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八旗汉军漫谈

2017-07-26 22:32阅读:
八旗汉军也称汉八旗。根据《八旗通志》的记载,八旗汉军逐渐发展起来的途径有以下三种

1.囊括辽东民户。早在天聪八年(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正式定名汉军旗,就是由八旗内外的汉人和投降的明军官兵中挑选人丁组编而成的。以后分编为二旗、四旗以至八旗,其人丁来源仍与建旗时是一样的。发现天聪八年(1634年)和崇德八年(1643年)囊括辽东残余民户(汉人),编立的佐领有40个之多,占当时八旗汉军全部167个佐领的32.9%,《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通告,先年入关的辽东汉人“有愿入满洲旗者,即入旗内。”

2.收编投降官兵。崇德七年(1642年)清军攻克锦州、松山、杏山,就把投降官兵补充八旗缺额者;顺治元年( 1644年)清军进关,以后陆续攻战黄河和长江流域,以至岭南、云贵地方,沿途收降官兵入旗。顺治二年(1645年)招降公、伯、侯、总兵、副将、游击等官374员,编入八旗;次年又分隶降官于八旗,编为牛录。顺治十八年(1661年)将新投降官员分旗安置;次年安置孙可望余部官员均拨三旗。

3. “三藩”佐领入旗。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朝平定“三藩”叛乱后,便把藩下佐领编入八旗汉军。原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分别在天聪七年、八年投降,后金命名他们率领的官兵为天祐军、天助军,与八旗兵不同。崇德元年( 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他们3人为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崇德三年(1638年)沈志祥自石城岛来降,次年被封为续顺公。崇德七年(1642年)八月二十七日,他们4人“奏请以所部兵,随汉军旗下行走。上允其请,命归并汉军兵少之旗一同行走”(《清太宗实录》卷62 )。

“三藩”叛乱失败后,吴三桂所属佐领旧人没有编入八旗汉军,都被拨给北方驿站、官庄服役,据《辽左见闻录》记载,东北地区驿站的壮丁大都是吴三桂部属的后人。
乾隆七年(1742年)上谕:除从龙人员子孙外,汉军人丁自愿出旗为民,准入民籍。但是同时申明“包衣汉军(上三旗包衣佐领人丁)则皆系内府世仆,向无出旗为民之例,与八旗汉军,又自有别,尤不应混行援引。”(《清高宗实录》卷759)结果,不仅包衣汉军不准出旗为民,就是八旗汉军出旗为民的人数也寥寥无几。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洲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续补后四十回的高鹗也是满洲镶黄旗包衣人。在乾嘉时代,曹雪芹和高鹗本人以及所有旗民人等,都认定曹、高两家是满洲旗人,则是毫无疑义的。据说,曹雪芹家族的后人,在解放后是自报为满族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