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格律8
——诗学乱弹之四
我楚狂人
二、非格律诗4
2.与格律诗同存时期3
其三,突破格律的艺术探索。
当一种艺术形式臻于完善之际,往往就会产生一种固化,而这种固化就会刺激新的突破的出现。这种文化现象很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最著名的旗号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著名的《与元九书》常常被文史研究者看做是新乐府运动的宣言书。摘录如下: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嗟乎!事有大谬者,又不可一二而言,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
上面的摘录部分是白居易谈自己对他之前的唐诗的看法,这就是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的原因。白居易说“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从白居易推重的篇章来看,都不是格律诗。白居易也赞美杜甫“覙缕格律,尽工尽善”,也就是说承认杜甫在诗歌,特别是格律诗的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但是他偏偏欣赏的是非格律诗“三吏”。从陈子昂的《感遇》开始,白居易欣赏的都不是格律诗。虽然没有明言,是不是白居易认为格律驾驭在高明,也是“技术”,而不是“艺术”,更不是“思想?”是不是至少说格律在白居易心目中对“诗道”并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