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东汉清流及其影响16竹林七贤之饮酒沉默和藐视礼法

2023-08-06 07:16阅读:
东汉清流及其影响16
——说清流之一

我楚狂人
六、清流的变异——竹林七贤3
喝酒,是竹林七贤的又一行为特征。根据上文,知道喝酒与服药也有关系。但是,如刘伶、阮籍那样整天醉得昏天黑地,真的叫人难以与之较真。这是“酒遁”。
因之又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流传: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云: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 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我们知道,其实服药之后刘伶根本不能好好穿衣服,偏偏要与他的“自然之理”搅在一起。
《晋书.刘伶传》:
(伶);常乘鹿车(古时一种制度很小的车子),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音ch,铁锹)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
不要过于美化说是放浪形骸,其实深层次的是刘伶的朝不保夕的危机意识。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载: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其实,竹林七贤能走的路已经不多了。
其二,用沉默对抗招揽。
竹林七贤中最杰出的人物是嵇康,嵇康是曹家的女婿,曹氏的死忠。而钟会是司马氏的死党,当钟会拜访嵇康的时候,故事就来了:
《世说新语·简傲》:“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 钟要于时贤之士, 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 闻所闻而
来,见所见而去。’”
人以为,嵇康被杀,祸根就在这里。嵇康知道的,但是嵇康还是这样做了。因为嵇康认为该坚持的至死也要坚持。竹林七贤中最优秀的是嵇康,最有东汉清流遗风的是嵇康。嵇康临死留言:“广陵散从此绝矣。”绝的何止是《广陵散》,更是清流的精神。嵇康之外,山涛、向秀屈服了,变节了;其他诸人也就是佯狂遁世避祸而已。东汉清流精神,至嵇康绝。
其三,藐视礼法。
竹林七贤都是藐视礼法的。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有这样的内容:
然而后人就将嵇康阮籍骂起来,人云亦云,一直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是确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黩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现在说一个容易明白的比喻罢,譬如有一个军阀,在北方——在广东的人所谓北方和我常说的北方的界限有些不同,我常称山东山西直隶河南之类为北方——那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了青天白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民主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民主义,定罪,杀人。但既然在他的势力之下,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民主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像反对三民主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

  还有一个实证,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天下的别人,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阮籍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竹林七贤中有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一样的饮酒。阮籍的儿子阮浑也愿加入时,阮籍却道不必加入,吾家已有阿咸在,够了。假若阮籍自以为行为是对的,就不当拒绝他的儿子,而阮籍却拒绝自己的儿子,可知阮籍并不以他自己的办法为然。至于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有一次,他在家打铁,——他的性情是很喜欢打铁的——钟会来看他了,他只打铁,不理钟会。钟会没有意味,只得走了。其时嵇康就问他:“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也是嵇康杀身的一条祸根。但我看他做给他的儿子看的《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有一条是说长官处不可常去,亦不可住宿;官长送人们出来时,你不要在后面,因为恐怕将来官长惩办坏人时,你有暗中密告的嫌疑。又有一条是说宴饮时候有人争论,你可立刻走开,免得在旁批评,因为两者之间必有对与不对,不批评则不像样,一批评就总要是甲非乙,不免受一方见怪。还有人要你饮酒,即使不愿饮也不要坚决地推辞,必须和和气气的拿着杯子。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希奇: 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这样庸碌。因此我们知道,嵇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足的。所以批评一个人的言行实在难,社会上对于儿子不像父亲,称为不肖,以为是坏事,殊不知世上正有不愿意他的儿子像自己的父亲哩。试看阮籍嵇康,就是如此。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但又于此可见魏晋的破坏礼教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
鲁迅的观点完全不同于历史上文人的一贯见解。他认为,嵇康阮籍才是真正珍惜礼法的,而拿着礼法来杀人的曹操司马懿只是把礼法当做刀子,本质上是在毁灭礼法。我同意这样的观点,我认为这才是竹林七贤藐视礼法的本质。
东汉清流及其影响16竹林七贤之饮酒沉默和藐视礼法
河南云台山,下同。传说中竹林七贤的隐居地。
东汉清流及其影响16竹林七贤之饮酒沉默和藐视礼法
东汉清流及其影响16竹林七贤之饮酒沉默和藐视礼法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