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与王家伦老师一起应对话题作文——语文偶记之八

2022-09-20 07:29阅读:
与王家伦老师一起应对话题作文
——语文偶记之八
我楚狂人
我与王家伦老师一起写过不少文章,还一起搞了一本有关话题作文的书。我们当时拟定的书名是老老实实的,叫做《话题作文思维训练》,当时出版社说考虑销售量,改为一个很吓人的题目——《高考作文,你也可以得满分》,我们原来的书名就成了副标题。封面也设计为色彩鲜明,卡通味十足。害得我这本书都不敢送人。其实这本书我们还是对话题作文进行了一番认真思索的。
我与王家伦老师正式交往始于1997年,当时我的老同学朱东霖教授就任苏大文学院院长,成立了一个语文研究中心,我被拉去凑数。文学院具体负责联络我们这帮子“客卿”的是刚调进中文系教教材教法的王家伦老师。当时“首座客卿”就是周永沛老师了,其他还有吴江的李国平。我与这几位先生都是在这个时候相识的。记得当时我们主要的项目是搞一套高考训练资料,周永沛老师抓总,我负责的是文言文一册,据说一时销量还可以。我们当时要求原创,自我抄袭也不行。当时的编写态度还是很严肃的。王家伦老师一下子就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是真诚,二是认真,三是热情,四是出手快。当时正在搞苏州市语言学会,王迈老师是顾问,王家伦老师是秘书长。我们去维格堂语文中心活动,路遇王迈老师,王迈老师当时与王家伦老师还不太熟悉,问我,王家伦人如何。我回答了两个字,可交!
我们的那套高考训练我是早早交卷了,但是总体有点拖拖拉拉。但是我与王家伦老师一起编写那本话题作文倒是很顺利。几乎是一气呵成。家伦网名“王一刀”,他赠我外号“张一剑”,他说我们是刀剑合璧,其快无比。
出现于世纪之交的话题作文,实际上是打响了语文课改的前哨站,话题作文是对材料作文的根本性的颠覆。话题作文的最鲜明特征就是“三自”,即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己命题。那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搞得很多语文老师云里雾里,感觉脑子全都混乱了。
在编写那本话题作文书的时候,我认真地思考了话题作文反映的本质问题。我认为,话题作文实际上试图通过高
考这根指挥棒,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希望让学生在更自由的状态下写作,写作的空间更大。从而改变作文教学的尴尬处境,让更多学生喜欢写作文。显然,这是针对材料作文的。
那么,材料作文的本质又是什么?材料作文,说白了就是科举考试的延续。科举考试虽说似乎是命题作文,但是由于题目来自经书和它的经典的注疏,阅读材料已经含在题目里了。材料作文只不过是出题范围不限于经书及其注疏而已,出题思路与科举考试是完全一脉相承的。所以材料作文的“罪名”是“死”,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都“死”。
正如此,话题作文就反其道而行之,一味地“活”,“活”到了无拘无束。这一步似乎跨得大了点急了点。
殊不知,“死”好掌控,语文老师操控起来有章有法。“活”则难以掌控。所以话题作文一问世就被非难,诸如不容易评判好坏,诸如容易引发猜题,易于“宿构”,诸如不利于学生掌握文体,云云。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站在“操控”的角度,而对是否有利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则熟视无睹。
于是,种种妥协开始了。对话题作文自由度的种种限制层出不穷。其实,材料作文就没有猜题宿构?科举时代就盛行猜题押宝,看看《聊斋》就知道。至于文体,何永康老师多次说,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还得纯。江苏阅卷流行“何氏标准”,即非选用文体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否则就判文体不纯。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于是,有地方创导“新材料作文”,这是一种妥协,实际上就是话题作文加上一点限制。有地方干脆材料作文回归。“后话题作文时代”的说法就此悄然风行。其实我们这些经历了全过程的老师不妨反思一下,我们真的理解了话题作文吗?我们从内心是不是真的愿意给学生更自由的写作空间?
与王家伦老师一起应对话题作文——语文偶记之八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