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白首重读旧时书——重读乾隆稿本《陈墓镇志》札记之小序

2024-07-23 07:13阅读:
白首重读旧时书
——重读乾隆稿本《陈墓镇志》札记之小序
我楚狂人
今春,陈墓三联村周爱生先生来,赠我乾隆稿本《陈墓志》的印刷本,十分欣喜。这是我四十年前读过的书,但是当时读得很匆忙。今日重见,真有老友重逢的感觉。爱书人就是这样痴情。
回想起来,四十年前读到乾隆稿本《陈墓志》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刚刚过去,百废待兴。一天,镇上书记老苏来访,说是准备修镇志,邀我担任镇志编写的顾问。我有点懵,我的印象中,所谓顾问就等同于德高望重,等同于白发苍苍,我这个不满四十岁的小伙子,能当顾问?但是,老苏一向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不是来征求意见的,他是来通知我一个决定的。就这样,一个年轻的顾问诞生,编写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我这个顾问真的有点尴尬。
也就是这一次,老苏带来了乾隆稿本《陈墓志》,说是这是历史上仅有的陈墓方志,给我看几天。这也是我正式接触陈墓地方史料的开始。
当年的镇志编写组安排在南塘桥北堍的那个石库门老宅里,这里镇上人习惯称“老卫生院”。其实是血防站。说起血防站,今天的年轻人肯定是不知道的。昆山是当年闻名全国的血吸虫病重灾区,我插队的昆北阳澄湖淀泖区和我任教的昆南湖荡区,都是重中之重。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二十年,淘米洗菜,洗衣洗澡,居然没有染上血吸虫,也算是天幸。那时候还没有宣布消灭血吸虫病,每年冬天都要全民出动灭钉螺。陈妃水冢是我们陈墓中学的包干区,我也有幸跟着灭钉螺,上了冬季枯水期露出水面的陈妃水冢。任务是把芦苇根铲掉,据说这是钉螺的孳生地。镇上人都说陈妃水冢不沉,水涨得再大也能露出水面。但是那一年夏天,陈妃水冢看不见了,因为本来露出水面的芦苇没有了。原来,陈妃水冢不沉,就是这些顽强的芦苇在支撑。当然,很快芦苇又长出来了,芦苇真的生命力强悍。
那本稿本真的只给我添了几天。当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我又有幸成为第一批“把关教师”,刻钢板编讲义拟习题,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哪像今天的教师要资料就是买买买。也只能开夜车看书,所以看的
很匆忙,尽管我自诩一目十行,还是看得太匆忙了。但是我又很迷信自己的记忆力,自以为过目不忘,这样就造成我在陈墓史料研究中凭印象提出看法,有时候就出现了记忆错误。如陈墓乾隆风灾发生在乾隆三十二年,但是我一直误记为乾隆三十八年。现在回想起来是把文昌阁落成的时间搞混了。文昌阁壁上的刻石有这个时间,不知刻石还在不在?再如,石埂基的建成时间是有记载的,是顺治年间重建莲池寺同时建造的,也就是说乾隆风灾时石埂基已经有了,但是在天灾面前也无能为力。
所以,我想借着这一次重读旧书,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好者交流。
白首重读旧时书——重读乾隆稿本《陈墓镇志》札记之小序
白首重读旧时书——重读乾隆稿本《陈墓镇志》札记之小序
白首重读旧时书——重读乾隆稿本《陈墓镇志》札记之小序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