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心智与错误(四)

2022-04-15 08:42阅读:

【注:错误的鼓励,无异于自废武功。一味地否定,也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如何,才能更好的避免孩子形成骄傲自满的情绪?

  孩子,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就难免骄傲。家长,若跟着孩子陷入到比较牛的心理状态中。孩子,就很容易丧失成长性思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某个阶段,孩子表现的比别人强、比题目强,那都是假象。家长,必须要保持理性客观的心态。

  神兽,把42098拼完,问我几岁拼乐高很厉害。我说,5岁。

  小孩,要是觉得自己挺厉害。家长,就要保持警觉。我5岁时,绝对没有能力拼如此复杂的乐高。但是,我必须要打击他的自满,树立一个更强的粑粑形象。这世上,一定有4、5岁可以完成这组乐高的小朋友。只不过,神兽没有见过他们。你没见过,不等于不可能存在。孩子骄傲了,就会产生懈怠。不满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在孩子小时候,家长不要总拿出一副很粉小孩的样子来摧毁孩子成长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何,清北复交的妈妈很难对付。阈值不一样,结果就完全不同。

  骗小孩,是必须滴。你不骗孩子,孩子就会丧失正确的参照系。

  当孩子问爸爸妈妈,你小时候如何时,就是在下意识的寻找参照。模仿、超越家长,得到家长的认可,是每个孩子成长必经之路。此时,错误的做法,是给孩子提供一个低标准参照。永远不要低估孩子争取家长认可的努力。可能,有的孩子会选择直接躺平。也有可能,你会遇到一个试图超越家长的小孩。前者,就比较麻烦。后者,就相对简单。遇到后者,家长一定要造假,忽悠孩子更加进取。遇到前者,家长也要造假,把自己放的更低些,鼓励孩子建立更大的信心。神兽,就属于后者。这样的孩子,必须要时不时的打击一下,

否则,会滋生自满。

  孩子长大了,就会把对比的参照系从家长身上转移到同学

  如果,家长太厉害,那么,孩子就会陷入到一种永远得不到家长认可的心理中,也不利于健康成长。因此,家长要动态的调整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模仿、超越的过程尽可能的和谐。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更多的跟身边优秀的同学竞争、学习。大多数家长,用不了几年,就会丧失孩子的重视。孩子,也会客观的评估自己家长是不是值得对比。如果,在孩子生活学习的环境中,缺乏能让孩子觉得奋进的对比目标,那么,惰性就很容易形成,自以为是就在所难免的。家长特强,就可以动态的调整孩子的心理,更容易解决参照系问题。

  为何,人们不能直接从同他人比过渡到跟自己比?

  跟自己比,都是长期形成的自信。这种跟自己比的心态,只有在跟别人比都很无趣的情况下,才真正有意义。因此,家长不必在孩子未曾出类拔萃时,就给孩子灌输鸡汤。聪明的做法,是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参照系。起初,就是用自己做参照系。然后,用同学和老师做参照系。再后来,用历史人物和偶像做参照系。最后,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偶像。这是个过程,只能渐进式完成。你,上来就跟孩子讲如何跟自己比,那就是白痴。

  现在的孩子,学的早、学的多,不容易仰视家长。为什么,很多家长,在孩子3年级之后,就丧失了晒娃的自信?因为,蛙学了几年后,很多科目的能力都超过家长。家长,甚至都不能给娃讲解难题。蛙身边,还有大批牛蛙。家长,找不到好方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自然而然,鸡娃的动力,就会消失。

  错误的参照系,是导致内驱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学文科的家长,对理工科不熟悉,就很容易错判。学理工科的家长,对文科不熟悉,就不太懂如何引导孩子学文。遇到问题,家长解决不了,又不能帮孩子找到合适的模仿、超越的参照物,就很容易陷入瓶颈。凭运气,也可以解决问题,但不是大概率。聪明的做法,是让孩子跟学神、学霸多多学习。家长,不可能永远陪伴孩子。孩子,要学会跟优秀的人在一起。

  当你觉得孩子挺棒时,不要轻易的给出赞美和鼓励。在低阶的赞美,等同于丧失追求高阶的进取心。为何,很多教育心理学鼓励家长多多的赞美孩子呢?这其实是在缺省一个前提,就是家长不具备能力作为参照和精神导师。如果,家长是学霸,还为蛙解决一个简单问题,具备一个寻常能力而赞美鼓励蛙,那么,无异于自废武功。聪明的做法,是让自己和孩子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