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纪律的教育学意义

2023-05-15 16:50阅读:
纪律的教育学意义
今天阅读《教育的情调》之“纪律的教育学意义”。这里的纪律不是指排除了纪律的制定者和纪律的执行者之后从行政层面做出的忽略具体执行人的冰冷的各种规定、规则、条款,而是把纪律与教育学联系起来,回归纪律原本的意思:即跟随、学习和教导,强调在具体的师生互动中即时生成的一种教育引导。其核心是:纪律是谈论对某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则是什么
首先,纪律是自己建立的行为规范。作者用我们都熟悉的《捡海星的人》的故事来阐释上述核心观点。捡海星的人说:“像这样,为了生命而捡”,他遵从生命的感召和负责任的情感。他是读懂了一只海星努力地向上伸展双臂,试图从令人窒息的淤泥中挣脱出来的生命语言之后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生物学层面的对生命的尊重和行动就是自我建立的纪律。在“孩子好奇的体验”一篇中,本认识了很多昆虫,知道昆虫有几条腿,有几双翅膀,他知道如何将某种昆虫分类到那个类群之中,但他最缺乏的就是对大自然、对各种昆虫的情感。克里斯和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克里斯对小生物世界那神秘的现象充满好奇,他以自己满腔的情感想了解它们是如何生活的,这种想法背后,是一种尊重自然,遵守规则的情感,一种负责人的情感。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所进行的教研活动和读的每一个关于孩子的书,都是自我纪律的建立过程。教师的纪律在于能体验孩子那鲜活的日常生活,读懂背后的教育本质,并更根据内化于自己心灵的纪律,做出作出适当的引导。有一句对我们教育者来说不太好听的话——好为人师。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作为教师,有一种教育学上的使命感,或者说对孩子成长的兴趣和关注。同样是一个跳绳的女孩、同样是迟到五分钟的孩子,同样是走过来问
“老师好”的学生,同样是一篇完成的作业,一张在同一个地方出现错误的试卷,上课是几个孩子在小声说话,听课的孩子子一直在转自己手中的笔,还没下课一个孩子不断地移动桌子弄出响声等等,都是孩子向老师发出的信号,都是教育的语言,对孩子发出的语言,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采取行动,就像捡海星的人那样。作为教师,我们所进行的教研活动和读的每一个关于孩子的书,都是自我纪律的建立过程,都是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第三,所有学校中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日后社会行走的纪律。不是有人说学习是社会化人的过程嘛,就以学习活动为例来说,如果能够形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的信念,并把终生学习作为人生信条,那就是学生在学校建立起的强有力的纪律。所以,无论是为孩子创设合适的环境和氛围,还是激发孩子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创设,还是采取的各种探究合作式的学习,都是在规范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纪律,没有学习的欲望,学校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会一直诟病学校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所在。只要学生没有把学习作为生活的必需,诟病就会一直存在。
第四,在具体的知识教学中,一篇文章的分析,一个规律的揭示,一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建立规则、流程的明确过程,也是形成处置一类问题的纪律的过程。一个科班出生的人在问题的处理上有板有眼,而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更是能够把精益求精和适合而止相结合,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纪律。用范梅南的话说:“纪律不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对一个人自己建立起纪律,就是为真正的学习创造条件。”
可见,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在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形成知觉习惯性行为,而非强制性执行。小时候家里没有自来水,都是靠父亲每个星期天挑的水度过一个星期,所以母亲用水都很节约,很多时候洗脸水洗衣服,洗完衣服浇花,直到现在也不会对着流水洗碗,节约用水已经成为他们用水的纪律,成了他们人生的原则。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