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清代清流概说10清代清流与洋务派之参与和分歧

2023-10-06 07:15阅读:

清代清流概说10
——说清流之六

我楚狂人
三、清代清流与洋务派2
2.清流派对洋务运动的参与
但是历史的进程逼迫清流中一部分头脑清醒的人重新审视洋务派,而且经过审视部分成员参与到洋务运动中,并且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如张之洞、张謇。
关于张之洞、张謇在洋务运动中成就,前文已经叙述,这里就不赘言了。其实除了张之洞、张謇,其他清流也在用各种方式介入洋务运动。如我们苏州,陆润庠接受张之洞邀请,抢先在苏州城南租借地创办苏纶纱厂等民族工业;如潘祖荫及其亲戚在苏州创办诸多工商业,其中就有丁家创办的苏州发电厂。
3.清流与洋务派分歧的背景:帝党与后党之争
清朝清流的底色一是科甲高第,如翁同龢、张謇、陆润庠是状元,张之洞是探花,潘祖荫、文廷式是榜眼,往往眼高于顶;二是,多为帝师,李鸿藻是两朝帝师,翁同龢是两朝帝师,其他不是帝师也是近臣,如潘祖荫四十年南书房行走,如文廷式是光绪宠妃珍妃、瑾妃的老师,所以清流天生带着浓重的“帝党”色彩。
而洋务派则不一样,他们科甲功名并不显赫,如左宗棠只是一个举人,曾国藩、李鸿章是进士,名次也不高,他们都是靠着军功,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他们更务实;他们的发迹起家多因为慈禧执政阶段对汉族官员的重视,对地方实力派发展的宽容,他们或多或少带着“后党”的色彩。但是洋务派不是坚定的“后党”,但是他们肯定不是“帝党”。
我们这里看一看左宗棠事件。
前文我们说到,咸丰九年(1859年),清流潘祖荫升任大理寺少卿。咸丰九年(1859年),因贪污而遭革职的原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不服处分,上都察院诬告,矛头直指正为湖南巡抚骆秉章倚重的幕僚左宗棠。两湖地区的满族官员趁机把京控事件闹大,以打击湘
系汉族官僚。潘祖荫受郭嵩焘之请出面营救,于咸丰十年(1860年)三次上疏,竭力为左宗棠洗冤,称该案为同僚间私愤畛域所致,楚南一军所向克捷皆在宗棠规画之中。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并请求对左宗棠酌量任用岣,终使左氏安然无事。不久,左宗棠被起用,襄办曾国藩军务,遂独当一面。实际上,当时咸丰帝已经怠政,是实际干政的慈禧阻止了矛盾的激化,重用了左宗棠。
从这一点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一辈子甘心情愿为慈禧所用,并非没有原因。这样,清流党与洋务派的斗争实际上背景是“帝党”与“后党”之争。所以即使张之洞、张謇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也绝不与洋务派人物在政治上结盟。这个局面,直到“东南互保”时才短暂结束。清流党与洋务派终究不是一路人。
清代清流概说10清代清流与洋务派之参与和分歧
潘祖荫及其书法,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清代清流概说10清代清流与洋务派之参与和分歧
清代清流概说10清代清流与洋务派之参与和分歧
清代清流概说10清代清流与洋务派之参与和分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