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

2022-05-17 12:14阅读:
一次,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要么当个好医生,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医生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人家便说:“人家读书都为了做官,取得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你却是这样。”他说:“如果读书是为了做官为自己捞取利益,那他就一定会做贪污受贿的赃官,他的官运不但不会长久,而且会遗臭万年。我如果当了宰相,一定清白做人,廉洁为官,为国为民做好事,将自己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周围的人对他非常敬佩。
范仲淹一心都在读书上,中秋节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
范仲淹后来也果然实现了志向,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都表现卓越。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
教育方面,范仲淹亦身体力行,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足迹所涉,无不兴办学堂,教泽广被;晚年又设义田、建义学,对族中子弟实行免费教育,激劝“读书之美” ,范氏义学在教化族众、安定社会、优化风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新风尚。
《中庸》中讲:“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一个人要想实现立德立功立业,必须都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专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起,要想从脚下修身,首先就要明乎善,也就是明明德,没有明明德,其他的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能是天方夜谭。
到底怎样明明德呢?根本出路就在生活平常事中力行“存天理,去人欲”,力行在具体的事上正自己的心,这个过程就是孟子的“集义”过程,也唯有“集义”够了,才能生出浩然之气,并且由德生才,生出巨大的慧能,激发出无限的生命潜能和创造力。

生活中,人们的一言一行,直至读书进学,都是修身的资本,道的极高明就在这平常的“中庸”中去修,“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些都是反身而诚,惟精的进德过程,到最后,德进到‘率性’的程度了,完成了惟一,自然即明明德,自然就至诚如神了。
《传
习录》中,就有——
陆澄问:“如何做‘惟精’和‘惟一’的功夫?”
先生说:“‘专一’是‘精研’所要达到的目的,‘精研’是‘专一’的实现手段。不是在‘精研’之外另有‘专一’。‘精’字是米字旁,姑且就用米来做比喻:要使得大米纯净洁白,便是‘专一’的意思;但是如果不对米进行舂簸筛拣精选,那么大米便不能纯净洁白。舂簸筛拣便是‘精研’的功夫,其目的也只不过是使大米纯净洁白罢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通过‘精研’来达到‘专一’的目的。其他诸如‘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其中的道理都是一致的。”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今译:
徐爱因为受到旧的学说影响,刚闻听先生的教诲,实在诧异,觉得无从下手。听的时间一长,渐渐知道躬身践行,然后方信,先生的学问确是孔门真传。除此而外皆为歪门邪道,异端邪说,先生的观点和主张,比如: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穷理是尽性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诸如此类,我开始怎么也想不通,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思考,不知不觉心领神会而手舞足蹈起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