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为什么当今全世界的教育都不行?以其不明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

2022-05-17 11:57阅读:
《指月录》载——
赵州从谂(shn)禅师曾在这个禅院(当时叫观音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
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大家都认同,这三字中的禅意着实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话是平常话,你从平常话,平常事的角度去看,他就是平常话,平常事,但你从道,从禅的角度去看,它又是道,是禅。很多禅宗公案,都是教人从平常事中悟道。
王阳明先生指出知行合一,其实岂止知行合一,就跟王阳明先生说圣人孔子一样:天下万物本都是一体的。
当今全世界的教育为什么都不行?根本源于就在于他们教学生读书只是为了让学生学知识,考试,教学生读历史只是为了做题,有谈资,聊八卦;殊不知,书背后的道,历史背后的道才是我们真正要去明澈的东西,这个东西明澈了,才会举重若轻,不至于掉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陷阱中去,正如老子所讲:为道者日损,为学者日益。
读书不是为了学知识,比记知识,人永远比不过机器。读书只不过是千万种修身途径中的一种,读书的根本在尊德性,明自己的德,通过书来反观自己,反哺自己,升华自己,最终实现的是一种德的精进,德的归一。知识永远改变不了命运,只有道德修养才是改变命运的核心法宝。
读经典之书的必要性正在于起点高,与圣贤为伍,在立德的路上可以帮人少走很多弯路。
历史就是大道的外在呈现,大道就是历史的根本缘由,事即道,道即事,经即史,史即经,假如把道,经比作树根,那历史,和事情即是枝叶,它们本是一体的,呈现出来时,就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表述,比如历史从事
情的角度看他是历史,但从道的角度说它就是经,是天地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
爱曰:“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史专记事。恐与五经事体终或稍异”。
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今译:
徐爱说:“先儒讨论六经,认为《春秋》是史。而史书只记载历史事件,这恐怕与五经的体例和宗旨稍有不同。”
先生说:“从记事方面讲叫‘史’,从论道方面讲叫‘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是经,五经亦为史。《易》是伏羲的历史,《尚书》是尧舜之后的历史,《礼》、《乐》是三代的历史。它们的事是相同的,所讲的道也相同,什么地方有不同呢?”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