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随笔之二百零九:《说说情绪》

2024-11-09 05:58阅读:
随笔之二百零九:《说说情绪》
随笔之二百零九:
《说说情绪》
赵忠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些人要居家隔离,改变了人们已经习惯了的、开放的生活模式。
特殊的生活模式,大家感到很陌生。若是三五天还可以,长达十几天、几十天的居家隔离,许多人就难以适应了,必定使人们的情绪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波动。
近日以来,“情绪”这个词汇,在人们的口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很值得议论议论。



说到“情绪”,人们并不陌生,人人都有切身体会。只要生理状态是正常的,人人都有情绪。没有任何情绪的人,生存状态是不正常的。
人的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情绪,只有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之分。因为情绪控制、支配、左右人的行为,而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也有好坏之分。
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影响的。相对稳定、持续长久的情绪,不仅对人的免疫力、对疾病的抵抗力、身体健康有影响,甚至对人的衰老进展速度,也都会有影响。比如那些长寿老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物质营养有多么好,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才长寿的;家庭成员和
睦,家庭生态环境好,不让老人着急生气,老人豁达、包容,情绪好,且持续稳定,遇事想得开,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稳定、持续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能提高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会增强人的体质,精力旺盛,延缓衰老,益寿延年,使人感觉越活越年轻;而不良的消极情绪,长时间不能加以调整、疏导,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对疾病的抵抗力,体质、精力下降,使衰老速度加快,未老先衰。
因此,学会调整、疏导自己的情绪,是大有裨益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情绪”二字挂在嘴边,诸如“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情绪正常”、“情绪反常”,“情绪波动”、“情绪平稳”,“闹情绪”,等等。
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情绪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不是对“情绪”这个概念的学术解读。
究竟什么是情绪?这是个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虚无缥缈的,难以捉摸的,很抽象“东西”。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情绪产生的根源是客观现实本身。
究竟什么是“情绪”?如何给“情绪”下个恰如其分的、让人人都信服的定义?这在学术界已经争论了一百多年了,心理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目前为止,被学术界认可的,大约有二十多个说法。
究竟哪种说法最为准确?对此,我没有资格进行评论。因为我不是心理学家。不愿意不懂装懂,妄加评论,哗众取宠。



尽管学术界的说法各不相同,但却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情绪”,指的是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的刺激,产生的暂时性的较为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这里为何使用“有机体”这个词?
这一是,告诉我们,不仅人有情绪,就是普通动物,老虎、狮子、大象、鸡鸭、猫狗、牛羊等,也是有情绪的。
这个不用多说。因为连孩子们都知道动物也是有情绪的,他们是在动物园或日常生活中,亲眼看到的,比如,人若是招惹了动物,动物也会发怒的。
这二是,告诉我们,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有生命的个体在受到环境的影响、刺激时,情绪反应的强度,是受到有机体自身的体质状况制约的。就是说,同一类别有机体受到同一级别的环境影响、刺激,其情绪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我们不讨论动物的情绪。只是想议论一下人类的情绪问题。
据说,人类的情绪十分复杂,大约有几百种。情绪的复杂、微妙之处,已经大大超越了人类语言能够形容、描述的范围。
但一般来说,人类的基本情绪(或称原始情绪)只是包括:喜(快乐)、怒(愤怒)、哀(悲哀)、惧(恐惧)、羞(羞耻)、恶(厌恶)、惊(惊讶)、爱等几种。
现实生活中,人们表现出的众多情绪,只不过是这些基本情绪(或称原始情绪)的变异、分化、混合、交叉、闪现、突变而已。许多不同的情绪,只是具有细微差异的“近亲”,难以区别、分类。
按照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可将情绪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一是,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弥散和持久的情绪,也即平时人们所说的“心情”。心境的好坏,常常是由某个具体而直接的原因造成的,它所带来的愉快或不愉快会保持一个较长的时段;并且,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影响人的感知、思维和记忆。愉快的心境,能让人精神抖擞,感知敏锐,思维活跃,待人宽容;而不愉快的心境,会让人萎靡不振,感知和思维麻木,多疑,看到的、听到的全都是不如意、不顺心的事物。
二是,激情
“激情”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激情是由某个事件或原因引起的当场发作,情绪表现猛烈;但持续的时间不长,并且牵涉的面不广。激情往往通过激烈的言语和动作爆发出来,是一种心理能量的宣泄。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适当的宣泄,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平衡有益。但过激的情绪,也会使当时的失衡产生可能的危险。特别是当激情表现为惊恐、狂怒而又爆发不出来的时候,会全身发抖,手脚冰凉,小便失禁,浑身瘫软,那就得赶快送医院了。
三是,应激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指各种过强的不良刺激,以及对它们的生理、心理反应的总和。应激反应指所有对生物系统导致损耗的非特异性生理、心理反应的总和。应激或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应激原)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人的情绪是有几个重要特征的。
一是,情绪在人身上是有表现的,即有表情的。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体态表情。
比如,高兴,常用“喜在眉梢”,“笑容可掬”,“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笑不可仰”等成语来形容;
发怒,常用“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怒发冲冠”,“暴跳如雷”等成语来形容;
悲哀,常用“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等成语来形容;
恐惧,常用“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失魂落魄”,“大惊失色”,“心惊肉跳”,“惊慌失措”,“不寒而栗”等成语来形容。
人的情绪,一般来说,是看得见的。只有极个别自我控制能力特别强的人,才能做到内心“翻江倒海”,“喜怒不形于色”,就是外表“不露声色”。
二是,情绪是不稳定的。
比如,“情随事迁”,“情随境变”,是说人的情绪随着事情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诸如,“喜怒无常”,“悲喜交加”,“破涕为笑”等,就是形容情绪变化无常的不稳定状态的。
三是,情绪是能够分化的。
这是说,人的情绪由单一到多样,从原始、简单、基本情绪,到复杂的高级情感的发展过程。
四是,情绪具有冲动性,好走极端。
这是说,情绪特别强烈,而且是突然间爆发,难以用理智加以控制。比如,“怒火冲天”、“怒火中烧”等等。
五是,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人的情绪是会表露出来的,或高兴,或悲哀,旁人都能感受得到。情绪就像是通过一种直接的情绪信号传递给别人,引发其他人产生相同或类似的情绪反应。比如看到自己同伴伤心难过,自己也会感到哀伤;看到别人高兴,自己也会高兴;看到别人发愁,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唉声叹气,等等。
六是,情绪是难以控制的。
比如,“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等成语,都是说情绪激动,失控,一时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七是,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人的情绪虽然说是虚无缥缈,有时候难以捉摸。但情绪还是可以进行疏导、管理、调控的。



人类情绪的变化,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气温的变化,晴天、阴天、雨天、风天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优良或恶劣的自然环境,突发的自然灾害(水灾、火灾、地震等),等等。都会影响人的情绪。
人类情绪的变化,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生活在熟悉的、习惯的或陌生的、不习惯的环境之中,跟熟悉的人或不熟悉的人合作、共处、共事,身处习惯的生活方式或不习惯的生活方式之中,生活在顺境或逆境之中,遇到顺心的事或倒霉的事,和平年代或战争年代,等等。也都会影响人的情绪。
人类的情绪的变化,有时候是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比如,这次抗击疫情,人们既受到疫情的威胁,也受到生活方式临时改变的影响。
人类情绪的变化,则与自身体质状况、心理品质、社会阅历、年龄、文化素养有直接的关系。遇到突如其来的恶劣环境变化,身体健康、强壮,社会阅历丰富,青壮年,文化素养比较高的人,情绪波动一般比较小,反之,情绪波动往往比较大。



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行加以调节。
自这次疫情爆发以来,人们都宅在家里,足不出户,好长时间不能跟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交际,改变了原来习惯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感到焦虑、压抑、寂寞、郁闷、烦躁。无疑,这些情绪都是消极情绪,必须加以疏导、调节。
说实话,我还是比较的能够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因为我的职业是大学教师,平时是不坐班,就是在家里工作。只是在有课或开会,才去单位。现实的生活方式跟我平时的生活方式很相近。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种很陌生的生活方式。如何适应这种陌生的生活方式呢?结合我的体会,建议大家这样做:
一是,客观认识环境。
现在,影响人们的情绪的主要因素是疫情。情绪的波动,主要是因为对疫情的认识。有的人对疫情满不在乎,有的人却却是极度恐慌,这两种情绪对预防疫情都没有好处。要调整自己的情绪,首先要对疫情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不要大意,大意会“失荆州”;也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紧张会大大降低人的免疫力。要认真听取专家和官方对疫情发展的判断,不要轻信小道消息和谣言,以对疫情做出客观的认识和判断。这在心理学上说,就是“认知调节”。
二是,要有事做。
这人啊,就是这么怪癖:事情多了,嫌烦;整天无所事事,穷极无聊,也烦。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去单位上班,宅在家里,无事可做,内心空虚,会产生失落感,不能摆脱疫情威胁的困扰。怎么办?没事找事做,一定要使自己有事做。有事可做了,内心充实了,就不烦了。有事可做,还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就是不能吃了睡,睡了吃,吃饱了混天黑。要是整天浑浑噩噩的混,比较情绪好不了,没病也得混出病来。
三是,进行人际交往。
人们平时习惯了与人交际、交往、沟通,突然不能上班,不能走亲访友,不能聚会,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会使人感到与社会相隔绝,孤独、寂寞,没着没落。怎么办?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保持联系,诸如打电话、发微信,隔空聊天、诉说苦恼、进行娱乐,相互鼓励、感染,以排遣孤独情绪。过去,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居家隔离,就完全断绝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往、沟通,彻底把人给封闭了起来;现在,居家隔离,只是在地域上隔绝了,并不能断绝人们心理上的联系。
四是,环境调节。
优美的自然环境,美丽的风景风光,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愉悦。当情绪郁闷时,可以选择农村、市郊、公园等环境优美、空旷、视野开阔的地方,去散散心,做做深呼吸,心情自然而然会得到放松。也可以去那些曾经让自己很开心的地方,重温美好的记忆,会使人。
五是,运动调节。
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体育运动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方法。暂时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放下,在家里,或去地域开阔、人员不密集的地方,进行体育锻炼。或跑步,或散步,出一身汗,就会感到浑身轻松很多。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使不良的情绪随着汗液排出,会使人感到如释重负。
六是,回避引起不良情绪的问题。
如果有些引起不良情绪的问题,我们既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解决,可以选择逃避问题。先暂时避开问题,不去想它,做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的方向。待情绪稳定时,再去解决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会在从事其他事情时,不经意的想出来。
2020323日星期一)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