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陈墓的城隍庙5府城隍庙元和县呈缓慢

2024-10-10 15:30阅读:
陈墓的城隍庙5
——重读乾隆稿本《陈墓镇志》札记之十一

我楚狂人
三、陈墓的城隍庙1
我写上面两部分内容,是作为陈墓城隍庙的对比组的。现在我们先看看陈墓的城隍庙的情况,我们会发现这完全就是一个特例的存在。
读乾隆稿本《陈墓镇志》发现,陈墓竟然有三座城隍庙,即一府两县的城隍庙。原文如下:
苏州府城隍庙
在元界十二图场字圩,内有大堂、后宫、大楼、头门、辕门。
元和县城隍庙
在府庙内,今为风阵所毁。
昆山县城隍庙
在昆界七图福成圩。创自前明,年久倾圮。国朝乾隆九年,里人陆存仁、张予喘(火旁)、王佳臣各捐百金,一时好善乐施者云集响应,以故不日观成。有堂有楼,有歌台,有旱舫,焕然一新。十一年,邑侯冯讳绍立给“保障一方”匾。三十二年六月初五日,为风阵所毁,止存后宫大楼。张予喘(火旁)又同永文、朱婓传昆仲、吴作舟经营图度,重建大堂、副堂、头门、两辕门、简房、旱舫。
根据上文记述,陈墓三城隍庙实际上是两城隍庙,元和县城隍庙附在府城隍庙里。而乾隆年间陈墓的社会关注度,昆山县城隍庙竟然远高于府城隍庙。而乾隆初修和风灾后重修都出现了清代最时髦的园林建筑旱舫。同时,府城隍庙却没有重修的记载。这说明,到乾隆年间,苏州府城对陈墓的影响力在减弱,而昆山县城的影响力在加强。
昆山县城隍庙与莲池寺同在昆界福成圩,有人告诉我,原先的陈墓小学就在昆山县城隍庙旧址,我不清楚,请知情者问一下。而陈墓中学校史明确告诉我们,学校初创地址在港西,那么根据我在陈墓的时候观察,只有我的学生陆毅(女)家貌似就是城隍庙旧址,这里也只有着一座石库门,具备办一说简单学校的条件了。而这
座石库门的形制也是大致可以认为是庙宇遗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证一下。
1.府城隍庙和元和城隍庙
我这里大胆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说到,陈墓人对自己是属于长洲,后来是元和的这样的郡城首县是很认同的,或许建造府城隍庙症是一种文化的强调,强调自己是郡城人。而长洲县城隍庙附设于府城隍庙,也是效仿郡城城隍庙的安排。至于郡城后写出的元和县城隍没有进入府城隍庙,这是格局已定,难以打破的原因。这个情况从学宫的安排可以旁证,元和县学没有单设,与原有的长洲学宫合办,也就是说,元和析出,但是元和学宫没有析出。这在陈墓比较简单,就是上级机构长洲变成了元和,改个名字,所以县城隍庙也如此。
所以,从陈墓设立府城隍庙,我们可以见到这样的地方情绪,至少在明代至清初设立乡间城隍庙的阶段,陈墓人的郡城情结还是很重的。
从简单的记述看,陈墓的府城隍庙的规制还是很完整的,但是风灾的破坏很严重,特别是附设的元和县城隍庙,几乎全毁。但是竟然没有修复的记载。这说明,到乾隆年间,陈墓的府城隍庙和元和县城隍庙的受关注度已经大大降低了。是不是可以说明,到乾隆年间,陈墓人的昆山归属感已经大大增强了?
府城隍庙和元和城隍庙在港西,所以1945年办学的城隍庙应该就是府城隍庙的残存部分了。
陈墓的城隍庙5府城隍庙元和县呈缓慢
十眼桥,这里应该是府城隍庙南面。
陈墓的城隍庙5府城隍庙元和县呈缓慢
莲池寺,这里应该是府城隍庙东面。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