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三听钱梦龙——语文偶记之二

2022-09-14 07:19阅读:
三听钱梦龙
——语文偶记之二
我楚狂人
我有幸三次听钱梦龙先生的公开课,三次的时间跨度很大。第一次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上海青浦中学听钱老师讲《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第二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在苏州彩香中学听钱老师讲《死海不死》,第三次是2005年暑假,在山东曲阜一次语文课题会议上听钱老师将一篇课外教材。跨度超过20年。
第一次与听钱老师讲《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时,还是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当时广大教师正在拨乱反正的高度兴奋之中。我任教的陈墓中学实在是地处水乡深处,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交流太困难了。幸好学校旁边有一个商榻班轮船码头,可以穿过淀山湖到上海青浦县的商榻小镇,然后乘坐农村班车到朱家角,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镇,再转班车到达青浦县城。全程大约大半天时间。这就是当时的交通状况。
那时候上海郊区十县(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南汇、川沙、奉贤、金山、崇明、宝山)有一个自己的教育科研组织,那次在青浦中学活动就是这个网络组织的。我们是通过关系去蹭课,食宿自理。当时有得听课就不错了,路程远和食宿自理就不考虑了。钱老师是嘉定二中的,参加活动就是很正常了。
说实话,当时我还是在懵懵懂懂教书,我又从来没有教过初中,听钱老师的课真是雾里看花,甚至是牛嚼牡丹,根本品不出好处来。只有这样的印象:其一,教师学生都很投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确实动起来了。其二,钱老师用了挂图辅助讲解(当时还没有灯片之类,课件更是后来的事情),当时觉得很新鲜很直观,感觉钱老师这个人还是很新潮的。这个挂图是自制的,我觉得效果很好。其三,我知道金华有三个岩洞,最顶上的朝真洞要花点大力气才能到。叶圣陶先生没有去,也没有写。但是我们老师要不要告诉学生?如果是我,肯定要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让学生知道书上的东西未必尽善尽美,可以质疑。但是钱老师没有说,我不知道他对还是我对。也许大家都对。
我一直没有教过初中语文
,没有机会教《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但是我在讲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讲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还是屡屡说到了金华的三个岩洞。
第一次听钱老师上课就是这个印象。
第二次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苏州彩香中学听钱老师讲《死海不死》,那是苏州市教研室的活动,借座彩香中学,借班上课,学生是十七中学的学生。十七中学地址在道前街,接近饮马桥的地方,是我小学考初中的考场。现在十七中早已成为历史,房子全拆了,地皮归市第二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市立医院本部。十七中是纯初中,当时声誉还不错。
我当时刚刚调回苏州不久,同行中熟人不多,正好专心听课。我当时好歹已经不是教学“小白”了。
《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本身没有多少讲究的,我体会到的是钱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钱老师曾经说过:学生不提问,我不会讲课。所以钱老师借班上课,第一步必须和学生建立比较和谐的关系。当天钱老师是这样开始的:
钱:同学们,知道老师我姓什么?
生:老师姓钱。
钱:那么,老师叫什么名字?
生:钱梦龙。
钱:完全正确。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杂答)我们语文老师说的。
进校门欢迎标语上看到的。
……
钱:很好,说明大家很会获取信息。那么《死海不死》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肯定有了很多发现,请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些发现。
以上就是我这一堂课最深刻的印象,那一堂课师生互动很活跃,这堂课很成功。我后来发现,这个师生交流套路,后来借班上课的老师经常用,但是总没有钱老师那样自然。这或许就是“原创”与“复制黏贴”的区别了。但是,钱老师的抓预习,钱老师的重视学生提问我算是体会到了。
2005年,我已经临近退休了,我有幸又一次听到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山东曲阜上示范课,十分遗憾的是,我看到78岁高龄的钱梦龙先生“走麦城”了。钱先生终于没有成功与学生沟通,没有让课堂活跃起来,因此“钱式”课堂讨论就无法开展了。我突然发现,钱先生与学生沟通的方法还是近二十年前与苏州学生沟通的方法,甚至是近三十年前与上海学生沟通的方法。时间变了,地域变了,特别是教学对象变了,钱先生的方法没有变,“走麦城”也就在所难免了。当时我写过一篇《有感于钱梦龙走麦城》可惜一下子找不到了。我在另一篇《调动学生的诀窍》(我楚狂人)中有过对这堂课一些记述:
借班上课,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不了解学生情况,从而与学生感情隔膜是一大障碍。于是许多借班上课的老师都会想出种种招数来与学生沟通,那些擅长以学生的问题来推进课堂流程的老师尤其如此,如上海的钱梦龙老师。我们通常把这种沟通称为调动学生情绪(简称调动学生),或者调动课堂气氛(简称调动课堂)。一般来说,如果调不动学生,这堂课基本上也就失败了。但是,即使课堂的艺术大师,也有调不动学生的时候。2005年夏,我在山东曲阜,有幸观摩了78岁的钱梦龙老师的一堂课,那堂课很意外的就没有调动成功。当时我写了一篇《有感于钱梦龙走麦城》,其中一段记述了钱梦龙老师的调动学生失败的经过,大致如下:­
钱老师事先把要上课的阅读文本(课外的)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准备问题。课堂上照例进行了“钱氏对话”。­
钱:哪一位是班长啊?­
(班长有礼貌地起立)­
钱:请问班长,你们班级的特是什么?­
班长:创新。­
(按:似乎一切在钱老师的预想轨道行进。且慢,班长用一个词回答,而不是完整的句子,也许不是好兆头。)­
钱:创新好啊,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创新。(按:调子有些高了。)同学们,我们事先请大家读了一篇文章。(按:具体文章名字我忘了。呵呵!)请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举手。­
(学生静默安坐,没有举起一只手。全场哑然。)(按:意外!)­
钱:(连问三遍,不见举手,气氛渐变。于是再问)那么没有看过的同学请举手。(按:钱先生近乎无赖了,实在逼得没法子了。)­
(学生静默安坐,依旧没有举起一只手。全场开始骚动。)(按:更意外。没想到堂堂钱梦龙先生会这样问,更没有想到曲阜的学生会这样不给面子。以下略。这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
我在想,山东曲阜,虽说孔圣故里,毕竟是一个县级城市,与钱先生的老家得风气之先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情况迥异。上海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乐于交流,喜欢成为视线焦点;也许曲阜的学生矜持、内敛,喜欢谋定而动?(按:没有调查过,不敢确定。)适用于上海学生的“钱式对话”未必适应曲阜的学生。艺高而胆大的钱先生尚能走麦城,可见与不熟悉的学生沟通的难度了。­
那次课后,很巧,我在食堂里遇到了钱梦龙老师,老头明显有点沮丧。他是不是在想也许不该上这堂公开课。我忽然有点伤感。
三听钱梦龙——语文偶记之二
常熟方塔,巍巍乎高哉!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