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2025-01-17 07:10阅读:466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来自世界美食之都扬州的风味,用一股平和而有力的淮扬脉络,吸引着一众偏爱雅致风味的各地食客。相比个性鲜明锋利的川湘菜,淮扬菜属实温和,但又绝非没有性格,在繁复精湛的烹饪流程之下,兼具一种独特的风趣气质,平中显奇,淡中有味。


扬州盐水鹅头王
如果说没有一只鸭能活着离开南京,那也没有一只鹅能活着离开扬州。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扬州环湖绕河,自古水多。唐代诗人姚合在《扬州春词》中这样描述,“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在扬州人的餐桌上,老鹅自然从不缺席。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比起盐水鸭,扬州宴的老鹅肉纤维更粗,卤水得以迅速蔓延至每寸肌理,在与唇齿第一次接触时,便轻而易举虏获了食客的舌头。
鹅头被一分为二,先嗦鹅脑,微微一抿,收获滑而不糜的细腻;再品鹅眼下方的嫩肉,体会饱含鲜美卤汁的香滑;最后撕下表皮,感受恰到好处的紧实嚼劲。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一只鹅头,也能吃得滋味万千,细水长流。
五香熏鱼
冷菜热做的五香熏鱼,顶着剔透的指橙粒上桌。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表皮酥脆的熏鸦片鱼,只需轻咬便瞬间开裂,爆出酸甜汁水,中和了鱼肉本身丰厚的油脂,香气浓郁却丝毫不腻。两侧的鱼刺炸至酥透,咀嚼间断在齿间,细碎的存在感毫不影响食客大快朵颐。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再来一口指橙,任由强烈的酸味在口腔迸发,一边洗去多余的油润,一边增添奇妙的果香,口感与口味的层次同时叠加,衬得鱼肉更显细嫩清甜。
韭香胡椒炒软兜
看似简单的炒软兜,能成为淮扬菜代表之一,必有它的底气。选取笔杆粗细的高邮鳝鱼,汆汤后剔骨,取口感最佳的背脊肉,再入高汤烫制,食材的处理才算完成。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接下来充满仪式感的堂做,讲究“三响”。先是将锅加热至约300度,倒入新鲜韭黄,一阵轻响由强渐弱。待韭黄微熟,滑入鳝鱼,“呲啦”一声爆出脆响。急火快炒,几轮翻搅过后加入蒜丝,迎来明亮的第三响——300多度的热油浇淋蒜丝,激出鲜明的蒜香。最后撒上同样来自高邮的胡椒粉,三分钟不到,炒软兜利落上桌。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厨师嘱咐,吃这道菜务必要趁热,甚至稍稍烫口,才能获得最超出预期的味觉体验。筷子一夹,鳝丝的两端向内围抱,咬下去,是与样貌一致的细嫩弹滑,调味微甜,胡椒辛爽,韭香与蒜香接踵而来,温暖的鲜与香充盈口腔。
八宝葫芦鸭
淮扬菜的刀工与巧思,在扬州宴的八宝葫芦鸭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整鸭在厨师的妙手下,如庖丁解牛般脱骨,鸭皮完好如初,滴水不漏。将鸭肉、糯米、莲子、薏仁、松子、红枣等八味馅料,预先炒制后填回肚中,捆扎成“葫芦”形状,再经上色、过油、焖蒸几番折腾,待鸭皮紧绷,身形浑圆,方才淋汁上桌。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葫芦鸭谐音“福禄”,寓意吉祥美满,用刀划过鸭皮,烟气瞬间腾起,露出内里乾坤,菜如其名,同样丰饶饱满。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一勺盛起,鸭肉鲜嫩,糯米油亮,咸香馥郁,口感纷呈。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这或许不是一餐中最令味蕾惊艳的环节,但必定是席间最有牌面的一道菜,在让食客感受盛情款待的同时,也将厨师的深厚功底悉数尽显。
蟹黄汤包
扬州话讲,“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水包皮”是指晚上泡澡放松,“皮包水”则是指皮薄汤鲜的大汤包。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扬州宴的蟹黄汤包早已名声在外,面皮韧性十足,在面点师傅的飞快捻转下,将足量手拆蟹粉与猪皮冻包入囊中,在笼屉中蒸上4分钟,便出落成一颗拎起来透光的鲜味“炸-弹”。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只需轻轻一戳,橙黄色汤汁便一股脑涌出。嘴急的新客免不了狼狈一烫,熟客则吃得游刃有余,在汤包的斜面上开个精致小孔,稍微晾凉后再慢慢吸吮,鲜汤浸满口腔,鲜美缓缓上头。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翡翠烧卖
薄如蝉翼的外皮,粒粒分明的花心,柔嫩滑润的内馅,无一不体现着厨师对调味与力道的精准把控。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将面皮擀出荷叶花边,包入用新鲜荠菜制成的沉甸甸馅料,在收口处撒上少许火腿丁,便可放入笼屉中,静待翡翠般的绿色渐渐显露。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烧卖外皮筋道,薄而不破,咬开是绵软香滑的荠菜馅,不需要刻意咀嚼就融在口中,其间夹带的荤香来自火腿与猪油,给鲜甜的调味锦上添花,像是一口吃下了整个春天。
高邮蒲包肉
在汪曾祺先生笔下,制作蒲包肉需用直径三寸多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加了粉子的碎肉,封口后用麻绳系成葫芦形,再入锅煮熟。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薄片,便是如今扬州宴席间的“高邮蒲包肉”。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粉白的肉片肥瘦相宜,脂味浓而不油腻,软糯中带点韧弹,样貌平凡,咸香不凡。
石 榴 包
晶莹剔透的面皮裹起颗颗宛如碧玉的甜豆,用细嫩青葱扎紧,乘着烟气上桌,忽而透亮,忽而缥缈,美得险些失真。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摆盘中的大片留白,衬得甜豆愈发鲜绿,入口皮韧馅绵,清甜微凉,像是吞下了一盏晨露,连心情都变得轻快明朗。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鲢鱼吐珠
一锅鲢鱼吐珠,处处秉承着淮扬菜“食不厌精”的传统。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将鲜活肥美的鲢鱼头身分离,急火翻炒鱼骨直至骨肉散碎,加入高汤熬制后过滤,如此反复三次,鱼汤变得如牛奶般乳白醇厚,香气翻涌。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鱼肉敲碎成泥,做成滑爽的鱼圆,再与鱼头、鱼汤一同入锅,幻化出难以言传的鲜美。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鱼圆的口感同样不凡,放在汤中是饱满的浑圆,勺子一舀就摊成扁圆,软嫩到禁不起轻咬,甚至会随着鲜汤被吸入口中,还没滑到喉咙,就化成了一朵绵密的“鱼豆花”。
高邮汪豆腐
将嫩豆腐切成细碎的薄片推入高汤,与鸭血一起煮开,勾薄芡后盛入宽碗,再浇一勺滚烫的猪油,增香提温,火速上桌。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汪豆腐的赏味要义与炒软兜如出一辙,讲究“一烫抵三鲜”。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喷香猪油混着滑嫩豆腐,像是一口浓稠的汤羹,带着热气滚入咽喉,一阵刺激过后,是充满家常味的咸鲜与妥帖。
回锅油条塞肉
汪曾祺先生在《老味道·做饭》中写道,“塞肉回锅油条,这是我的发明,可以申请专利。油条切成寸半长的小段,用手指将内层掏出空隙,塞入肉茸、葱花、榨菜末,下油锅重炸。油条有矾,较之春卷尤有风味。回锅油条极酥脆,嚼之真可声动十里人。”
扬州味,扬州情,扬州宴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