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理解与视距

2019-11-06 09:40阅读:
  视距,是怀特海定义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智慧生命体思维可以触及到的范围。全人类,有一个整体的视距。每一个体,有一个视距。这两个值,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时,宇宙有一个客观存在的视觉距离,对不同生命体来说,可触及的范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类和猴子,存在完全不同的视觉距离。   从感官的角度看,人类没有什么绝对优势,但是,人类的思维系统,给人类一个机会,可以运用语言、逻辑、工具去提升自身的视觉距离,探索广袤无垠的宇宙。由此,就引发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的理解力,或者说,一个人有可能理解的范畴,到底有多深远。
  从理论的角度看,人类整体的视觉距离,是无限的,但是,这种无限相比宇宙的客观实际视觉距离是有限的。假设银河系有N种智慧生命,每个智慧生命体的视觉距离,做一个并集,其结果,都不可能完全覆盖宇宙的广袤无限
  类似《降临》这样的科幻作品,体现出的洞察力,就是视觉距离问题。七肢桶与人类,在自然语言层面的进化,可以实现对未来的预测,这就是一种幻想。幻想,在自然界存在一种智慧生命体,其视觉距离可以超越时间。我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地外生命,但是,我们也没法否定这种可能性。
  A、B两个人讨论问题,其实是针对各自视觉距离笼罩范围进行探讨。鸡同鸭讲的关键,就在于不同人的视距构成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体感官的自然体悟,正常人相差无几。眼神好的比眼神差的,可视距离有差异,也不是望远镜不能解决滴。思维可触及的深远程度,才是人与人之间视距的根本差异性
  理解的能力,本质上,就是一种视距的构建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态的。从人生下来的那一天始,每个人的认知之旅就此展开。一生可以走多远,关键看努力的程度。你不努力,理解力不会无休无止的增长至全人类视觉距离总
和。求知是一种快乐,会因为认知的深刻而感到愉悦。
  在现实中,我越来越懒得和朋友讨论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家视觉范围不一样,看到的本质就会有很大差异。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