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朱永新与书香校园——语文偶记之二十七

2022-10-11 08:04阅读:
朱永新与书香校园
——语文偶记之二十七
我楚狂人
朱永新先生是我们苏大的校友,现在已经冠以“著名教育家”的头衔,他当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的时候,曾经被媒体称之为全国第一位“学教育,懂教育,管教育”的市长。确实的,朱永新先生与众不同,在这个“分数说话”的时代,他能独树一帜,倡导“书香校园”、“诗化校园”,确实需要大智慧大勇气。但是曲高和寡应者寥寥,与他同时期的那位苏大博士出身的教育局长就公开说,我只懂产量。产量者,分数也。统考连连,分数排队,统计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多0.01则好,少0.01则差。呜呼,这就是现实。
书香校园,很美好的愿景。提倡师生读书啊,读好书啊。我曾经从教书的第一天开始就努力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又发明了“班级读书角”的一招。我每个学期叫语文课代表收每个学生1元钱(困难学生免交),然后集中起来买文学名著,在教室里的一角有个书柜,语文课代表管理借书,一个星期借还一次。我这样做,实际上是要学生觉得这是自己的书,读书的积极性更高。我还组织书评,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推动阅读。事实证明,学生还是很愿意读书的,有些同学还自发为新书包上封皮。可是,数理化老师总是反感,阴阳怪气的话听了不少。我一笑了之,只当风吹过。这些书,一届学生毕业,可以留赠下一届新生,这样十多年下来,书也就越来越多。这样的活动我一直坚持到我退休。我还向我的语文组同学推广,好几位同事也这样做。
记得学生们评出来的喜欢读的书,排在第一位的是鲁迅小说。我的学生没有“怕周树人”的问题。中国四大名著始终是热门读物,还有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似乎喜欢的学生也很多,新世纪后热门读物还有《小王子》。我不怕学生看金庸,我还给每一届学生都做金庸小说的读书报告。我们读书完全不用这样狭隘,金庸完全有其可取之处。
我带学生在苏州中学学习的一年,有机会曾经与朱永新先生说起过自己开展
学生读课外书的一些做法。朱永新先生觉得,坚持开展学生课外阅读,这是语文老师的职责和使命。我有同感。
在我带的首届实验班的“同期成果汇报会上”,我谈了自己在普通中学学生中开展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的实验。会后朱永新先生表示有兴趣,要我细说了一下,并且要了一些数据和案例。但是他也谦虚地说,自己这方面没有涉及。这方面的交流也就浅尝辄止了。
朱永新先生倡导的“书香校园”,在今天,只能是一种理想境界。我们的书香校园,今天还是只在墙上(园区学校就有不少这样内容的墙上标语),在汇报材料上,在一些理想主义者的语文老师梦里。
我现在住在石湖边教育园区,这里朱永新先生规划的没有围墙的校园都已经围上了围墙,原先的道路也就成了断头路。我不知道朱永新先生看到这一切,心里会怎么想。
朱永新与书香校园——语文偶记之二十七
东吴大学老校门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