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诗传(11)|孟凤梅著
2024-11-24 10:33阅读:
第四章|一入宫门深似海
痛失爱妻,移居东鲁
太原归来之时,李白在洛阳遇见了刚从蜀中返回的元丹丘。
洛阳这座古城位于大唐的东部,这里的牡丹远近驰名。在一个春意暖暖的夜里,李白与元丹丘在一处酒肆中对酌。这时,不知谁家的玉笛漾出声来,凄婉悠扬。那一阕古乐府《折杨柳》让李白心生感慨,脱口吟出了《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原本还打算在嵩山住段时间,可听了这揪心的《折杨柳》,李白就想马上赶回家去。于是,他第二天一大早便离开了。李白刚走没多长时间,就有一位名叫岑勋的少年来嵩山找李白。他是李白的仰慕者,得知李白不久前刚回安陆,心中十分失望。
元丹丘见岑勋这么失望
,连忙修书一封给李白,信中还附了岑勋的一首诗,表明了他想早些见到李白的急迫心情。
接到来信,李白十分激动。有人愿意不远千里来找他,这足以肯定他在诗坛的地位了。他想,这年轻人的诗文也不差,如果能助他一臂之力,也是一件乐事。于是,他打点行装,连夜赶了回去。
李白与岑勋相见,两人果然志趣相投,结为莫逆之交。他们常与元丹丘一起谈古论今,把酒言欢,何其快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便是李白那时写成的唱酬之作。
在山中隐居得太久了,李白难免又想起自己的政治抱负,站在嵩山的顶峰,望着黄河水奔流不息,顿时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黄河水奔腾东下,奔流入海的信念永不复返,遥望这西蜀,父母已经白发如雪,然而自己却还是功无所成。
在外飘泊多日,李白回到了家中。然而,归来时却发现妻子已病了很久。曾经姣好的容颜,布满了岁月沧桑的痕迹;曾经明秀的双眸,已经失去了光华。诸多感慨,一齐涌上李白心头。他忙着询问病情,大夫说是产后虚损再加上操劳过度所致。而他的一双儿女,也都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眼前的一切,让李白愧悔交加。他不能报效国家,也没能尽到一个好父亲、好丈夫的义务,让自己的妻小也跟着吃苦。他借钱买了药,却不见妻子有任何好转。
半年后,许氏撒手人寰,给李白心中留下了难言的伤痛。她为他含辛茹苦,他却给不了她安宁、富裕的生活;她一生凄苦寂寞,只为成就他的倜傥与潇洒。他将几十亩山地卖了,带上五岁的女儿、两岁的儿子,还有丹砂和碧桃,一家人前去东鲁。
东鲁,也就是兖州,古称鲁郡。鲁境七百里有余,北有泰山巍峨,南有汪洋恣意,更有汶、泗诸水贯通东西,自古便是膏腴之地、礼仪之邦。之所以移居这里,首先是因为李白有一位远房的表叔在此当县令,还有几个远房兄弟在瑕丘等县城当佐吏,也算是有些依靠;其次因为李白想跟裴旻将军学习剑术,想借由此博取功名。裴旻将军在开元前曾跟随信安王西征吐蕃,北伐林胡,屡建奇功,深得皇帝的信任,并以剑术闻名于世,与当时吴道子的绘画、张旭的草书并称“三绝”。
裴将军那时正好闲居东鲁。主意既定,李白便修书与裴旻,先是表明了仰慕之情,后又叙述了自己有干谒之意,最后写道:“愿出将军门下。”
李白去拜访裴旻时,正赶上吴道子去裴府做客。宴席间,裴旻舞剑,吴道子作画,所见之人无不赞叹,李白也由此得见“三绝”中的“两绝”。随后,李白多次提起想与裴旻学习剑术之事,却都被他用话岔开了。
李白本以为裴旻是瞧不上自己,后来才知道,裴旻不仅精通剑术,还是通读兵书的帅将之才,可惜却为主将所忌惮,不断打击他,使他不得不屈居人下,有志不能伸,因此未到五十岁就已解甲归田。几年前皇帝曾召见他,却也只是为了看他的表演,还赏赐了不少东西。裴旻便更加感慨,一名真正的战士,却被当成戏子,自己这身绝技却也沦落到只能供人观赏要些赏钱的地步了。因此,裴旻劝李白:“我空学了一身的技艺而无用武之地,你既有满腹的文采,何必急于一时而投此路呢?”李白苦笑,原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但只怕自己这本经更是难解。
在东鲁的日子里,有快意,也有苦恼。鲁都人虽然爽直,但拘泥于虚礼。他们崇尚孔子的儒学,自然见不惯李白周身散发出的不羁放浪之气。面对这些人的嘲笑和讥讽,李白也毫不留情地还击:“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这首《嘲鲁儒》就像漫画一般生动。李白用自己独有的笔锋为鲁儒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姿态,也表达了自己变通应时的治学态度。
在亲友的撮合下,李白又有了第二任妻子,寡妇刘氏。起初,刘氏听说李白是一位王孙公子,又是著名的诗人,走到哪都会有人招待他。嫁过来才发现李白背了一身酒债,一些田地也只够丹砂夫妇和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刘氏开始后悔嫁给他。李白虽开解她,说自己将来必会成大器,但是那刘氏又怎会听信。后来,李白也就由着她抱怨,自己又开始到处奔波拜谒了。
云开月明,金龟换酒
州县中的那些官吏对李白干谒之事大多只有一个态度——敷衍,唯独一个职权不大的小吏对李白有着莫大的照顾。
这天,李白在兖州西北的一个小县中闲酌,正郁郁寡欢之时,店小二来报,说有故人来访。李白正想着会是谁,谁知走进来一位他并不认识的青年。
这人提了两尾鲜鱼、一坛黄酒,走到李白桌前坐下来,并将手中的土特产赠给他。李白不好受这陌生之礼,遂问对方是谁。来人笑着说:“在下自弱冠以来便诵先生之诗,久仰大名,诗卷中便日日相见,口碑中处处相逢,又怎会不是旧识?”
李白哈哈大笑,看这青年也颇有豪爽之气,也就与之交了朋友,接受了他的礼物,吩咐小二下厨做了去,与这名叫逢七郎的年轻人痛饮了一番。
席间,逢七郎想让李白留首诗作纪念,将笔墨准备好后,李白提笔写道:“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蹳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写完后,李白意犹未尽,便又复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逢七郎如获至宝,喜不胜收。一份短暂的缘分,却使他心中格外疏朗。
天宝元载,李白来到了浙江会稽,和一位名叫吴筠的道士共同居住在剡中,也就是他诗中所说的“自爱名山入剡中”。吴筠是一位喜欢读书写诗怡情的人,对于李白的诗也是非常推崇的,两人在一处也常常在一起作诗论道,十分投机。不久后,长安就来了诏书请吴筠进京。那时候道士进京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唐代有很多道行资深的道士都曾获此殊荣。李白望着朋友西行的背影,不免心生感慨,自己这些年若安心修道,大概也能道名远扬了,也就可以被皇帝召见。
皇帝啊,为什么要与道士谈仙论道,却不愿意同有志之士大谈政事呢?李白心想着,他却并不知晓,皇帝在正月期间就已经下了诏命:“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存。”(《旧唐书·玄宗纪》)
开元二十九年(741)之际,元丹丘接到了赴京的诏令。李白听说后,便连忙赶到了元丹丘的颖阳山居,一来道喜,二来送行,再就是对这位即将入朝的挚友托以厚望。
坐下来,李白见到镜中的自己鬓角已经有些华发,便伸手将它们一并除了去。元丹丘打趣道,不过是早生华发,又要除去做什么。李白嘴角扬起一丝苦涩的笑,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了《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元丹丘看后明白了,李白除去白发就是认为自己还未老,还有用世之心,也就是在托他设法引荐。
元丹丘却很失落,这样的挚友用这样的方式来跟自己说起引荐之事,着实见外啊——元丹丘当然知晓李白这些年来的志愿,两人虽异姓,却比亲人还要亲上几分,又何须嘱咐!他说:“此番入京,如若见不到圣上,见到玉真公主我也会找机会举荐你的!”
元丹丘说这番话时眼神笃定,李白便有了把握——毕竟是一生的挚友,不是那些虚伪敷衍的官吏,自己又在担心些什么呢!于是,两人饮酒吹笙,依依惜别。元丹丘走前留给李白的最后一句话便是:“贤弟且返回家中,静候佳音。”
等待是很折磨人的事情,明知道元丹丘入京后还得等到第二年春天才会随玉真公主出行,数月后才能返京,举荐之事也一定还要很久后才会有结果——但是李白却焦灼不安。
妻子刘氏见李白情绪变化多端,言语间不乏讥讽之意。李白并不理睬,摆出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姿态,妻子越发嫌弃他。到最后,李白终于当上了会稽太守时,他的妻子追悔莫及,自缢而死。
在等待召见的日子里,李白总是会出门走走,一来排遣焦急的情绪,二来躲避刘氏的叨扰。
有一天,他走进一处院落——城东北的大宁坊紫极宫。这里比二十年前更添了些宏伟和气派,院墙内的松竹耸立丛生,仿若仙居。
李白抬头看了看这宫门牌匾上御笔亲写的“琼华”二字,大殿上的油漆是新刷的,那尊老子一气化三清塑像也重铸了金身,大殿后新建了一座八卦亭,亭内有一座高台正居中央,高台上放着一幅老子真容。
李白本是好奇,走近一瞧,却没想到这墨宝竟出自吴道子之手。吴道子在召入内廷后,除非有皇帝的诏命,否则是不能作画的。想到这里,李白大惑不解。带着这份不解之心,李白走出了大门,却在正欲离去时撞见了一位老翁。老翁鹤发童颜,衣衫整洁朴实,却透着股仙气,手拄一根筇竹杖,像极了画像中的寿星模样。
李白不禁驻足,那老翁也停下脚步来观察这年轻人。李白自报身家姓名,想问这老翁是谁,没想到,原来这老翁就是贺知章。
李白连忙叩拜,贺知章也很感慨——从前就知道李白的诗名,却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地方遇见。贺知章携了李白去紫极宫的客堂坐下,道士斟上茶后,两人慢慢地聊了起来。李白很小就听过贺知章的诗文。
《咏柳》中美如玉人的杨柳姿态甚是窈窕:“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中无奈与思乡之情交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笑着说:“难得还有人将我年轻时的山歌小调背得这样熟,那《咏柳》是年轻时写的,《回乡偶书》则是五十岁时候写的,现在又过了三十年啊!”
贺知章想看看李白的诗文,李白身上只带着《蜀道难》,便交予了贺知章。
贺知章接过诗卷,慢慢地读起来。渐渐地,贺知章脸上出现了惊喜的表情,满满转化为喜悦,赞不绝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面对这样有为的年轻人,贺知章眼中多了些敬重,笑着打趣道:“你是太白星下凡吧!”两人相视大笑。眼看天近晌午,他们便去酒家小酌一番,结账的时候两人都抢着付账,谁知偏偏都忘了带银子。贺知章大度地将腰间佩戴的小金龟解下来,给了店家。
分别时,贺知章还对李白说:“我这秘书监,再不济也是经管图书的三品官员,在皇帝面前说几句话的机会还是有的。待老夫明日早朝便去奏一本,让皇帝亲自接见你,你就回招贤馆候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