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修养”之九十四:《张之洞给儿子的信》
2025-04-03 05:18阅读:20
《张之洞给儿子的信》
赵忠心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省)人。进士。曾先后任四川提学使、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
张之洞任湖南总督期间,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并筹办芦汉铁路。1898年发表《劝学篇》,提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公费派遣学生留学日本,开全国风气之先。1907年出任军机大臣,掌管学部。著作有《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根据自己儿子的性格特点,不强求他读书应试,力排众议,送儿子进日本士官学校读书。
教育儿子刻苦自励努力上进
儿子赴日本留学后的半个月以后,五月十九日张之洞写给儿子的信。这是第一次给儿子写信,对他进行教育。信中说:
“你走出家门离开祖国,已经半个月有余了,为父不曾一天忘记你。父母疼爱儿子,无微不至,那亲热的言语只恨一天也不离开你。但是,一定要让你走出家门的原因,不外乎是想让你用功上进,成为将来国家悍卫者之器、有用之才罢了。
“当今,国事混乱,外敌纷纷来侵,我国边地接连丧失,内地也有被攻陷的危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险。使国家振兴的办法,首要的在于治国。治国的办法,当然不只一个,而加强练兵实在是头等大事。
“你从小就爱好这类事,在书房中,一碰到老师外出,你就又跳又蹦,嬉耍不已,简直是无所不为。如今幸好科举制度早已废除,否则,你将终究以秀才身分了此一生。可好,你现在绝不可能中进士、中探花,成为金马、玉堂中的人物了。因此,学校一开始兴办,我就送你入了学。当时,许多先辈尚且大都不以学校为然。然而,本来深知你的性情,知道你绝不是科举场中的人。所以,排除万难,送你进了学校。果真你除了体操一门以外,别的一点也没有进步。
“我少年时登科,以不肯与世同流合污而自负。而今,知道你竟然是这种情况,真是令我生气惭愧得要死。可是,考虑到如今国家多难,学习军事也是好事。因而,送你东渡,进入日本士官学校,这就不与你的性格相违了。
“如今,你既然进了这个学校,就应当努力上进,全部掌握自己应学得的知识技能。希望你不要怕劳苦,不要自恃高贵,要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个军人的资格。你的前途,正是没有限量的,国家正处在需用武力之年,你只有耽心不能自立,不要操心让人们了解你。希望你牢记、牢记,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然而,我又提醒你的事:你跟随我在两湖一带生活,本来是总督大人的尊贵的儿子啊!没有人敢不恭敬地对待你的。可是,你如今却离开国家万里之遥了,你平时你占有并借以傲于别人的东西,将不再为你所拥有。万一不幸发生灾祸,反倒足以把忧愁留给了父母。
“你从此以后,应把自己看作贫民,看作贱卒,使自身劳苦,努力进取,以从事于自己所学的东西。这样,不仅仅能获得学问上的好处,而且,可以借此机会,磨练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即使以后得到了我的庇荫,毕业之后,得到了一官半职,也可以深知在下者的痛苦,而不致认为自己聪明而自称英雄。
“我如今也已是五十开外的人了,服官一品,名满天下,却还是小心谨慎,常常自感恐惧,不敢有所放纵。你跟随我很久,定当亲身受到教益,不要自以为是尊贵人家的子弟而漫不经心,这就不是我所希望于你的事,你还是谨慎一点吧!
“身体的寒暖更应自己留意,尤其要警惕自己有宿娼嫖妓和赌博等行为,即使侥幸不被人知,也会耗费精神,荒废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被日本官吏拘捕,那么,我的脸面将搁在何处?你本不足惜,而我则怎么办呢?所以,此类行为更应努力免除,这是我最大的嘱咐,最大的嘱咐啊!
“我的身体很好,家中老小,也都平安,不必挂念。你要用尽心思求学,不要好高骛远。倘若你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我也就会心宽体胖了。”
教育儿子生活简朴自觉吃苦
儿子去日本四个月,八月初九日,张之洞接到儿子的信,又给写了第二封家信。
信中说:
“来信收到,内容尽知。今再寄给你日本洋五百元,你收到以后,马上写信告诉我,免得我挂念。
“你去日本,至今还不过四个月,怎么把带去的一千元全都花光了呢?这事太怪了!你此次去日本,完全是为了求学。求学应当先刻苦,又不必交友应酬,即或是稍稍阔绰一点,不必与贫困家庭子女看齐,就是这样,一千元钱也足够用一年多。怎么不到四个月,就全花光了,你究竟花在什么上面了?
“父亲我并不是心疼这点钱,假如你花的都是有用的地方,即或每天花百元,我最有能力供给你,就怕你花的不是地方。
“求学期间,假若奢侈无度,就是学成后进入社会,能有什么作为?况且,你如此浪费,绝不仅仅是吃得好住得好,恐怕是花在了其他的地方。在其他的地方花钱消费,对于学业肯定会有影响,在读书学习期间能有多少时间供你浪费?由此,我断定你决非是用功学习的学生;否则,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
“你也曾读过《孟子》这本书吧?大有作为者,必先刻苦磨练自己,主动吃苦,通过意志的磨练和考验之后,再去实践。你有父亲的庇荫,不需要那样去磨练,但也应当多少知道稼穑之艰难,金钱财物来之不易,付出求学者应有的努力。要不然,即或是学成回国,也必然无所作为,一事无成,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一点儿也不了解。
“古时候,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晋惠帝却提出‘百姓为什么不吃肉糜’的问题。之所以提出如此可笑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不了解民情。况且你身为军人,军人就应该比一般人更能吃苦,以便准备为国家尽力。可是,你却是这样不能吃苦,贪图享乐,难道这是军人所应当具备的思想作风吗?恐怕今后我对你不能有什么指望了!
“我过去从未去过日本,即或今后有机会东渡日本,也不能了解日本民间的情况。并不是我不想了解,的因为我这种身分,想了解也了解不到。可我听人说,一个学生在日本,每月有三十元即足以维持生活。即或是饮食起居条件稍舒服一些,每月花销也不过五十元。而你就是增加一倍的花销,也花不了一千元之多。你不到四个月,就把带去的钱快花光了,你的花销,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地方。
“花钱事小,而因此而荒废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这种危害就很大了。我在此之前,曾写信教育你,一定要努力用功,这话还像是在耳边回响,你怎么就都忘了呢?
“事情已经是这样了,过去的事就不说了。从今以后,要尽快改邪归正,努力求学,不是星期天,不能出校门。即或是星期天出校门,也不得擅自在外住宿。也许这样会节省开支,不强求节俭也会节俭。学业不荒废,不想强迫自己努力,也会自觉努力。
“光阴可贵,求学不容易,你终究不是十五六岁的小青年,这里的甘苦,你应当知道。不要辜负老人的教训呀!
“你近日身体怎么样?应当时时留意。父亲我身体状况很好,全家老少都很好,你不必挂念。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