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方言视频为何蹿红?

2023-02-15 08:46阅读:

方言短视频多半与“酱缸”和“不雅”沾边,以搞笑为乐,有人担心,这种“毒害”将会使不少人“脑残”,带入沟里去。

方言视频为何蹿红?
方言视频为何蹿红?

撰文/颜光明


从“上海爷叔”到“老阿姨”,再从“上海小姐”到“小阿姨”的娱乐视频,都有赖于方言存活,不乏滑稽的影子,清口的痕迹,反映网络时代下小市民的娱乐心态,摆脱不了“俗气”,不比“二人转”逊色到哪里。

这种短视频的卖点就是“逗乐”。离不开以嘲讽、挖苦、噱头、调侃为能事的“寻开心”, “吃豆腐”的心态,拿别人的痛苦、短处、尴尬说事。在上海,最典型的就是擅长拿方言编段子(滑稽戏),借用误解或错位搞笑,或故意逗噱。在我看来,最吃亏的是苏北方言,无辜受歧视和伤害,产生偏见,影响至今。

最近,又有人拿苏北方言故意“洋泾浜”做成短视频蹿红网上,看到了周立波调侃取乐的忸怩作态,故弄玄虚的腔调又回潮了,只是幽默不足,低俗有余,宣泄无度,不免无聊。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市场,而是迎合了审丑的刺激,说明“酱缸文化”无处不在,即便上海也不例外,一场疫情,暴露无遗。


其实,这并不奇怪。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早就分析过,“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

方言短视频有类似的味道,多半与“酱缸”和“不雅”沾边,以搞笑为乐,有人担心,这种“毒害”将会使不少人“脑残”,带入沟里去。

20232.7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