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大有多大(第2版)

2014-05-26 22:07阅读:
大有多大

文/富捷

1938年,可口可乐年过半百。那年,公司在全球售出2.07亿箱饮料。要是你在1919年,先知先觉,掏1000美元购其股票,一路持有,红利再投,那么,19年过去,你可赚得81925美元,累计上涨80倍。

这收益可观么?可观。爽么?爽。不过,很遗憾,你只能意淫,就使活在那年代的投资者,赚得这收益的也罕有,以至,那年,《财富》刊了两篇文。

一篇道:“我们实在难找出与可口可乐的规模相匹敌的公司,以及像可口可乐那样一成不变,持续十余年销售同一种产品的公司。”另一篇道:“每年,都有一位负责任的、认真的投资大家,心怀敬意地花费大把时间研究可口可乐公司的业绩,但是,总遗憾地称自己研究得太迟,市场都饱和了,竞争幽灵都出现了。”

两篇文都很有趣,一篇赞,一篇憾,“怎不
早点发现”,这是当时诸多股民的感慨。可是,你晓得,又过大半世纪,又发生了什么?

1993年,可口可乐已是百年老店。那年,公司在全球售出1070亿箱饮料。倘使你在1938年,后知后觉,同样掏1000美元购其股票,一路持有,红利再投,那么,55年过去,你将赚得625000美元,累计上涨625倍。

惊诧么?这收益绝对是恐怖的。不过,恐怖倒不在625倍本身,今天,我们已见证太多上涨千百倍的企业,但那时的625倍,是在1938年,是在“难有企业与其规模相匹敌”、“市场饱和了”、“竞争幽灵出现了”的情况下创造的,这是不易的。

透过这例子,我不晓得你有何体会,但我希望你得到一启示,这启示就是,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脑子,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些事情的判断几近无知。就如《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所说:“我们总高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却低估事件里存在的偶然性。”

当然,不管偶然必然,实际上可乐的成功很复杂,众口纷纭,莫衷一是,但不论怎样,你还是要竭尽所能寻找必然那部分。因为必然,往往是所有企业的共性,偶然,则多是个例。譬如,现在回头看,可口可乐彼时的大,此时已微不足道,甚至无数企业的规模都已远超1938年的可口可乐,这就是共性。假使只有自己超越了自己,那是偶然,但大批企业都超越了当时的可乐,那就是必然。

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力会出问题。当时人们,一个个都认定规模太大了、到天花板了、没竞争力了,实际上都是受惯性思维影响,习惯拿历史做参照。不要说当年,就算现在,大多人也不愿花功夫思考。譬如现在我问你,为什么当今无数企业超越了1938年可口可乐的规模,你清楚么?我想少有人仔细思考过。既然不知,我也不勉为其难,现在我告诉你。虽然我们没有上帝之眼,不可能预见大半世纪后的世界是什么模样,这里头偶然东西太多,但是,也有两个必然原因导致可口可乐的规模变大,这两原因是什么?那就是马太效应和通胀。

企业,往往强者恒强,弱者愈弱,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这就是马太效应。对大企业来讲,资源更多,机会更多,所以,反会活得越来越好;而小企业,虽低基数期成长飞快,但发展到某个阶段,定会遇瓶颈,譬如资金跟不上,人力跟不上,管理跟不上,都会出来,而一旦资源越来越匮乏,那就很难再往上走。当然,这不绝对,但多数情况如是,且这种效应在今天这时代越发明显。看看BAT三座大山,有几家企业能撼动,也只有MQJ在后头追赶,但是更多企业,要么被模仿,要么被收购。

另一个问题,通胀,也是被大多人忽视的重要问题。都说我们这世界的发展是部通胀史,这是事实,过去百年,美元购买力下降了95%以上,你说标价能不上去么?沃伦·巴菲特都说,接手伯克希尔以来,美元贬值八成以上,说通胀这东西要比看的见的税收夺去更多财富。那么,可想而知,当今无数企业的规模远超1938年的可口可乐,再合理不过。

当然,严谨地讲,客观上,1938年的人们几乎不太有这种认知。譬如“马太效应”这词儿,到1968年罗伯特·莫顿才首次使用;而通胀,我相信当时的人们也难想象大半世纪后美元会贬那么多。但是,不论当代人还是现代人,我们在研究企业这件事儿上,几乎是集体脑残,全是惯性思维,以为比较企业大小就如观测女人胸部大小那般显而易见。我自然相信,女人的胸,再过千年,也不太会胀到X,Y,Z,照旧A是Airport,E是Ecstasy,但研究企业,实在没那么简单。

这么讲,倒不是突显老子曲高和寡,厌恶这世界,其实我无非做客观称述,这只是人类的天性。就如丹尼尔·卡尼曼所讲,人们思考问题靠两个系统,一个“系统1”,一个“系统2”。系统1,不假思索,仅凭直觉、经验、情感做判断,它可能很高效,但也很容易上当;而系统2,往往通过分析、研究、处理,才下结论,不易出错,但却很懒,好走捷径,往往以系统1的结果做进一步加工。所以,这是群体现象,不单研究企业,我们生活、工作各方面都受系统1影响。

那么,现在既然大家都明白“罩杯思维”背后的缘由了,我们也应尽可能避免用系统1想当然做思考,而要多训练系统2。当然,这不是说系统1不好,只是要得快速高效准确的思考,本质上必须坚持修炼系统2,只有到一定程度,再用系统1,才能降低出错率。

说那么多,我不晓得诸位是否明白,可口可乐本身的例子,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这例子告诉诸位,我们的思维有问题。当然,这不是炫耀我发明了新词汇“罩杯思维”,实际上,我是希望大家通过这例子,清楚什么是大,什么是小。过去我常说,我不关心多少、不关心长短、不关心高低、不关心大小,这大小,就是指企业的规模大小。

这些年,我选企业,从来不会因为看似太大而放弃。譬如格力电器,年年都说要到天花板了,但我年年持有,包括争议无限的贵州茅台也已持有6年。大与小,它不能静态判断,所谓的判断都是以历史做参照,而买企业买的是未来。当然,诺奖得主尤金·法马做过一统计,没记错的话大概有百年的数据样本,最后结论是,假使以10年为期,小盘股的涨幅要高于大盘股。在大样本统计的基础上,这结论看似有说服力,但实际上他也是“罩杯思维”,他的做法无非以他那年代的时点往前推,然后给大小划门栏。试想,假使他活在20世纪初,在1938年做这统计,他会把当时的可口可乐设为大盘还是小盘?肯定是大盘。可是,半世纪后,再回看,当时的大盘还是大盘么?不论大小,都已是小盘。好比现在我们A股常把五千万规模以下企业叫小盘,把五亿规模以上企业叫大盘,但三十年后,五十年后再看,我想那时候可能十亿规模以下都是小盘了。当然,不可能那么精确,但就是这趋势。

所以,大与小,不是一个投资人应关心的问题,因为它实在没法客观度量。但是,我这么说,不表示我偏爱类似格力电器这种规模的东西。有些朋友见我账户里有很多蓝筹,就误以为我喜欢买大多人眼里的大盘,实际上不是如此。我所以选择这些从历史眼光看规模很大的企业,只是恰好这些东西确定性更高,因为历史资料更多,供我研究的材料更多,我也恰好能看懂。

想想沃伦·巴菲特,为什么他看了一百年的可口可乐财报,到1989年才下手?这比1938年介入更后知后觉。原因很简单,就是确定性。花去大把时间研究可口可乐,显然,这是极谨慎的行为,我估计很多人一辈子读的文字都没一百年可口可乐的财报多。所以,现在我也要认错,什么错?就是过去,我总以为他的可口可乐不是成功案例,因为二十来年只赚了五六倍,但现在,我必须更正,在可口可乐这笔投资上,其含金量极高。

那么现在,再回到可口可乐的例子,假使我问你,一个人1919年介入可口可乐,一路持有,红利再投,一个人1938年介入可口可乐,一路持有,红利再投,谁更厉害?我不晓得你的答案是否同我一样,显然,我会选后者。因为后者有更多分析材料,确定性远大于前者。虽然前者的收益大幅高过后者,但这里头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比例是全然不同的。

对于投资,搞明白确定性至关重要,我不会用简单的收益率衡量一个投资者的水平。真有水平的人,譬如现在,同样很可能持有大批蓝筹股,但不是因为表面上这些股是白马,而是这些企业供研究的东西多。他们的收益或许远不如那些笃定一个成长股赚得几十倍的人,但敢在已上涨数十倍、上百倍的企业身上下注,说明他们付出了极大精力与热情。所以,不论你信不信,相比那些先知先觉的中国巴菲特,我只想说,后知后觉者才是真大师所为。

2014年5月26日

PS:《大有多大》一文,第一版写于2011年11月18日,当时写得很简单。三年过去,现重新修订,你可看出我思想的变化。这篇文的脉络,不出意外,会放到书里。

联系

微信公众号:富捷(直接查找公众号)
微信:chinalanfu(为杜绝虚假帐号,添加前需留言,帐号必须有头像)
悦读群:做到一周三文,一季一书(不限类别)。先加微信chinalanfu,并留言:能做到
智富群:,不谈投机,做到一周二文(财经类为主)。先加微信chinalanfu,并留言:真投资者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fujiee (分享财经视频、访谈视频、电影、MV及个人杂谈闲扯)
雪球:http://xueqiu.com/fujie(分享转载与原创文章)
QQ:27454858

札记

所有读书札记目录

总结

·所有总结
·这个二零一三(阅读篇)
·这个二零一三(写作篇)

沉思

·富捷沉思0014:梦见未来的自己
·富捷沉思0013:远离噪音
·富捷沉思0012:不要又做价值又投机
·富捷沉思0011:拿微信公众号做什么
·富捷沉思0010:看透股龄
·富捷沉思0009:每日分享无益
·富捷沉思0008:慎读心灵鸡汤
·富捷沉思0007:当我赏灯时我在赏什么
·富捷沉思0006:喜悦在于等待
·富捷沉思0005:看透烟蒂
·富捷沉思0004:《投资最重要的事》是有价值的
·富捷沉思0003:做调研先了解纵横结构
·富捷沉思0002:左晓蕾没搞懂市场
·富捷沉思0001:表达之难

精选

·看透财务造假(第2次修订)
·看透市盈率(PE)(第1次修订)
·看透净资产收益率(ROE)(第1次修订)
·看透投资心法(第1次修订)
·看透复利(第1次修订)
·看透普世智慧(第2次修订)
·看透模糊估值(第1次修订)
·看透投资境界(第3次修订)
·看透中值与均值(第1次修订)
·看透卖的艺术(第1次修订)
·看透概率与收益(第1次修订)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