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吴国遗存2
——苏州的远古记忆之二
我楚狂人
一、泰伯奔吴勾吴立国2
2.文化遗存2
苏州泰伯庙
泰伯庙,在苏州阊门内下塘街。五峰园以西不远,下塘街上有个小菜场,菜场口有一通石坊,用纸巾石灰涂抹,上面写道“庙桥菜场”。这里就是泰伯庙。这通石坊就是著名的至德坊,这座正对石坊的小桥就是庙桥,全称泰伯庙桥。附近的人就简单把这里叫做“庙桥头”。现在这里已经把菜场搬走,石坊、大门、大殿整修一新,泰伯庙已经全面整修完成。
苏州的太伯庙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154),由吴郡太守糜豹创建,此庙原址在“阊门以西”,经考证,具体地址在大约今天的广济桥、上津桥南侧,近时拆掉的三乐湾一带。五代时吴越国钱氏为避战火,移庙至今址,即阊门内下塘街。也就是到了“阊门以东”了。所以杜甫《壮游》诗写到的泰伯庙还在阊门外,至于诗中说到的“阊门北”,方位有些问题。
孔子赞叹说: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论语?泰伯第八》)孔子的话就是泰伯被尊为“至德”的由来,也是文字上第一次见到的“三让”。而最早以史实记载泰伯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中把《吴世家》列为《世家第一》,理由就是立国的泰伯是“周之长宗”。清康熙帝、乾隆帝拜祭泰伯庙,并留下诗文,康熙帝题词“至德无名”,这就是至德坊上的内容。
从前人留下的诗文来看,泰伯庙应该规模宏大。诗中说道门厅气象恢弘,神像庄严肃穆,有池沼园林之胜,可供文人雅士雅集。有馆舍,可供游人歇息。诗文告诉我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