖的书,虽良莠不齐,但这套路甚是好,我很受启发,于是,推陈出新,在电脑端开发了一套升级版资料管理系统,李敖大卸八块,我contrl+c,contrlo+v,提效百倍。如此,我自然不再移动阅读。


  所以,Kindle出来,我也没买,不需要。可是,后来,我妈过生日,我送了她一Kindle,她很少用,我借来尝鲜,一尝,真香,直到今日未归,于是,我重拾了移动阅读。


  Kindle,续航时间长,油墨屏,可做笔记,关键,笔记可导出到电脑,那当然可用。不过,移动阅读,我基本只在外出进行,平素在家,只电脑阅读。


  电脑阅读,又用何软件?用过的软件太多,时下,只用两种。一种,Mac原生软件,iBook,一种calibre。iBook,用来阅epub格式电子书,calibre,用来阅mobi格式电子书。


  尤其calibre,全能。Mac,Win,皆支持,可浏览所有格式电子书,格式间还可相互转换,甚至,通过calibre,设好Kindle邮箱,一键便可推送书籍到Kindle,若是书非mobi格式,推送过程,calibre竟还能自动把其转化成mobi。


  所以,现在除掉这两款,我不会再用其他阅读软件了。


  当然,这也很有意思,早年,我不喜欢电子书,后习惯电子书,再之后,弃之,再之后,又重拾。实乃变化多端,飘忽不定。但其实,人皆如此,三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我们总会不断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只是,有些人变化慢。人总在变化之中,除非你与世隔绝。事实上,要是你觉某些人十年如一日,还是未变,那往往不是他们变化慢,是你恰恰没分清此山与彼山。


  总之,我这十来年阅读历程,实乃阅读巨变史,亲自参与,很是欣喜。以前,要找到好书,发现好书都不容易,更不用说还得出行到书店,图书馆,才能购到,借到。现在,如此高效,便捷,实在超乎想象。


  往后,我想我的阅读变革史不会再有大变化了,好阅读器有了,资料整理系统有了,习惯了,没必要再改了。时下,也有一些新阅读软件出来,比如手机端微信阅读,靠自己的平台,病毒营销,但我还是不用,没必要。


  有声书,我也还是会听,平日,夜步,河边走,会听小说。当然,现在不再自制,网上有声书App已成熟,花样繁多,资源丰富,没必要再自己搞。外出,听书,要记笔记也方便,手机打开备忘录,讯飞语音直接说入,回家同步电脑端打开,整理即可。


  笔记软件众多,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各色品种我皆用过,目前,我只用微软的OneNote和iPhone的原生备忘录。苹果机,用原生备忘录,华为机,用OneNote。


  纸书,我也还是会读,譬如一些经典著作。有时去书店,咖啡馆,便读。这非追求文艺,屄格,是有些地方阅读必须要有仪式感,你也得不时追求仪式感,好比电影院看片,球场看球,现场看TED。


  纸书,时下,我也一直还在买,但基本只藏,不看,不拆封。过去,阅了那么多经典盗版,你总得补票。


  时下,猪肉涨价,水果涨价,书照旧贱价,一路跑输通胀,不买不是傻屄么?一个木瓜,等同一本书,一盘红烧肉,等同一本大部头的书,一个吃入拉出,一个永恒,你说哪个好?饭是要每天吃的,书也是要每天看的,二者都是人类基本需求。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国家,书那么便宜,老实讲,我不可想象,所以我当然爱我的国。我的书单很长,每每电商搞活动,当然,抄底。往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想必书籍也会越来越贵,早买早屯,未雨绸缪。


  事实上,老实说,买纸书,某种程度讲,我也是为预防往后世界发展成《美丽新世界》。时下,《美丽新世界》雏形已成。人类的元气被头条,烂俗娱乐吸去,除掉日日机械工作,闲暇时便是一摊行尸走肉。


  人们空下来,平素所干之事,便多是谈头条,谈人物八卦,享受烂俗娱乐,这多可悲。市场经济下,遵照供求关系,搞不好往后一些经典都要绝版,删减,所以,现在,趁早购入,早买早安心。


  当然,我不喜欢危言耸听,这不过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其实,读书不是什么高屄格之事,读书,只是日常基本行为,读书如吃饭,不吃要死。只有吃,才能做正常人,只有吃,才有自我,只有吃,才能趋利避害,享受愉悦。你千万不要炫耀读书,没有人炫耀自己今天吃了饭,关键,吃好,会吃,一直追求最佳吃法。


  2019年10月3日


  2019年10月3日


  简介


  独立投资人。天蝎,O型。三界之外,大隐于市。97年识索罗斯,05年识巴菲特,08年识西蒙斯。08年国企辞职,从此投资为生,赚钱,管钱,写作,编程,阅读,娱乐,乐此不疲,游戏人生。大道无形,功夫在市外,不求一蹴而就,只求细水长流。


  互动


  新浪博客(富捷);新浪微博(富捷);微信公号(富捷);微信(chinalanfu);雪球(富捷)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