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们《The Bread Baker's Apprentice》的烘焙作业是法式面包,听上去很笼统,要知道法国有很多种不同风味的面包呢,其实他指的就是美国人熟悉的法包:只有粉,水,盐,和 酵母四种成份,一般做成法棍形状,味道应该充满麦香,内部组织要多洞而略有嚼头,外壳则要薄而脆。这个方子继续应用本书作者提倡的延长发酵法,主面团中有 一半是前夜做的中种酵头,这样做的成品比直接法的法棍味道浓郁,而且保鲜期较长。这个方子做过的人很多,我以前也尝试过,味道确实不错,但是内部组织偏于 绵密。法棍虽然不像ciabatta(夏巴达)那样对洞的数量和尺寸有极端要求,但是还是应该有明显的不规则洞洞,否则吃的时候抹的软乳酪和黄油没地方藏 身啊。方子中的用水量是一个范围,在面粉总量的60%到70%,如果用足水量,湿度对法棍应该是足够的,那么组织少洞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看了很多资料,甚 至和一些去专业培训过的网友探讨请教,自己又做了实验,目前认为是揉面方式的问题。
我们习惯的揉面方式是要把面团揉到筋度完全发展,也就是“出膜”,这个方子也是这样要求的。这样的intensive mixing(强力揉法)发起的筋度是密密麻麻很均匀那种,对组织绵密的吐司很合适,而且成品面包也很高大,但是对欧包就另当别论,欧包也需要筋度,否则发不起来,但是这个筋度不能像吐司那么规则,需要有一定空隙和弹性来容纳和包含发酵烘焙中产生的气孔。另外揉面是个对面粉氧化的过程,而氧化是对面包的风味有破坏效果的,揉的越久,面团自身的香味就越淡,这对有比较多添加料的甜面包,软面包影响不大,因为添加料的味道可以弥补面团味道的不足,