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冷清清的阅览室和神秘的封存书库——寻书而读之八

2023-07-08 07:21阅读:
冷清清的阅览室和神秘的封存书库
——寻书而读之八
我楚狂人
我刚进中文系读书的时候,作息很有规律,上午有课上课,没有课就去资料室看书;下午去校图书馆阅览室,有计划地看一些书;晚饭后去护城河边木排上散散步,然后去自修室看书,直至晚上10点回宿舍,稍作洗漱上床。几乎天天如此轨迹。
我一开始安排在图书馆阅览室看的是外国小说,精确地说是法国小说。属于“补课”性质。中学时代和插队期间我读了很多俄罗斯小说,如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屠格涅夫的《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以及他的散文集《猎人笔记》,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集,舍普琴科的中篇《音乐家》、《美术家》,以及苏联时期的:法捷耶夫、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伊利亚·爱伦堡、肖洛霍夫的主要作品。真的不少了。另外,美国的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也看了,英国的《简爱》、《呼啸山庄》也看了,但是对外国小说的“大户”法国小说还是只看了几本巴尔扎克。于是我准备“补课”。学校的图书馆法国小说真不少,我就从先补看巴尔扎克的主要代表作开始,又重点看雨果,至于大仲马,我当时还是看做是“通俗作家”,还是不作为重点的。
当时图书馆真的很是冷清,常常只有我一个读者。有时候会有一小群附近体育系的女生,她们是来看画报的。
这样,图书馆以及阅览室的老师们往往就独对我一个读者。记得当时图书馆的负责人是一个姓章的中年女老师,带一副眼镜,很文静的样子,一口典型的“江苏师院普通话”。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一个年纪较大的女老师,姓熊,我叫她“熊老太太”,好像是老干部家属,带点苏北口音。还有两个常熟老头,都是满口老常熟话,与我们系科的钱仲联老师一样的口音。这两位都是常熟铁琴铜剑楼出身,图书界的绝对高手。两位中,一位是瞿冠群老师,有点口吃,一开口就是“偶姓瞿瞿瞿……”作“蟋蟀鸣”,瞿老师对外文书特别熟悉。据说瞿老师的英语很好,而且一说英语就不口吃。另一位是夏淡人老师,古珍本善本的鉴赏家和修补大师。我在后面的文章还会写到,夏老师对我帮助
很多。我在接受中文系任务,来看白本新旧唐书和翻阅《水浒传》资料的时候,夏老师每天都给我准备好要看的书。
但是,我在图书馆看书,居然看出问题来了,我看法国小说居然被视为“白专尖子”,有同学悄悄告诉我,要开会“帮助”我,主导者竟然是班主任王某和班长朱某。当然我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安然脱险,大家都说,上大学就是想读点书学点知识。这让坐镇的教务处长蒋某很是不忿。
但是,对我的“帮助”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首先是我得到了王迈老师的认可,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我追随王老师读书几十年。二是得到了何孔鲁老师的注意,何老师以为我对法国文学有兴趣,于是邀我撰写关于法国小说《红与黑》的研究文章。这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尔的名著,当时不知怎么大批判的“专家”把小说主人公于连定位为“洋法家”,于是《红与黑》进入研究的视野。我接受了这个任务。为了研究,中文系为我开出了进入封存书库的介绍信。于是我有幸进入了神秘的封存书库。
我进入封存书库,发现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就是普通的书库。因为当时除了《毛选》和鲁迅作品以及样板戏,可以大模大样看的书真不多,很多书都是以“批判”的名义流通的。其实“封存”,这真是很不错的保护书籍的点子。
就这样,我出入封存书库一个多月,完成了论文,在本校的学报上发表了,发表稿一万三千多字,这是我的第一篇发表的论文。
一个多月下来,我进入封存书库,已经不用办手续了,甚至我的同学拿了我的纸条也能借阅封存书库的书。
大学时代,是我读书最用功也是最有效的阶段。
冷清清的阅览室和神秘的封存书库——寻书而读之八
与大学同学“开门办学”中,扬州平山堂
冷清清的阅览室和神秘的封存书库——寻书而读之八
扬州瘦西湖五亭桥
冷清清的阅览室和神秘的封存书库——寻书而读之八
镇江焦山
冷清清的阅览室和神秘的封存书库——寻书而读之八
镇江假山渡船
冷清清的阅览室和神秘的封存书库——寻书而读之八
镇江金山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