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洪武赶散”考订4安置情况

2024-04-10 07:27阅读:
“洪武赶散”考订4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四

我楚狂人
二、“洪武赶散”的具体情况1
根据现在相关地区的地方史料我们可以大致看到洪武赶散的具体情况,但是,奇怪的是苏州的地方志几乎看不到洪武赶散的资料。是不敢记?不能记?还是其他原因?我至今还没有确切的认识。
1.有关地方志记载的洪武赶散安置情况
根据相关地方史料,洪武赶散的苏州人,主要分布在扬州、淮阴、盐城三个地区。移民到达的北部边缘,在宿迁一线,基本上不到徐州、海州;西部基本上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东部的南通地区基本不见。 这里要说明的是洪武赶散的迁入地不仅是苏北地区,安徽凤阳府东部如安徽五河、明光,盱眙西部等地也有,但是不是安置苏州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今扬州、邗江、江都、泰州、姜堰、泰兴、高邮、宝应、淮阴、淮安、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新浦、东海、灌云等地皆有分布。其中以姜堰、兴化、泰兴最为集中。响水、滨海、射阳、大丰的范公堤以东地区,明初尚未成陆,这里的苏州移民显然是在苏北地区二次或三次迁徙的。在这片地城范围内,自称是苏州移民后裔的至少在80%以上。明洪武年间,苏北地区一次性接纳了如此之多的苏州移民显然不太可能。所以可以推知洪武赶散不是一次性的政治行为,朱元璋的子孙们还在继续推行。我们根据语言的现状来看,。江苏省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官话区、吴语区、中原官话区。苏州移民的分布区域基本上在江淮官话区的苏北部分,而不涉及中原官话区
有文章对明初苏北接纳苏州移民的人数进行估算,明扬州府辖江都、仪征、高邮、泰州、泰兴、宝应、兴化、如皋、通州、海门八县二州(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扬州市和南通市),洪武二十六年有丁口736165。其中仪征、如皋、通州、海门未徙人苏州移民,我们按平均数计算,假定移民占徙入县人口总数的
50%,扬州府则徙入苏州移民220850人;明淮安府辖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沭阳、海州、邳州、宿迁、睢宁、赣榆(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淮安市、盐城市、徐州市和连云港市的一部分),洪武二十六年有丁口632541,其中赣榆、邳州没有移民徙人,宿迁、海州只有部分地区有移民徙入。我们以三个县没有移民徙入估算,仍按上述估算方法推测,淮安府接受移民 230000人。这样,明初苏北大约接收了共45万苏州移民,占当时总人口的34%左右。事实上。各县按纳的移民人数绝不可能达到与土著相等的人数,也不可能达到总人口的50%,我们的这种估算是最宽松的。
另据考证,当是明初政权为了安抚新到移民,对来自苏州阊门的移民,提供农具粮种,并实行实施了免税政策,避免因战乱迁出的原居民回流,而原居民为了享受免税赋政策,也都自称来自苏州阊门。由于当时海水东移,苏北可耕土地逐渐扩大,也需要更多的的移民开垦,明政权在苏北实施的免税和轻税政策近一百年,从而使自称来自己苏州阊门的说法普遍化。
又据民国《泗阳县志》载,元末明初 ,由苏南迁来的有翁、朱、卢、吴等25氏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有21族。
如在洪武初年的扬州府,除了复业的当地居民外,其馀皆为流寓人口,根据现存的地方志及族谱资料,在苏北地区一带的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是由明初从苏州阊门迁移而来.泰兴县居民的祖先,多原为皖赣名族于元末之际迁入,而兴化县则有原籍苏州大姓,于洪武初年陆续迁入兴化.其他如宝应,江都等县望族,都认为祖先是由苏州迁入,这种原籍附会苏州的情形,是苏北移民普遍都有的特殊现象.
从洪武九年至二十六年(1376-1393,扬州府的移民陆续迁入,新增移民总数达14万人,其原籍来自苏南,浙北,江西等地.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扬州府74万人口之中,民籍移民及其后裔约50万人,除了崇明县之外,来自苏州及苏南,浙北地区的移民占总移民人口的一半,而来自江西与徽州的移民则各占四分之一.
淮安府的移民亦有从苏州迁入的说法,如泗阳县的席,唐,吴,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苏州的东洞庭山(太湖有东,西洞庭山),昆山,句容,吴县等地迁入,因此该县仍存在有关原籍苏州的广泛传闻.
所有这些资料证明,洪武赶散迁移的苏州人口多达四五十万,安置在今天的江淮官话区苏北部分地区,基本上还是聚族而居的状态。
“洪武赶散”考订4安置情况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苏州南园,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洪武赶散”考订4安置情况
“洪武赶散”考订4安置情况
“洪武赶散”考订4安置情况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