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随笔之二百二十一:《老伴去农村体验生活》
2024-11-10 04:35
阅读: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24212340
随笔之二百二十一:
《老伴去农村体验生活》
赵忠心
(2020年9月20日)
昨天一早,老伴就被一个朋友的先生接走。是去京郊通州觅子店附近的一个私家农场体验农村生活。
一个朋友在那里租了几十亩地,建立了一个农场,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庄稼。
老伴出生在青岛,成长在北京。她是军人家庭出身,从小就生活在部队大院,从来没有去过农村。农村对她来说,是个很神秘的地方。她从未干过农活儿,分不清韭菜和麦苗,农村的事儿,是一无所知。她是要去参加秋收,体验农村生活,我举双手赞成,大力支持。她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劳动,应该补上这一课。
朋友也约我跟老伴一起去看看,我婉言谢绝了。
一是,
我出生在农村,成长也是在农村,对农村一点儿也不陌生,对农活儿不感到新鲜。我父亲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很小的时候,我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七八岁时,城里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撒娇时,我就独自赶着牛车,往地里送粪、往家拉柴火;十二岁,我牵着牛,肩扛犁,一个人去耕地。耕耩锄耪,春种、秋收、夏管,冬藏,各种各样的农活儿,我是样样精通。五十年前,在附中工作时,带学生去我们附中在昌平区北七家的农场干活儿,初三、高三的大男生,都没我干得好,干得快,我是学生做农活儿的师傅。
二是,
我不跟老伴去农村,是我有事脱不开身。
关心家庭教育的朋友都知道,北京有个杂志叫《中华家教》,它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会刊。但一直是个面对家长的科学普及读物,与一个一级学术团体的“会刊”名实不副。现要名副其实,改为家庭教育学术刊物。我被聘为这个家庭教育学术刊物的学术顾问。
前些日子,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秘书处打电话约我为即将出版的第一期提供一篇有一定分量的学术论文,九月底之前交稿。
秘书处的同志说,赵先生,您可不能推托,这是会长的意思。
我虽已经卸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的职务,但秘书处的“指令”我还得服从。我曾出任十年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早已习惯了服从“秘书处的命令”,从来都是对秘书处的“命令”言听计从。我得 在家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准备论文。因此,我谢绝了朋友请我去农场的盛情邀请,没有“妇唱夫随”,跟随老伴去农场。
今天可不错,老伴很省(xing上声)事,从早八点一直到下午五点,才被朋友的先生送回家,整整给了我一整天的清静的空间,难能可贵,多谢老伴的理解与支持。
下午五点左右,老伴打电话要我下楼去接她,她可是喜获丰收,满载而归呀:白薯、老玉米、胡萝卜、苤蓝、快菜、扁豆、豇豆、韭菜、茴香……装了满满的一小车。
朋友帮我们把蔬菜送到家,送走朋友以后,老伴兴奋得像女儿小时候,第一次去农村开阔眼界后那样兴高采烈地说:
“农村真好玩,菜园子里什么蔬菜都有,数不胜数,见所未见,甚至闻所未闻,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再有机会,我还要去!”
这么多的新鲜蔬菜,我们家就两口人,还都是老人,一个星期都吃不完。老伴赶紧分送给左邻右舍,让大家分享新鲜的无农药、无化肥的纯天然食品。
(2020年9月20日)
举报/Report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N
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送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家教杂说”之九:《能吃苦是一种资本》
“家教杂说”之二百三十三:《“坦白”了为什么还要“从严”?》
“家教杂说”之一百二十四:《如何对待孩子的”强嘴”》
随笔之二百零九:《说说情绪》
“幼教杂说”之八十四:《小孩子不太听话怎么办?》
打 开
疯狂捕鱼
海底宝藏等你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