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孩子怎么感受我们的“在”

2023-05-19 09:36阅读:
孩子怎么感受我们的“在”
今天阅读《教育的情调》之“孩子们怎么感受我们的‘在’”。在这个话题中应该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孩子”另一个是“怎么”,重点不是我们在哪里和做什么?而是我们是否被孩子感受到“在”。
在这个话题下有这样三个问题:
1.为什么你总是叫我做这做那,但是你自己却从来不做?
2.为什么你这么关心我的成绩单,而对我的作业毫无兴趣?
3.为什么你们有钱买新车,却没钱买机票看望奶奶?
这三个来自孩子的问题从孩子的视角诉说着我们的“不在”。
首先,我们“不在线”,即我们和孩子不在同一地位上,在孩子看来,我们是领导,指挥者,司令员。在孩子视角,我们的很直接,“参与式”、“互动式”的“存在”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教育,99%
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社会上也流传着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是教不出读书的孩子的。这本书第一个话题中,那个钢琴家用优雅动听的琴声和完全投入的状态将孩子吸引到练琴的行列中也是通过了榜样的作用。这就是现场的“在”,榜样是一种跟随的无形的力量,即使是不在现场,也具有“在”的影响力。可见,孩子是通过“跟随”感受我们的“在”。
其次,我们“不在服务区”。在前段时间我们阅读的《教学这件事》中,大村滨老师说,只有不断教学研究,身处“苦思冥想”之中,才能体会到孩子学习的苦与乐,才会关注到孩子学习的过程,孩子的努力状态,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地方给予指导和帮助。在这本书中,那个在专业心理学测试者面前大哭不止,却被心理学测试专家“无视”,还有感到孤独的乔伊,就是我们“不在服务区”。而那个“远离同学,独自跳绳的女孩”被老师“看见“就是老师在服务区。可见,孩子是通过关注,看见,爱等具体的行动来感受我们的“在”。在结果处等候孩子是感受不到我们的“在”的,孩子在半路生可能走丢。
第三,我们“断网”。孩子是通过我们的言行一致来感受我们的“在”,假模假式让孩子找不到北,找不到我们,就是断网。在学校里,每个人都会被冠以“语文老师”、“历史老师”、“物理老师等的称号,没有男女,年龄,职称,职位之分,开始我们觉得很不习惯,认为是对老师不尊重,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们这样称呼,是将我们这个人与这个学科画了等号。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今年八十多了,还在报纸上发表文中,不仅仅是因为老师感情丰富,重要的是他总是喜欢用“文字”表达情感,他被叫做“语文老师”真是当之无愧。我们的班长除了经常在班级微信群中转发老师的文章,自己也会发表一些小诗,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可以说我们的语文老师老师一直“在”。“在”是真,真是全情投入,不是有钱买车,卖钱买飞机票。
现在,虽然我们联络很方便,但总是先发一个“在吗?”,其实是问有网吗,在服务区吗,在线吗,希望我们始终“在”。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