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什么是“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2021-06-13 17:08阅读: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着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周宣王时出现“厌弧箕菔,几亡周国”的童谣。下大夫左儒已经找出卖山桑木弓的妇人,也已经将妇人处死弃市,但是周宣王的心中却仍时时担心王朝还是会败亡在什么东西的手上。他想起几年前曾经令大夫杜伯搜寻山桑木弓、箕草箭袋的误国女子,却许久没有消息,便在早朝上提了出来。周宣王森然说道:“杜伯!我记得几年前曾经下令于你,要你找出厌弧箕菔的妖女,为何许久不曾来报?”
那大夫杜伯是个军人出身的官员,个性耿直粗豪,说起话来更是直来直往。“自从那卖山桑木弓的山民妇女伏诛以后,臣以为童谣已经应验,妖孽已除,便不再前往扰民。”
周宣王闻言勃然大怒,大声说道:“扰民?那你是指我的命令吵扰了老百姓了,是吗?你这样怠忽王命,分明是有违职守,我今天便是斩了你,也不算冤枉了你!”
杜伯听见宣王这样说话,心中自度必死,于是忍不住大声说道:“是不是扰民,天下人看得清清楚楚,圣人有言,杀一无罪者不祥。那童谣本是市井谣言,可笑我满朝文武莫名其妙,将它当成天仙妙语,我王更因此杀害那无辜的山民妇人。我不愿再行生事,就是不想再伤了无辜之人!”
此时,有人朗声说道:“杜伯虽然言语多有不逊,罪行却不至于死!”
众大臣纷纷转过头去,看见那人正是杜伯的知交好友——下大夫左儒。
结果周宣王还是错杀了杜伯,怒杀了左儒。
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之前的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伏笔。
前782年(周宣王四十六年),周宣王去世,其子周幽王姬宫湦继位。关于周宣王的死因,许多著作记载为周宣王游猎圃田(今河南省中牟西)时,杜伯的冤魂乘白马白车,由司空锜护左,大臣祝护右,杜伯戴着红帽子从道边奔驰而来,执红弓搭红箭,一箭射中宣王心脏,周宣王脊梁折断后倒伏在箭囊上而死。

像周宣王那样对人求全责备的国君,肯定会寒了臣子和百姓的心,唯有以百姓心为心的人,方得治国之大道。
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这两种任人的方式一直是中国各个朝代治国的主旋律,这两种方式既没有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不好,各自都有优缺点,昏庸的君主只会执着其一端,而贤明的君主则会取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对于亲的运用,必定有血缘上自然的亲近照顾,既不能求全责备,但也不能任其恣意妄为,大是大非不分。对于贤的运用,既要放权足信,但也不能毫无约束,毕竟,贤才如果缺少德的修养,也极有可能成狼成豹。
周公对鲁公说:“一个有道的国君不疏远他的亲族;不使大臣们怨恨没有被任用;因此,旧友老臣如果没有大的过错,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