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苏州及周边地区的抗清活动3陈子龙、夏完淳殉难
2024-07-09 07:01阅读:
明朝末年苏州及周边地区的抗清活动3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十三
我楚狂人
一、苏州及周边主要的武装抗清活动2
2.太湖抗清成员陈子龙、夏完淳殉难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初名陈介,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懋中,号轶符、海士,晚年自号大樽。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
陈子龙早年曾受夏允彝推崇,于崇祯初年参加
“复社”,又与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结“几社”,为“几社六子”之一。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选授惠州司理,随后丁母忧;服除后授绍兴府推官。明亡后,以兵科给事中起复。
[6]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与沈犹龙起兵松江开展抗清活动,后事败隐居。隆武年间加入吴昜义军,隆武帝授兵部左待郎、左都御史,鲁王监国授兵部尚书、节制七省漕务。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为提督吴胜兆作书潜通明守将黄斌卿反正。最终遭泄密被捕,于五月十三日投水殉国,享年四十岁。乾隆朝谥“忠裕”。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作家,其诗歌成就较高,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誉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骈文精妙,奏疏与策论功底深厚,小品文自成一格。曾主编《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著有《安雅堂稿》18卷(明末刊本),诗集《湘真阁稿》6卷(明末刊本)等集。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别号灵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
海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
夏完淳九岁即善词赋古文,有神童之誉。十五岁时追随父亲夏允彝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尽,夏完淳与陈子龙继续奔走抵抗。鲁王封其为中书舍人。鲁监国二年(1647年),夏完淳为清兵所俘。洪承畴因其年幼,欲为开脱,夏完淳痛骂不止,从容就义,年仅十六岁。
夏完淳作诗的特定背景,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诗用典较多,但都妥切稳当,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以古代志士为榜样,矢志灭清复明的坚定决心。诗语言华美,气势昂扬,洋溢着一个少年英雄的爱国思想与文学才气。夏完淳其著作有《夏完淳集》《夏节愍公集》《南冠草》等。
少年英雄夏完淳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当面斥责大汉奸洪承畴。
明史原文:
夏完淳,字存古,华亭人。年十六,从其师陈子龙起兵太湖。子龙战败,完淳走吴易军为参谋。易败,复与吴圣兆连谋反正,被执至留都。叛臣洪承畴欲宽释之,谬曰:“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军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厉声曰:“吾当闻洪亨九先生本朝人杰,嵩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当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承畴无以应,惟色沮而已。
时完淳妇翁职方主事钱栴同在讯,气稍不振,完淳厉声曰:“今与公慷慨同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乎哉!”梅遂不屈,与完淳同死,完淳时年十八。夏完淳在狱中写下了他那篇流传千古的《狱中上母书》,派人转送老家的嫡母盛氏与生母陆氏。
夏完淳的妻子钱秦篆,同时受父死母丧夫亡的重大打击,悲痛欲绝,身体亦非常衰弱。几个月后她生下一个男孩,只是这孩子似乎在母体内感受了太多人间的苦难,很快便也夭折了。夏家终于无后。秦篆的哥哥钱默这时也终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不知所终。年仅十八岁的秦篆便也削发为尼,独守青灯古佛,孤独地度过了一生。
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北开阔的田野中。石驳墓基围成一块平台,墓地呈半月形,高约2米,面宽约30米,占地二
亩余。1956年,夏墓被当时的江苏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修葺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并立墓碑,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亲笔题写碑文“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