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吕叔湘划分句子成分
——语文偶记之一
我楚狂人
恢复高考的时候苏州地市还没有合并,我在昆山教书,就是属于苏州地区的辖区内教师。当时高考实在是太挤了,叶圣陶先生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于是分地区进行预考,我们苏州地区八县集中在常熟阅卷。那时的苏州八县是吴县、吴江、常熟、沙洲(张家港)、江阴、无锡(县,即今无锡锡山区、惠山区所在)、太仓、昆山。昆山在当时什么都是老八,经济是老八,其他也是如此。那次阅卷还见到了老同学来自无锡县的薛慰租和常熟本地的李家祥,清晨一起爬虞山。
我这个人有时候太过小聪明,阅卷实在速度太快,以致没人肯与我搭档对批——也就是彼此一批一核的搭档。再加上我半天就把密封试卷上的编号密码破了,于是领导小组无奈把我调到了地区复查组。这样,我接触的人多了,听到的野话也多了。
这一天,我在常熟小组,听到了这样的话,说是前不久吕叔湘先生到苏州地区师范(俗称常熟师范,即今天的常熟理工学院前身,进来听说又要改名叫做苏州工学院。当时校园在翁园)做讲座,讲座后有教师拦住吕叔湘先生,请教一个句子如何进行语法分析。这个句子是当时流行全国的一个难句,出自鲁迅的名篇《祝福》。原句是这样的: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听去似乎瑟瑟有声。
问题一,单句还是复句?
问题二,单句如何划分句子成分,复句又是什么关系?
据说当时吕叔湘正要上车离开,匆匆一看,判定是单句,但是还没有划分成分结束就被人接走了。
今天的语文老师看起来,这件事真是咄咄怪事,但是这在当时,正是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恢复高考之初,语文教学是“语言派”当家,旗帜性人物就是与我们苏州关系极深的叶圣陶、吕叔湘。语文高考出现了千年巨变,那就是改变了自科举以来的一篇作文定终身的命题方式,出现了“语用题”,这一试卷模式的改变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语用题中,最性格鲜明的
——语文偶记之一
我楚狂人
恢复高考的时候苏州地市还没有合并,我在昆山教书,就是属于苏州地区的辖区内教师。当时高考实在是太挤了,叶圣陶先生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于是分地区进行预考,我们苏州地区八县集中在常熟阅卷。那时的苏州八县是吴县、吴江、常熟、沙洲(张家港)、江阴、无锡(县,即今无锡锡山区、惠山区所在)、太仓、昆山。昆山在当时什么都是老八,经济是老八,其他也是如此。那次阅卷还见到了老同学来自无锡县的薛慰租和常熟本地的李家祥,清晨一起爬虞山。
我这个人有时候太过小聪明,阅卷实在速度太快,以致没人肯与我搭档对批——也就是彼此一批一核的搭档。再加上我半天就把密封试卷上的编号密码破了,于是领导小组无奈把我调到了地区复查组。这样,我接触的人多了,听到的野话也多了。
这一天,我在常熟小组,听到了这样的话,说是前不久吕叔湘先生到苏州地区师范(俗称常熟师范,即今天的常熟理工学院前身,进来听说又要改名叫做苏州工学院。当时校园在翁园)做讲座,讲座后有教师拦住吕叔湘先生,请教一个句子如何进行语法分析。这个句子是当时流行全国的一个难句,出自鲁迅的名篇《祝福》。原句是这样的: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听去似乎瑟瑟有声。
问题一,单句还是复句?
问题二,单句如何划分句子成分,复句又是什么关系?
据说当时吕叔湘正要上车离开,匆匆一看,判定是单句,但是还没有划分成分结束就被人接走了。
今天的语文老师看起来,这件事真是咄咄怪事,但是这在当时,正是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恢复高考之初,语文教学是“语言派”当家,旗帜性人物就是与我们苏州关系极深的叶圣陶、吕叔湘。语文高考出现了千年巨变,那就是改变了自科举以来的一篇作文定终身的命题方式,出现了“语用题”,这一试卷模式的改变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语用题中,最性格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