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平凡与卓越

2022-07-09 17:36阅读:
很早的时候就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挖水井,每当快要挖到水的时候,他就换一个地方重新挖。如此一番折腾,他挖出了很多快要触及水面的深坑,却没有挖出一口水井。这个漫画故事经常被人用来强调持之以恒的意义,我倒是觉得它更精准地阐释了成功必须要遵循的二八定律——在任何情况下,事物的主要结果只取决于一小部分因素。还是以挖井人为例,他所挖的深坑如果累积起来,早就可以喝到清甜的井水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他没有解决从坑底到水面的那一小段距离,而恰是这一小段距离让他像别人一样忙碌,却没有得到别人那样的成功。所以,这一小段距离就是影响成功的那“一小部分因素”。
为师者也是如此。我曾经对一些成功教师和普通教师做过工作时间上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教师无论成功与否,他们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基本相当,上同样多的课,批改同样多的作业,和同样多的学生谈话,但是最后有的人成功了,有人碌碌无为,原因在哪里?很简单,绝大多数老师是那个挖坑的人,只有极少数老师在用合理的方式挖井,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一种结局:虽然付出了相同的劳动,有的人可以喝到井水,有的人却只能忍受饥渴。
每当想到这里,我都会为那些很忙碌却又挖不到井的老师们感到委屈:在平凡与卓越之间,我们已经付出了差不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仅仅因为忽略了“一小部分因素”而失去了走向卓越的机会,的确是一件很让人不安的事情。俗语说,二十四拜都拜了,还差那一哆嗦?是呀!该做的都做了,该努力的也努力了,最终为什么不顺势完成那一哆嗦呢?由此,一个人追求卓越,不仅是精神境界崇高的使然,也是在付出了基本努力之后的不忍与不甘——我们本该更好!就差那么一点点,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万一卓越了呢?
无数个平凡的累积与叠加,一定会成就卓越吗?漫画上的那个人已经用行动做出了回答,不一定。他挖了那么多坑,最终得到的依然是很多很多的坑,并没有一口井,数量的累加没有帮助他获得成功。但有的时候,累积和叠加也可以生成好的结果,比如我们常说的“水滴石穿”,只要水滴不停地滴,总有一天就可以滴穿石头,这说明只要能够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可以成就巨大的功绩。
于是,这个“水滴石穿”成了很多人不愿意额外付出的理由——一成不变的努力就可以成功,为什么
还要去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呢?于是,选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师越来越多,选择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老师慢慢成了主流……在某些时候,持续的按部就班、不懈的循环往复也许可以成就卓越,但却需要漫长的时日和超出正常生活需求的等待。在不计生活成本的自然时空里,水滴石穿是一种美好和浪漫,但在具体的生活之中,只是一种可以制造抚慰但并不实用的精神饰品。
试想,假如我们要把一块石头穿出一个孔,用于某项工程或者某件工作,水滴石穿能够解决我们的需求吗?但是现代科技就可以做到,我们可以采用高压水射流技术,把水射流的速度转化成压力,很快就可以将一块石头穿出我们需要的洞来。同样是水,一个是顺其自然慢慢流淌,一个是巧妙地施压凝聚力量,“石穿”的速度和质量相差甚远,这就涉及到了效率和生活实用性的问题。在很多时候,未来可及的成功,我们是等不起的,卓越亦是如此。
当下的教育,孩子的人生,不容我们依赖岁月积淀来获得珍贵的历史包浆;教师的成长,生命的提升,也不可能留给我们成千上百年的日子。从平凡到卓越,需要自我施压,并借助有效的技术从容而迅捷地行走——理想会给予我们足够的压力,实践、阅读、写作和研究就是有效的技术和方法,这五个元素的融合互动,足以帮助我们获得走向卓越的水射流。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