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清流概说9
——说清流之六
我楚狂人
三、清代清流与洋务派1
清朝清流党与洋务派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有斗争又有渗透,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1.清流派对洋务运动的抵制
清流中的头面人物,有很多是抵制洋务运动的,其中著名的人物就有倭仁、李鸿藻和翁同龢。这是出于清流派一贯的守旧,他们对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导思想难以接受。其中最集中的事件就是郭嵩焘事件。
驻英国大师兼任驻法国公使郭嵩焘,湘军幕僚出身,洋务运动的中坚,我国第一位驻外大使,公认的认识国际外交惯例的第一人,优秀的外交家,终于成为清流顽固派的攻击对象。
光绪三年(1877年)七月时,郭嵩焘与守旧顽固的副使兼驻德公使刘锡鸿发生激烈冲突。刘锡鸿暗中对郭多加诋毁,指责郭嵩焘有“三大罪”:
“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
“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
刘锡鸿还公然在使馆中扬言:“这个京师之内都指名为汉奸的人,我肯定不能容下他。”并又密劾郭嵩焘罪责“十款”,极尽罗织诬陷之能事。刘锡鸿指责郭嵩焘的罪状,不仅是鸡毛蒜皮,而且都合乎国际礼仪,并可印证英人所说郭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的称誉无误。国内顽固派亦强烈响应,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语。
光绪五年(1879年),郭嵩焘与继任公使曾纪泽(曾国藩长子,著名外交家)办理完交接事务后,黯然回国,称病回籍。五月五日乘船抵达长沙。
——说清流之六
我楚狂人
三、清代清流与洋务派1
清朝清流党与洋务派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有斗争又有渗透,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1.清流派对洋务运动的抵制
清流中的头面人物,有很多是抵制洋务运动的,其中著名的人物就有倭仁、李鸿藻和翁同龢。这是出于清流派一贯的守旧,他们对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导思想难以接受。其中最集中的事件就是郭嵩焘事件。
驻英国大师兼任驻法国公使郭嵩焘,湘军幕僚出身,洋务运动的中坚,我国第一位驻外大使,公认的认识国际外交惯例的第一人,优秀的外交家,终于成为清流顽固派的攻击对象。
光绪三年(1877年)七月时,郭嵩焘与守旧顽固的副使兼驻德公使刘锡鸿发生激烈冲突。刘锡鸿暗中对郭多加诋毁,指责郭嵩焘有“三大罪”:
“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
“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
刘锡鸿还公然在使馆中扬言:“这个京师之内都指名为汉奸的人,我肯定不能容下他。”并又密劾郭嵩焘罪责“十款”,极尽罗织诬陷之能事。刘锡鸿指责郭嵩焘的罪状,不仅是鸡毛蒜皮,而且都合乎国际礼仪,并可印证英人所说郭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的称誉无误。国内顽固派亦强烈响应,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语。
光绪五年(1879年),郭嵩焘与继任公使曾纪泽(曾国藩长子,著名外交家)办理完交接事务后,黯然回国,称病回籍。五月五日乘船抵达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