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为人师2
——读《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读柳杂记之九
我楚狂人
二、柳宗元对“师”的认识
在这封回信中,柳宗元一开始就说自己没有为师的资格:“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这里实际上提出了柳宗元心里的师的标准,那就是“道”和“业”——也就是今天我们理解的思想品德和学术水平——足可以垂范。这里当然有柳宗元的自谦,但是对“师”的理解是正确的。我们今天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在柳宗元的心目中,师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似乎与韩愈的看法有差别。韩愈以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正因为韩愈的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后世就有了所谓“一日之师”、“一事之师”这一类的说法。我以为,韩柳两家的视角可能有些不同,柳宗元的视角是高质量的师,终身之师。而韩愈的视角是达者为师,一时之师。
接着,柳宗元正面阐述了自己对当时从师之风的看法,并正面评述了韩愈“抗颜而为师”的做派,他说: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笔下,当时的不从师不尊师的风气与韩愈的表述是高度一致的,韩愈说: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抗颜”,怎么理解?现在很多文章的理解都是“态度严正”,这是不是很准确?“抗”,辞书上确切的词义应该是同“亢”,可以解释为“刚正不阿”
——读《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读柳杂记之九
我楚狂人
二、柳宗元对“师”的认识
在这封回信中,柳宗元一开始就说自己没有为师的资格:“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这里实际上提出了柳宗元心里的师的标准,那就是“道”和“业”——也就是今天我们理解的思想品德和学术水平——足可以垂范。这里当然有柳宗元的自谦,但是对“师”的理解是正确的。我们今天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在柳宗元的心目中,师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似乎与韩愈的看法有差别。韩愈以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正因为韩愈的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后世就有了所谓“一日之师”、“一事之师”这一类的说法。我以为,韩柳两家的视角可能有些不同,柳宗元的视角是高质量的师,终身之师。而韩愈的视角是达者为师,一时之师。
接着,柳宗元正面阐述了自己对当时从师之风的看法,并正面评述了韩愈“抗颜而为师”的做派,他说: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笔下,当时的不从师不尊师的风气与韩愈的表述是高度一致的,韩愈说: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抗颜”,怎么理解?现在很多文章的理解都是“态度严正”,这是不是很准确?“抗”,辞书上确切的词义应该是同“亢”,可以解释为“刚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