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论坛摘录一九二

2023-05-01 14:17阅读:202
2023-4-27
座主解经解论,与此厮兒见解何殊?我看这句是关键,意思是说,你们在座的各位都能够解经解论,都以为了不得了,但见城外草,与这个无知小儿见城外草,却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你们这样去解经解论,有什么用呢?能够把城外草,变成金子来使用吗?这就是说,他们修这个佛法,是用错了心,把这个心纯用在解上面,而不是于直下第一义来修这个佛法,这样就永远没有办法来修得这个佛法。直下第一义是什么呢?就是你当下的这个见,你要在当下的这个见上去领悟这个佛法,这样才能见证到佛法第一义。
---------------------
2023-5-1
于有不分别,于无不分别,是名安住,所以这个安住,不是叫你离开有无、或灭了有无,不能起这个分别,而名安住的。但这里要说的是,这个安住,指的是安住这个分别心,而不是真心本来的安住,如果是真心,本来即安住,不需要你不起这个分别心,才能安住的,即使你在分别中,这个真心亦是安住的。所以这里的安住,指的是两个意思,一个是安住这个分别心,一个是指体证到真心以后的本来安住。
---------------------
这个从心体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佛性与无明的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迷于这个心体,而才说有无明,所以无明并不是说另有一个无明的自体存在,佛性是觉悟了的心体,无明则是迷了的心体,唯这一心体,因迷悟不同,而显佛性与无明。所以我觉得这位道友的说法不错,有点像南山老道的风格。不过问题是,既然心体是一,凡夫因何而迷呢?
---------------------
不但大乘,小乘也都必须能够证到这个身心俱无的空。所不同的是,大乘于此身心俱无的空,而能随愿转生,是名真空妙有,但小乘不能,因为小乘没有这个度众生的愿力在,他以灭尽为究竟,所以他不能像大乘一样,生起这个真空妙有的心来度众生。
---------------------
性不起现行,即名心死。但凡夫的心死,是以心压念,不让这个念生起,名心死;或者干脆拟个断灭空的境界,来让这个心安住,以为心死。所以不一样的心死,一个是因地修行中的方便,一个则是缘尽行灭的果地境界,这是有区别的。
---------------------
我是这样理解的,见性即是见证法本来空性的本质,由此而不住于法,是名见性。所以这个见性,不是指灭法不见而名
打开新浪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见性。
---------------------
由慧光师兄提出的这个行法,让我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觉得为什么要除妄或除习气什么的,原因或许就在这里,因为这些妄想习气,会障碍到行法的清净,所以真正的见性,是必须要除掉这些妄想习气的。
---------------------
你把接受称为全是,这样也不错,因为既然全是,即不再知见立知而生分别,这样的心即是净土,所以即使是五浊恶世,也不影响你内心的这个清净,这样就说,五浊恶世即是净土,这个净土,是对内心清净而说,并不是说,本来不净的东西,它会变成清净的东西,比如狗屎会变成黄金。那么现在问题是,你不接受时会怎样?又什么时候你会不接受呢?
---------------------
屎尿不分,不能善用;屎尿若分,作这样、那样的分别取舍,或接受、不接受,此人又着这个分别相,不得清净。所以您老这样说话,的确让人听不懂哪~
---------------------
我是这样认为的,不是这个真如自身,能够化生万法,而是说,依众生种种不同的妄想,于妄想中而妄现万法。简单来说呢,就是一切法心想生,虽然是心想生,但也是离不开这个真如的,依真如而能影现心想所生的这些法。
---------------------
楞严经也是读了好多遍了,然后关于这段为什么会忽然生妄的这个道理,却始终未能明白过来。然后又读了好多遍的楞伽经,当看到经中所说三自性的时候,于是有点明白了,同是这个心体,依妄想自性与缘起自性的和合作用,然后才有一切法的变现。所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不是因为本来有妄,也不是因为本来无妄,问题就在这个妄想自性上。
---------------------
有两种如实知,一种是依圣教或圣言量而如实知,比如依祖师大德或经论所说,告诉你一切法本空的这个道理,你明白并受持这个道理,这叫如实知。另一种则是依自证而如实知,比如你实际证到了诸法空相的这个实质,这叫如实知。所以两种如实知,前者是意识的一种分别了知,通过分别了知到诸法空相的本质,然后彻底放下对诸法假相的执着,这样就能真正证到诸法空相的这个本质。后者则是离心意识分别后进入空性的一种实证,这种实证本身就是离了分别与执着的,所以不需要再建立个知见来,认为要去放下执着什么的。
---------------------
说真如与妄想是什么关系,这可以从三自性来分析,比如妄想自性、比如成自性,如果你把成自性认为就是真如,那么妄想自性自然就不是真如。那么如果你把三自性唯一的这个心体看作是真如,那么妄想自性亦是不离真如这个体性的。那么不论你怎么去认为这个真如,这个真如本身,它自己是不会生出任何的妄想来的,唯有依这个妄想自性,它才能够生出这个妄想来。这就是妄想与真如之间的差别。
---------------------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