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三十七、家人卦之文王求后妃——读典故明易经173

2024-01-22 10:09阅读:
【原文】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话解】初九言有家,是家道初立。九五言有家,家是家道已成。,读作格,作至字解。,作忧字解。九五刚健中正,是能正乎外的,在君位,故称王。王假有家,如文王求后妃未得的时候,寤寐辗转,忧思甚切,及至淑女来归,成家成室。贤妇为兴家的根基,小而琴瑟钟鼓,大而家齐国治天下平,从此不用忧恤,自然无往不吉。
三十七、家人卦之文王求后妃——读典故明易经173


文王求后妃故事”见下文
文王姬昌在郃阳地区渭水之滨遇到太姒,惊为天人,后知道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姬昌决定迎娶太姒。因渭水无桥,姬昌决定于渭水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亲迎太姒,场面盛大。入门之后,太姒仰慕长辈之德,旦夕勤劳,以尽妇道
《大雅·大明》记载:“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顾其光。
【原文】《诗经》由《国风•周南》描写了这一求婚场面。
三十七、家人卦之文王求后妃——读典故明易经173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诗。《毛诗序》说此诗是风之始,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诗的内容,是说文王思得淑女,以为后妃。诗一开头,就是“关关雎鸠。”诗人以睢鸠所鸣的和声,兴起文王思求后妃之意。后妃必须是贤才,始得采取荇菜,供祭宗庙,故求淑女,以为匹配。求得之后,钟鼓乐之。求之未得,寤寐思服,以至辗转反侧,其情可哀。然而,乐是为得贤内助而乐,哀是为未得贤内助而哀。乐是钟鼓乐之而已,哀亦是辗转反侧而已,皆不过分。所以孔子评论此诗,所抒哀乐之情,不淫不伤,而得其正。其求配偶,如此慎重。所以《诗序》认为,可以风劝天下,端正夫妇之伦。
中国文化注重五伦。一人为匹夫匹妇,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一夫一妇名“室”。《易经》起首说“乾坤定矣”,定字很好,八卦有老阳、老阴、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共八口之家,五伦规矩定后,不再更改。
从前嫁女儿时,用茶叶作礼品,就有不再改嫁的意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因茶树不能移植,必须用种子种植,种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坚贞不渝。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兄弟,这是天伦。结婚要选有德的好女子,然后可以教国人。如齐宣王娶无盐女锺离春,因为锺离春有妇德。周朝八百年天下是太太帮助的。贤内助很重要,所以文王思得贤女,帮助治国。
夫妇是伦始福源,不可随便。“乐而不淫”,乐得后妃之贤,不是因为后妃长得漂亮。这是幸福的源头,岂可随便!
《关雎》篇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句诗,古注综合研究《诗序》及《毛传》,确定“君子”即指文王,“淑女”则有异解。
(一)淑女为嫔妃。后妃替文王去找淑女,一起事奉文王。
郑康成认为,后妃求此淑女,以共事君子。以淑女为三夫人以下之嫔妃。因为天子可以一夫多妻,多妻不是为了淫乐,而是需要贤女辅助天子。这是说明后妃非常贤淑,没有丝毫妒嫉,为文王求淑女,一起事奉天子,相夫教子。
(二)淑女指后妃太姒。太姒贤德,可配文王。
这首诗寓意很深,是传世之作,所以孔子把它做为《诗经》开篇第一首。不是讲男女恋爱之事。孔子赞叹《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着君子淑女的风范。我们学习这首诗,玩味它的义理,努力做到性情中正。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