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思辨与成长

2020-02-16 14:01阅读:
【注:我回忆了一下。我师父当年教我下围棋时,也是连定式都没教我,就直接开始对弈。基本规则掌握后,天天下、天天模仿,学生自然会突飞猛进。好学者,要先学会接受,才有可能超越。作为老师,你不用寄希望于学生短时间内学会一切,你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今天,儿子跟我下了一盘看似有点儿像样的围棋,还能活个7、80子。虽然,他什么都不会,但是,他在模仿的过程中,已经像是懂点儿棋了。小孩,比大人容易教。我已经放弃对任何成年人施教了。成年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服。 思辨与成长


  阴谋论,作为一种存在,想要彻底消弭,本就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人们对新冠肺炎病毒起源存在各种各样奇思妙想?这,是人类思维特点导致的。人类的思维模式,取决于每一个体的认知结构
  很可能,一个人在数学、物理上有非常强大的认知结构,但是,在生物化学、基因学、病毒学上,存在很明显的认知短板,就不容易客观的判断新冠肺炎的起源问题。认知结构决定思维,因此,具备广泛的常识,形成普世智慧,就会辅助思维构造,减少认知荒谬
  一个拒绝成长的人,就像是装睡的人,是不可能叫醒的。
  面对一个未知领域的问题,进行思辨,最为重要的认知基础在于常识。缺乏常识,还要强行思辨,很容易造成笑话
  成年人,比小孩子还难教育
。因为,成年人的思维定式已经形成,很难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去提升。成年人,更容易拒绝思维成长。如果,你想用浅显的语言解释清楚深刻问题,还希望普通人能够听懂,那么,你就得下很大的功夫。这就像是教小孩,甚至,要比教小孩还困难。
  举个简单的例子,怎么教零基础的低龄小朋友下围棋,这就是个现实问题。
  我已经淡忘了昔日我师父是如何教我下围棋了。一方面,我当时年龄比较大,已经9岁了。另一方面,自己会下棋,不一定擅长教棋。这完全是两种技术和体验。春节在家闲疯了,尝试教儿子下围棋,我就深刻体会到隔行如隔山的道理
  首先,你要想教会一个人成长,就一定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打造其主观能动性。对方不想进步,不想学习,你永远都不可能改变其思维。因此,兴趣非常重要,好奇心大于一切。
  其次,你对围棋的理解,不等于孩子对围棋的理解。规则,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孩子眼里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不具备基本常识,对围棋专业的知识结构不存在,因此,他有可能以任何方式去理解这个游戏。
  最后,简单、高效的教学方式,多是源自于实践。机械的教学方式,寄希望于把知识点系统梳理后硬塞进孩子的脑子里,是很难实现的。好的方式,依然是言传身教
  我儿子,会把下围棋理解成摆积木,用黑白子在棋盘上摆出各种大卡车造型。他喜欢大卡车,也不排斥用围棋子来表现,我就没必要阻止。重要的在于,让他去接近围棋,形成习惯。如果,我只是制止他,让他遵循围棋的规则,那么,很容易打击他的积极性,毁掉他对围棋的原始兴趣。
  每次我教他下围棋时,都会按照正确的方式同他对弈。我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的棋手,自己走好每一步,他就会慢慢的跟随我的节奏,模仿我,体会到围棋背后的模式。这就像是炒股。你无需关注市场如何,只要保持好自己的节奏,时间会成为最好的朋友。你不用寄希望于对方能够理解你,或者,对方能够轻易的接受你的思维方式,你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
  围棋文化,讲究的是计算与效率。你不需要以杀伤对手为第一要务,而是以占据最大的地为第一要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遵循客观规律和常识,理性自会战胜感性。如果,对方就是不想跟从你,不想学习,那么,你就只能让其随遇而安了
  拒绝成长,本就是原始的人性。脑神经网络系统,不经过循序渐进的结构性调整,是绝对不可能形成崭新认知结构的。所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从天而降。你不可能春节前连病毒和基因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春节后就具备分辨和质疑的能力的。因此,大多数人的所谓的舆论,跟噪音相似,是毫无价值的。
  质疑者,或者说是缺乏基本常识的质疑者,应该先解决自己的认知问题。被质疑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事实会说明一切。没有必要为了争论而争论,因为,争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