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苏州的教会学校2东吴大学
2022-07-24 07:36阅读:
清末民初苏州的教会学校2
——苏州教会学校研究之一
我楚狂人
二、苏州教会学校概述及其建筑遗存2
2.第二阶段的学校1
1900年前后,苏州的教会学校出现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这一新局面的出现完全是时代的产物。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历史原因,是“庚款”的出现。1899年底,八国联军打败满清政府后,签订了中国历史上赔款数额最大的一次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随之,美国宣布,将返回部分所得赔款,在中国办学,历史上称为“庚款办学”,这一主张,也得到了一些国家的认可。而美国,具体操作的就是基督教会,因为“庚款办学”的重要目的就是防止再度出现反基督教的“义和团”。其次,就是八国联军侵华,也是给中国科举制度最后敲响了丧钟,中国正是进入“新学制”历史阶段。特别是张之洞、张謇、盛宣怀等人大力推行新式教育,整个社会在欢迎新式教育,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三是,具体说到苏州,苏州“开埠”之后,基督教进入苏州变得顺理成章,再也没有海伊士们“探路”那样举步维艰。所以,苏州主要的教会学校大多创办于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老校舍在天赐庄东端路南,校园主要建筑基本都保存完好,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东吴大学老校舍的主要建筑是老校门、“东吴五堂”即林堂、孙堂、葛堂、维格堂、子实堂和体育馆,其西洋建筑风格浓郁,形态各不相同,且保存完好,这在全国教会学校中也属首屈一指。苏州大学校园被誉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即基于此。
东吴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监理会在苏州和上海开办的几所学校。
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监理会于1939年与美以美会合并改名为卫理公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
存养书院。(按:这也是“探路者”之一)
1879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The Buffington
Institute)。后并入上海中西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1882年创办)。
1899年,监理会决定在苏州开办一所大学。
1900年12月,该校董事会在上海组成,孙乐文被选举为新大学的首任校长。
1901年3月,宫巷中西书院迁入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东吴大学堂正式开学,成为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开办之初,只设中学班,学生不足百人。是年6月24日,在美国田纳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即“中国中央大学”的名称注册。
1905年,开始招收12名大学生。该校西学课程大体仿效美国大学,国学则自作安排,分设有文理,医和神学三科和附中数所(分别位于苏州、上海和湖州)。
辛亥革命之后,改称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下面来看一看东吴大学老校址现存的面貌。
东吴大学老校门是一座洋式三门拱门,白色墙面,铁栅栏大门。东吴大学校门,始建于20世纪建校初,重建于1948年。校名系光绪帝师常熟状元翁同龢所题。校门坐南朝北,校门以南便是原东吴大学校区。大门顶端刻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1949年后改刻的,原题字是“UNTO
A FULL GROWN
MAN”。门联在大门两侧门柱上,为蒋中正手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一校训,在当时影响了全国。蒋中正次子蒋纬国就读东吴大学,即此也可见东吴大学在当时上流社会的地位。
进老校门,有7幢当时所建的小洋楼,东西向一字排开。这些小楼都十分小巧精致,欧风纯粹。这些小楼为早期教职员宿舍,解放后长期用作学校领导和各职能机构办公用房。
这些小洋楼,保存原貌最好的是春晖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位于东吴大学老校门校门东侧。与之相邻还有其他三幢别墅,分别命名为秋韵楼、夏润楼、冬瑞楼。秋韵楼、夏润楼外墙经过修缮,风格有变,只剩春晖楼和冬瑞楼旧韵犹存。
东吴大学的校园,其主体建筑是“东吴五堂”,从布局来看,林堂无疑处于主楼的位置。
林堂,是三层南北向大楼,因有风格鲜明的钟楼,所以人们常以“钟楼”称之。
林堂建于1903年,原为东吴大学图书馆、礼堂、教室,现为苏州大学办公楼。林堂,为纪念东吴大学奠基者之一林乐知得名,高耸的钟塔位于老校区的中轴线上,顶部有报时大钟,大钟至今仍在走动,每逢半点,便当当敲响,钟声回响在宁静的校园。
林堂无疑是东吴老校舍最美的一幢楼,钟楼北入口有漂亮的柱廊。钟楼北入口门厅,柱头有精美的雕刻。特别是林堂西部的礼堂的南向大立面的玫瑰花窗,彰显了东吴大学教会学校的身份。
林堂的正面应该是北向的,正对东吴大学老校门。而林堂并无忽视南立面,大立面玫瑰花窗分外现名,这里面对大草坪,大草坪东西两侧分立另外四堂,形成了向南开口的“凹”字形的整体结构。
大草坪的东侧依次是葛堂、子实堂和体育馆,西侧是孙堂、维格堂,这些就是东吴老校区的主体结构。
葛堂为东吴大学第一幢钢筋混凝土建筑,位于林堂的东南侧,坐东向西,与孙堂遥相对。葛堂于1922年奠基建造,1924年建成,为纪念东吴大学第二任美籍校长葛赉恩(J.W.Cline)的父亲而命名。
葛堂外观方正朴实,以红砖砌筑,造型简洁,与林堂、孙堂的风格迥异。以竖向线条做三段式处理,以哥特式扶壁和尖拱门洞装饰,突出强调正中的入口大门。建成时顶部有哥特式的小尖塔,日久损坏。正楼三层,另有面积较大的四层阁楼。大楼南北两端均砌成尖顶,大门两旁的墙壁亦呈尖柱形。整个大楼在建筑风格上接近西欧哥特式建筑类型。
'葛堂'建筑风格与'林堂'、'孙堂'又不一样,其最大特点在于屋面建筑材料上,'葛堂'屋面不用西式瓦片,亦不像早先的两座大楼以红漆铁皮盖顶,而采用大块黑色薄石板,与水泥本色墙面配合,相得益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于屋面少量石板漏水,未曾重视并没有设法加以补救,而将屋顶及全部屋面改建,成为平顶式的四层楼房。葛堂楼顶部原有许多三角大梁都是优质木材,石板屋面所用特制大量铜钉,拆建后既未妥善保管,又未加以利用,均致失散。改建后,不仅使用面积并未增加,而且葛堂的原有建筑风格遭到破坏。葛堂是东吴五堂原有风格丧失最严重的一堂,殊可惜。
子实堂在葛堂南侧,一样坐东向西。楼高四层,风格简约。子实堂,建于1930年,为纪念东吴大学前身之一的博习书院创办人曹子实而命名。长期作东吴大学及其后身江苏师院的学生宿舍,现为苏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
体育馆在子实堂南侧,坐东向西。建于1937年,为东吴大学体育馆,内有游泳馆,是苏州最早的室内体育馆和游泳馆。入口处“体育馆”题字是孔祥熙所书。建筑风格粗犷,外墙的“窑变”式红砖砌块给人印象深刻。现在这里是苏州大学博物馆。
孙堂又被称为“精正楼”,位于林堂西南方位,大草坪西侧,坐西向东。建于1912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州某教堂捐建,为纪念东吴大学第一任校长孙乐文,命名为孙堂,现为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孙堂风格属哥特复兴式,有三座塔楼,非常漂亮,国内少见。特别是孙堂外墙常年有藤蔓生长,绿意盎然。孙堂被认为是仅次于林堂的精美建筑,前些年曾遭遇火灾,不知损失几何。
维格堂,位于“孙堂”南侧,与“子实堂”遥相对。“维格堂”坐西向东,1931年-1932年间所建,因当年时局关系,延至1932年10月秋季开学之后方补行落成典礼。兴建该楼是因为李维格先生,他热心教育,提倡科学,将上海四栋房产捐赠东吴大学,并以其收益所得作为奖励自然科学之用。
李维格先生早年就学于上海中西书院,后留学英国,回国后曾参与维新运动。历任江南制造提调、汉阳铁厂总办、汉冶萍公司总理等职,是我国近代钢铁工业史上著名的实业家,他一生重视科技教育。之后,东吴大学校方征得合法继承人—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的校友李中道及胞兄的同意,将房产出售,变现兴建“维格堂”,以资纪念李维格。
“维格堂”,楼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大部分用具有线条的暗红色砖块作面砖,只是底层用水泥本色。屋顶建有储水大水箱。整个楼房辟为大学部男生宿舍。“维格堂”向西面的一边,在南北两端均延伸出一大间,亦为四层。大楼底层除南北各两间的部位隔成小间外,其余部分均辟为较大的统间,约占底层面积之半,作为会客、交谊之用。有时学生激增,亦曾权作膳厅以应急需。后来底层全部隔成小间,作为学生宿舍。大楼除向东正门外,南北均有通道。
我们读书时,“东吴五堂”分别是外语系、数学系、数学系宿舍、化学系、化学系及体育系宿舍。化学系大楼失过火,屋顶重建过。当时的体育馆是苏州最好的室内球场,经常有重大比赛,我在这里看到过吴忻水、穆铁柱、宫鲁鸣、孙凤武打球,也见过周晓嵐代表山西队打比赛,那时的周晓嵐还很稚嫩。现在这里是校史馆。
东吴大学老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