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模拟蚯蚓的“菜刀诗”
——评凸凹的诗
(北京大学)马克吐舟
在第一首诗《翻书》中,凸凹就已为我们的阅读本身制造了凹凸不平之处。如诗中所写,因为害怕错过,我们总会一页页地翻书,却又总发现找到的并非要找的,要找的又总在下一页。对于一辑按照年代线索来罗列伸展的诗选,关于翻书的提示可以说是先剁下了一刀子:我们的目光自会不可抑制地被线性序列所裹挟,我们作为读者和批评者生怕漏掉机要而紧随序号、年份和页码的递进,但对诗之精义的洞察,却或许在于时序、在于文本的线性理路之外,对历史的领悟,亦需跳出秩序化的历史。从时间游戏到空间游戏,诗激荡于词句间或近或远的凹凸,而读诗的讲究,也离不了“随便翻翻”的灵敏跳跃和任性洒脱。
就凸凹的这辑诗歌“编年史”而言,尽管(个人的、见证的或介入的)历史自在其中,却并非连成了步步为营的轴线,从写作上也不见得能辨认得出什么可靠的风貌演进。跳出时序的阐读方式多种多样,我看到的,尤是凸凹写作状态的一种恒常。这种恒常或许源自四川盆地平缓生活节奏的滋养,亦源自文人意趣的保持。凸凹总是吊着那“一口气的小实际”,又欲言又止或不惜繁复地从中导出某种“大空旷”(《对于肉体来说》);他格外擅长绕着一个中心意象多番打量、绵绵推进,像是用不太利索的菜刀切肉,直至切到血丝和菜板间相隔又无隔的妙处;他的语言随随便便,粗犷俗白,有口语的痕迹但又埋伏惊雷,有絮叨的习惯幸也止于趣味,也像是拿着菜刀追求一个精致的女人。历史编年之上盘桓着的,始终有一种对抽象性的钟爱和对诗歌力学的感受,在凸凹最精彩的作品中,他做到了从朴素的观照出发洞达抽象关系,从对日常景物的求索切进吼叫着擦亮“锈词”的诗歌扇翼(《事物,或电风扇吹动》),乃至于使草木枯荣、使血肉崩解的生命/书写力量(《那么多草原》)。
我揣测年轻一代的诗人,大概会觉得凸凹的诗不事精雕细磨,少了些语势的凝然坚决和气息的平整顺滑,读来时有“筋筋绊绊”(《地下诗》)。他的诗似乎也不是容易被经典化的类型。如他在《一列火车
——评凸凹的诗
(北京大学)马克吐舟
在第一首诗《翻书》中,凸凹就已为我们的阅读本身制造了凹凸不平之处。如诗中所写,因为害怕错过,我们总会一页页地翻书,却又总发现找到的并非要找的,要找的又总在下一页。对于一辑按照年代线索来罗列伸展的诗选,关于翻书的提示可以说是先剁下了一刀子:我们的目光自会不可抑制地被线性序列所裹挟,我们作为读者和批评者生怕漏掉机要而紧随序号、年份和页码的递进,但对诗之精义的洞察,却或许在于时序、在于文本的线性理路之外,对历史的领悟,亦需跳出秩序化的历史。从时间游戏到空间游戏,诗激荡于词句间或近或远的凹凸,而读诗的讲究,也离不了“随便翻翻”的灵敏跳跃和任性洒脱。
就凸凹的这辑诗歌“编年史”而言,尽管(个人的、见证的或介入的)历史自在其中,却并非连成了步步为营的轴线,从写作上也不见得能辨认得出什么可靠的风貌演进。跳出时序的阐读方式多种多样,我看到的,尤是凸凹写作状态的一种恒常。这种恒常或许源自四川盆地平缓生活节奏的滋养,亦源自文人意趣的保持。凸凹总是吊着那“一口气的小实际”,又欲言又止或不惜繁复地从中导出某种“大空旷”(《对于肉体来说》);他格外擅长绕着一个中心意象多番打量、绵绵推进,像是用不太利索的菜刀切肉,直至切到血丝和菜板间相隔又无隔的妙处;他的语言随随便便,粗犷俗白,有口语的痕迹但又埋伏惊雷,有絮叨的习惯幸也止于趣味,也像是拿着菜刀追求一个精致的女人。历史编年之上盘桓着的,始终有一种对抽象性的钟爱和对诗歌力学的感受,在凸凹最精彩的作品中,他做到了从朴素的观照出发洞达抽象关系,从对日常景物的求索切进吼叫着擦亮“锈词”的诗歌扇翼(《事物,或电风扇吹动》),乃至于使草木枯荣、使血肉崩解的生命/书写力量(《那么多草原》)。
我揣测年轻一代的诗人,大概会觉得凸凹的诗不事精雕细磨,少了些语势的凝然坚决和气息的平整顺滑,读来时有“筋筋绊绊”(《地下诗》)。他的诗似乎也不是容易被经典化的类型。如他在《一列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