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Kashiwara拿阿贝尔奖实至名归

2025-03-29 13:07阅读:3,816
最近看到日本数学家柏原正树(Masaki Kashiwara)拿了2025年的阿贝尔奖,顿时感觉这个阿贝尔奖比菲尔兹奖的含金量高,后者搞不好就是一个新人奖,那个求真书院是不是跟风办个阿贝尔班? Kashiwara是有真才实学的,目前中国数学家还无人可及。他有一本书:Sheaves on Manifolds(流形上的层),可以说是堪称经典,达到了技术与思想的统一。最接近它的也许是《三角范畴与导出范畴》,章璞的这本书在中文书中鹤立鸡群,但大致也只能追到《流形上的层》的前三章。其余大部分著作都会变成问题集,技术上是有什么就用什么,更谈不上有什么思想。然而,《流形上的层》还只是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到2006年又出版了:Categories and Sheaves,对高端数学的基础做了全新的阐释,可以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说实话,国外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数学家,比如写Higher topos theory,Higher algebra的Jacob Lurie,他们专注于最高端的数学,放到中国基本上都是断层的。丘成桐说中国数学落后美国80年,完全不是在危人耸听,哪怕丘老自己加进去也是一样。像这样曲高和寡的数学家,拿大奖前科技新闻里一般不会出现,只有真读到那个水平才能有所觉知。遗憾的是,国内很多人说读书没用,其实都是自己前路已断,学不会太高级的数学了,只能到处推资源找机缘,争取做个小问题出圈,结果除了个别幸运儿当看板之外,绝大多数的都是折戟沉沙。
Kashiwara也属于名不见经传的类型,拿阿贝尔奖完全是实至名归。可以说,到他的那个水平,看菲尔兹奖就像是数学系老师看奥数奖。更难能可贵的,其导师佐藤千夫也是日本数学家,有些论文常年只有日文版,与那种到处漂泊找机缘吹四大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Strongart教授这里一直没出山,没有他们想要的机缘,只能提供滋养他们的传统,让年轻人能够把路走远,但对于前路已断的就无药可救了。
最后说个笑话:曾经有个洋葱头,导师还是丘成桐的学生,在网上拿“Kashiwara”当马甲到处晃悠。有学生问:Kashiwara老师,你是不是拿了阿贝尔奖啊?这个,阿巴阿巴,我是拿他的名字当马甲的!啊哈哈哈~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