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清流概说6
——说清流之四
我楚狂人
二、宋代清流概况5
3.宋代清流与台谏制度1
台谏制度,可以看作是宋代文官制度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实台谏制度由来已久,起始于先秦,确立于秦汉。
秦汉设立专职台谏的谏议大夫,初无定员,可以多至数十人,但是不在中枢领导核心。但是汉代设立御史大夫,位同三公(按:即司徒、司空、司马),专司监督。隋唐监督权移入门下省和中书省,称给事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司谏、正言等,为宰相(按:即门下仆射和中书令)僚属。其功能主要是对天子进行监督,实际上是相权的组成部分。唐太宗召宰相入朝议大事,谏官随之。宋代废唐制,统治中心只设立执政的中书和管军事的枢密两府。台谏便脱离宰相独立出去。真宗天禧时置谏院。仁宗庆历时规定谏官不得用宰相大臣所荐之人,台谏权势扩张,几与宰相等。而台谏的功能与前朝相比已有质的变化,即变谏君为谏相。这给宰相施政形成阻力。朝堂上尽是拖沓扯皮,效率低下。君主莫衷一是,执行者无法实施,甚至朝令夕改,沉迷于争论中。
宋人往往把中央监察系统的台谏,与君权、相权三者并举。《宋史》上便说,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百官犯错误,台谏可以给予批评弹劾。宋代的台谏在选任、回避、言事、监控等方面都形成了完备的制度。比如在选任制度上,确立了侍从荐举、宰相不预、君主亲擢的遴选原则及相应程序。风闻言事原则、公文关报制度、取索公事规定和出巡采访途径等的制度化,能确保台谏监察的信息可信度。台谏对君权与相权都享有独立的监察特许权。这套制度从理论上分析,其合理性、系统性、严密性都是十分显著的,其在实际运转上也确实发挥过作用。但是在专制体制下,这种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它在操作过程中的变异所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小。
其实设台谏,把台谏从相权中剥离,实质独立,这是加强皇权的手段。宋代相权范围大大缩小。如剥离了相权的军事权,设立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